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蒼南,叫"探正月",到一般親戚家裡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農產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每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一個紅包內只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只剩一個,還在送來送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紙蓬包
- 別名:斧頭包
- 地點:溫州
- 拜年時間 :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
簡介,關於它的故事,
簡介
紙蓬包又稱斧頭包,因其外形與劈柴的斧頭有些相是。沒點技術還真包不好。講點不雅之話:紙蓬就是以前人們上廁所用的草紙之稱。亦稱衛生紙。但做紅包用的紙蓬大點,也厚些,看你買的貨多少而定,包好後用黑灰色皮紙繩紮好,上面打個小圈,正好用手指頭兒勾牢,就可邊走邊興[晃]去拜年了。
小時,上輩人開玩笑講:你如讀不好書,只好擔去賣紙蓬。這貨不會爛,賣勿爻,自屋裡也有用,沒貨腳。怕只怕,落大雨,紙蓬淋爻狃用。因那時還狃塑膠薄膜之類。
六十年代後,流行用紙盒裝拜年貨,大小像能間小碼皮鞋盒兒,只是高度只有二寸左右,上面還印有年畫圖案。既好看又方便。同時,賣過年貨還要憑票供應,國營、集體商店營業員也不會,不肯替顧客包紙蓬包,以前商店是免費服務的。紙蓬包也就該能被淘汰啦爻!
歇了勤力的人家在過年時,在屋裡全家突擊做紙盒,一、二角錢賣一個,也算發筆小財。
還有,其實,勿等包破,我了細兒就會從邊縫裡挖出偷吃。大人出去拜年時,都會習慣將包放手中端一端感覺份量,夠不夠數;搖一搖聽聽聲音,大概是阿伲年貨,因包外沒字眼表志。聽過一笑話:有人因沒錢買拜年貨,就把松樹球假當荔枝包在當中。如果少得太過份,大人就會一邊罵,一邊將二包並一包。不會把只剩幾個的包拿去拜年,那是很塌台、失人情的,過年把別人的彩頭浪爻!
關於它的故事
“紙蓬包”裡面大多放有桂圓、荔枝、紅棗、黑棗、柿餅等,再用特種黃色草紙包上,最上面則擺著紅紙,寫著祝賀新年的字樣。紙蓬包的包法頗有講究,單從形狀區分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有大大小小的長方形組合而成,側面看去宛如梯形;還有一種包法形如“斧頭”,故又名“斧頭包”。 至於紙蓬包里到底需要裝多少東西倒沒有硬性的規定和標準,完全依主人家的家境情況,以及與所送對象的親密關係程度而定。
到了上世紀60年代,“伴手”的外包裝發生了變化,從紙蓬包演變成方盒子。盒子外型四四方方,上面貼著熱鬧的年畫,內容以“樣板戲”居多,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據市區一位60多歲的劉先生回憶,每逢過年,跟著父母去親戚家拜年是最快樂的事情。因為父母總是把“伴手”給他提,而他總是越走越慢,等與父母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後,便用手指伸入包內,偷吃裡面的東西,等走到親戚家門口時伴手裡面的東西驟減大半。
那個年代的“伴手”,在家家戶戶快樂地傳遞著,傳遞到最後一家時有可能會變空,但誰也不會說破,因為收到的祝福是真誠的,感受親情也是沉甸甸的。
如今,“伴手”依然是溫州人過年時不可缺少的禮儀,但內容發生了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符合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物品,如購物卡、鮮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