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德內語系

納-德內語系

納-德內語系(英語:Na-Dené languages),又譯為納-得內語系、納-達內語系、納-德內諸語言,是北美洲原住民的三大語系之一,主要分布於加拿大西部(包括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及其鄰近地域)和美國西北部(阿拉斯加州,加上俄勒岡州西南部和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納-德內語系包含了原來的阿薩巴斯卡語系諸語言(如納瓦霍語)、埃雅克語 (Eyak)、特林吉特語 (Tlingit)。

語系命名,研究歷史,

語系命名

“納”和“德內”都是納-德內語系中一些語言對“人”的稱呼,“納”是特林吉特語對人的稱呼,“德內”是阿薩巴卡語支對人的稱呼。“德內”的“內”與“納”同源。“德內”也是一種名為Dëne Sųłiné的阿薩巴斯卡語言。

研究歷史

納-德內語系在最初提出時,除了原來的阿薩巴斯卡語系諸語言(如納瓦霍語)、埃雅克語 (Eyak)、特林吉特語 (Tlingit)之外,還包括X̲aat語,但有關X̲aat與其他語言的關聯性,在語言學界一直有爭議。
隨著研究的深入,許多語言學家都認為美洲的納-德內語系與漢藏語系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
被視作現代語言學開山奠基人之一的愛德華·薩丕爾(Edward Sapir,1884–1939年),早在許多年前,便提出漢語與納-德內語系可能同源的理論。
他在1921年寫道:“假若我所掌握到的Na-Dene(納-德內語系)與Indo-Chinese(註:漢藏語系的舊稱)兩種語言之間的語素(morphological)與語彙(lexical)資料只是一種‘巧合’,則上帝創造地球上所有東西都只是一場巧合。”
要充分證明薩丕爾這一理論,必須首先證明漢人的先祖,起碼是漢人先祖其中一個分支,曾經在西伯利亞棲息,並將這一語言帶入北美洲。但薩丕爾這一理論出現之前的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其後是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的熱戰,再後是美蘇陣營長期對抗的冷戰,學者要到西伯利亞研究當地語言根本無從說起。
這一理論也只能擱置一旁,直至2008年,才出現突破。2008年3月,美國語言學家愛德華·瓦基達(Edward Vajda)在阿拉斯加一個語言學研討會Dene-Yeniseic Symposium之上,發表長達10年研究的成果,羅列出大量語素以及文法上的證據,力證居住在西伯利亞葉尼塞河(Yenisei River)的一種少為人知的原住民語言葉尼塞語系(Yeniseian),與北美洲納德內語來自同一源頭。瓦捷達的理論不僅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得到一群語言學家的唱和。
在愛德華·瓦基達(Edward Vajda)發表的論文中,建議把納-德內語系及葉尼塞語系合併成為“德內-葉尼塞語系”。這個建議,得到相當多位納-德內語系方面或葉尼塞語系方面的語言學專家廣泛支持。
在這次會議上,語言學家們最終確認X̲aat語跟這個新語系內的成員並沒有關連。這個建議,得到相當數量的語言學家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