基本介紹
嵩陵簡介,史書記載,後周皇陵,後周太祖,
嵩陵簡介
後周太祖,名郭威(904—954),邢州堯山(今邢台市隆堯縣西)人,他出身平民,在五代初期那段戰亂頻繁的年代,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長為將領,最後又當上了皇帝,是一位歷史上公認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嵩陵在今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周莊村南約500米處。陵地北高南低,東西各有一道小土嶺,陵墓兩側各有一條千溝。冢高約9米,周長103米,保存較好。據《圖文老鄭州·老風物》文:“筆者前謁嵩陵時,正值盛夏,高大的墓冢上長滿了野草和荊棘,四周被一人多高的玉米稈所包圍,墓東墓南各有一塊有關部門立的一新一舊水泥碑,連棵像樣的樹都沒有。當地人說,嵩陵上不長樹,多次在上面栽樹都未成活,誰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站在空無一物的陵墓旁,忽然感到了些許寂寞和冷落。有位詩人謁嵩陵後曾題詩曰:“荊棘叢生舊衣甲,夕陽殘照袞龍袍。朔意正濃天肅靜,鐵騎縱橫成麥苗。”大概當時正值秋冬的傍晚,詩人看到處在麥田中的一丘土冢,上面布滿荊棘野草,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冷落而蒼涼。”
史書記載
據《舊五代史·周書·太祖記》載:郭威臨終前曾囑養子柴榮說:“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陵寢無須用石柱,費人工,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不要守陵宮人,也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之,鐫字云:‘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嵩陵內是否真的用瓦棺紙衣,不得而知。但陵前確無石人石獸等物。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新鄭縣誌》記載:嵩陵前舊有石碑一通,上刻“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在郭威的家鄉郭園村一帶,至今還流傳著“葬之失禮,入土為安,後周遺風,紙衣瓦棺”的薄葬美談。同歷代皇陵相比,後周皇陵大概是設定最為簡單、儉樸的一處了。在盛行厚葬的封建社會,後周天子能體恤民情、厲行節儉確實可貴,受到後人的稱讚。郭威生於亂世,長於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終以軍事實力為後盾,取後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
後周皇陵
後周,五代之一。公元951年,郭威先稱監國,後稱帝,建國號為周,都開封,史稱後周。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陝西、安徽、江蘇的大部,河北、山西南部、湖北北部及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甘肅的一部分。後周傳三帝,共十年。公元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在領兵北伐時,發動了“陳橋兵變”,滅亡後周。後周皇陵位於鄭州新鄭市城北18公里處郭店鎮附近。現有陵墓4座,即嵩陵、慶陵、順陵和懿陵。嵩陵為後周太祖郭威墓,在郭店鄉周莊村南約500米處。陵地北高南低,東西各有一道小土嶺,陵墓兩側各有一條千溝。冢高約9米,周長103米,保存較好。慶陵為後周世宗柴榮墓,在郭店鄉陵上村西100米處。現存冢高約15米,周長105米,保存尚好。陵前原有御製祭(祝)文碑44通,現存35通,多數下半截埋人土中,其中7通僅露碑首。順陵為恭帝柴宗訓之墓,位於陵上村東北約300米處。冢高4米,周長約40米。懿陵為後周世宗皇后符氏之墓,位於陵上村中,冢高2米,周長約20米,在居民院內,冢土保存很差。後周皇陵規模較小,據史載,郭威臨終時要養子柴榮喪葬從儉。故嵩陵前面只有墓碑一座。慶陵、順陵、懿陵前均無石人石獸,文獻上也未見到陵前有石人石獸的記載。直至明朝初年,才開始為慶陵修建陵園。陵園呈方形,邊長約200米,總面積4萬平方米。後周皇陵與歷代帝王陵墓相比,規模較小,儀設也比較簡單,這與郭威、柴榮體恤民困、崇尚儉約有關。
後周太祖
後周太祖,名郭威(904-954),邢州堯山(今邢台市隆堯縣西)人,他出身平民,在五代初期那段戰亂頻繁的年代,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長為將領,最後又當上了皇帝,是一位歷史上公認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郭威生於亂世,長於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終以軍事實力為後盾,取後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郭威出身於貧苦人家,讀過些書,知道民間疾苦。即位後,他對宰相王峻說:“我是窮苦中長大,碰到機運當了皇帝,不敢重斂百姓以豪華自己。”他生活節儉,又減輕了一些賦稅,削減了一些嚴刑峻法,並對大臣們說:“我長期生活在軍隊中,沒有什麼大學問,不知道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你們文武大臣,不論有什麼建議,只要利國益民的,都可以向我提出,不過文字要簡潔、切實,不要冗長、修飾。”臣下提出的不少好建議,他也果然能虛心接受、採納。他又能留心搜羅人才,所任用的魏仁浦、李轂、王溥、范質等人都能忠於職守,遵守法度,君臣合力,逐漸改革了一些弊政,使北方地區的經濟,政治形勢漸漸趨向好轉。因此,郭威在五代十國時期,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郭威在位期間,對改革累朝弊政頗有成績。免除後漢所設額外苛斂以及中唐以來地方官進奉的“羨餘物色”;廢止了後晉、後漢一些極殘忍的刑法;民眾與蕃人“一聽私便交易”,諸州所差散從親事官等,一齊遣散;對累朝極為嚴酷的鹽、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寬;廢除京城內無名額的僧尼寺院等。對恢復農業生產,郭威也採取了有效措施。授無主田土給數十萬歸中原的幽州饑民,放免其差稅。以田分給現佃戶充永業 ,使編戶增加3萬多 。無主荒地聽任農民耕墾為永業,提高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在提倡節儉、嚴懲貪官、嚴禁軍隊擾民等方面,郭威也推行了一些有益的措施,使唐末以來極為混亂的北方社會開始走上安定的道路。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他自己知道難以恢復,便囑咐養子郭榮(日後的周世宗柴榮)說:“我不行了,你趕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讓靈柩留在宮中太久。陵墓務必從簡,別去驚動,擾害百姓,不要用許多工匠,不要派宮人守陵,也用不著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獸,只要用紙衣裝殮,用瓦棺作槨就可以了。安葬後,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戶,蠲免他們的徭役,讓他們守護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塊石碑,上面刻幾句話,就說我平生習慣於節儉,遺詔命令用衣瓦棺。”又告誡郭榮說:“我從前西征時,見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寢(關中十八唐帝陵)統統被人發掘、盜竊,這都是由於陵墓里藏著許多金銀財寶的緣故,而漢文帝因為一貫節儉,簡單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到今天還完好無損。你到了每年的寒食節,可以派人來掃我的墓,如果不派人來,在京城裡遙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今河北省河間縣)、魏府(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南)各葬一副劍甲,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葬一件通天冠絳紗袍,在東京葬一件平天冠袞龍袍。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接著,他大封群臣,命郭榮繼位說:“我看當世的文才,莫過於范質、王溥,如今他倆並列為宰相,你有了好輔弼,我死也瞑目了。”當晚(壬辰日),郭威駕崩於汴京宮中的滋德殿。郭威死後的廟號為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