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萊迪人

納萊迪人

納萊迪人是南非金山大學的人類學家2015年9月於一處洞穴新發現的原始人骨骼化石,共發現骨骼化石1550多塊,其中包括頭骨、顎骨、牙齒和指骨,它們分別屬於該物種的幼年、成年及老年個體。南非研究人員將這個新人種命名為“納萊迪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納萊迪人
  • 出土地點:南非
  • 所屬年代:尚未有定論 
  • 英文名:Homo naledi 
簡介,人種特徵,發現意義,評價,

簡介

在當地的語言中,“納萊迪”意為“塞索托之星”。科學家認為,從發掘現場看,這個頭骨的主人很可能已掌握了用火的技術。科學家由此推斷,他(她)已具備了古人類的一些特徵。科學家認為,這個新人種已經會搖樹,這之前只在人類和尼安德特人中見過。
納萊迪人
科學家無法確認納萊迪人生前的壽命。不過,專家表示,他們可能是最早期的人類,活躍於大約300萬年之前。科學家將繼續分析納萊迪人的遺骨,以便“了解有關這個物種的一切”,包括他們的生老病死、性別差異、居住環境、進化程度等。

人種特徵

初步研究顯示,納萊迪人身高1.5米左右,能夠直立行走,生活在距今250萬至280萬年前,可能是有意將死者屍體藏於洞穴深處。而此前很多學者認為,這種存放屍體的行為是人類進化到距今較近的某個時期才形成的習俗。
納萊迪人結合了南方古猿的原始特徵和人屬中的許多特徵,以及其他人類成員身上未發現的特徵,納萊蒂人頭部大小與被稱為初期人類的南方古猿的大腦大小相同,僅450立方厘米,相當於一個橙子大小,牙齒像能人,從前向後增大,較原始;其上半身結構也較為原始,肩胛窩以上更接近南方古猿,顯示出適合爬樹的特徵;股骨頭較小,頸部較長,顯示出髖部與南方古猿相似的運動方式;第一掌骨的形狀以及拇指基部的骨骼意味著納萊蒂人擁有一雙肌肉發達、類似於現代人的手,適合爬樹同時也適合操作工具。
此次發掘現場位於斯泰克方丹古生物化石區,它是世界上埋藏古人類遺蹟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發現的人類先祖化石約占全球總數的一半,為探索人類起源提供了大量重要依據。

發現意義

納萊迪人此前不為人知,其人種特徵混合了許多接近人屬的成員特徵,表明它們的起源接近人屬的基幹部分,這一發現有助於進一步了解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同時包含南方古猿特徵和智人特徵的情況也很有可能對協同演化提出挑戰,如大腦,牙齒和靈巧的手的演化。

評價

南非金山大學人類學教授李·伯傑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可能會改變學界對人類先祖的認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