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建築是指第三帝國自1933年到1945年之間興建的建築,主要有三種特徵:精簡的新古典主義;自傳統的鄉村建築中獲得靈感;大型基礎設施工程。納粹主義對建築本身也多樣的態度,但希特勒本人認為建築的外觀應該遵循功能,反對“愚蠢地模仿過去”。納粹建築的代表成就有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粹建築
- 外文名:Nazi architecture
納粹建築是指第三帝國自1933年到1945年之間興建的建築,主要有三種特徵:精簡的新古典主義;自傳統的鄉村建築中獲得靈感;大型基礎設施工程。納粹主義對建築本身也多樣的態度,但希特勒本人認為建築的外觀應該遵循功能,反對“愚蠢地模仿過去”。納粹建築的代表成就有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
納粹建築是指第三帝國自1933年到1945年之間興建的建築,主要有三種特徵:精簡的新古典主義;自傳統的鄉村建築中獲得靈感;大型基礎設施工程。納粹主義對建築本身也多樣的態度,但希特勒本人認為建築的外觀應該遵循功能,反對“愚...
這個地堡隨著二戰的結束而被廢棄,不過研究員們可以通過現代技術和研究將其描繪出來,用三維動畫重塑地堡中每一處建築結構。Keystone動畫公司還計畫發行3張記錄地堡歷史的DVD光碟。另據報導,在重塑地堡計畫啟動後,柏林西部一個人造小山下還發現了一處納粹軍校。這所未完成的軍校由納粹建築師阿爾伯特·斯皮爾設計,1937年...
納粹議會大樓是阿道夫·希特勒計畫建造的巨大紀念性建築物,設計師是艾伯特·斯皮爾。簡介 如果能進行建造,它的規模大小和象徵意義將成為柏林最重要和令人印象最深的建築物,同時,也將成為柏林的中心建築物。但最終由於戰爭發生轉折,這項宏偉建築未能實施。據稱,依據設計藍圖,這座議會大樓可容納18萬人。外觀設計 吸引...
法西斯建築是20世紀初法西斯建築師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風格。隨著現代主義的興起以及法西斯主義的興起,這種風格在1920年代末期得到普及。法西斯建築的風格類似於古羅馬建築風格,但缺乏華麗的裝潢且重視對稱和簡單的外觀。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利用新的建築風格作為整合國民的多種方式之一,試圖示志民族主義文化的新時代和展示國家...
鷹巢的配套建築———當年希特勒招待客人的山間別墅經過修葺後,以新名稱“德國第一山度假區”招攬生意。所有工作人員都學習過鷹巢的歷史知識,以便回答客人的任何提問。城堡內展廳 展覽中心的牆上掛著屠殺猶太人的照片,屋子裡迴蕩著大屠殺倖存者的錄音,展廳內肅穆的氣氛與屋外的田園風光形成了鮮明對比。展覽中心負責人...
學校和鄰近的辦公樓,以及1923年為第一次鮑豪斯展覽而在霍倫建造的大樓。二戰期間納粹政府下令關閉了鮑豪斯建築學校。學校被迫關閉,隨後原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移民美國。1937年一所鮑豪斯學校在芝加哥建成,鮑豪斯在藝術教育和建築學的思想對整個美國有很強的影響併名揚世界。鮑豪斯在199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阿爾伯特·施佩爾聽了希特勒的演講後,被納粹的魔力征服。1933年 在藤伯爾霍夫機場舉行的五月大會上,他設計的會場方案大放異彩,使得他在納粹建築師的職業道路上嶄露頭角。之後,在希特勒先前器重的建築師特魯斯特身體惡化後,施佩爾被指定為執行建築師來完成重修舊總理府的工程。1936年,當施佩爾設計的紐倫堡工程以...
建築特色 紀念碑高91米,有500級台階。碑體正面是高達十米的英雄浮雕,頂端是四個持劍而立的巨型戰士,德意志的民族主義甚至是納粹主義都可以從這裡找到起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特意在萊比錫大會戰紀念碑前舉行隆重的誓師大會,此處也變成納粹主義最龐大的精神道場。歷史沿革 紀念碑在1898年10月18日奠基。當時的...
到了公元1864年,這座醫院以哥德式復興風格建築的形式進行了翻修,直至公元1924年。當納粹在1933年獲得權力時,他們將城堡改為政治監獄。從1939年開始,盟軍囚犯被安置在那裡,開始了它集中營的職能。由於城堡位於穆爾德河上方的岩石平台上,幾乎沒有挖掘地道的可能。因此德國人認為它是修建最高安全監獄的理想場所。這...
霍夫堡宮殿(德語:Hofburg)是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宮殿建築。霍夫堡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夏宮是美泉宮)。霍夫堡宮殿是奧地利的總統官邸所在地。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眼下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成的迷宮。皇宮依地勢而建,分上宅、下宅兩部分...
建築本身是個紀念堂,入口的前廊佇立56尊雕像,全是奧地利軍的將領;建於18世紀中期,用於緬懷當時巴伐力亞君主時代的輝煌軍事勝利。1923/11/9,希特勒和他的國社黨(納粹)SA(納粹衝鋒隊或褐衫隊)與支持民眾發動武裝”革命”---“嚮慕尼黑前進”,結果遭到警察的鎮壓,14名國社黨員死在FHH下,希特勒兩天后被捕,...
德國國會大廈(德語: Reichstagsgebäude),簡稱國會大廈;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德語: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aude),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中心區蒂爾加藤區的一座建築。原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裡選舉德國聯邦...
建築風格 有別於一般的軍事堡壘,溫森城堡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占地寬闊的要塞,或是一處特別防範的皇家住所。溫森城堡由一個簡單的邸宅演變而來。很長一段時間,它為皇室及其隨行的大臣、侍從及保護其安全的戰士提供住所。城堡占地是一個長330米,寬175米的長方形。城堡四周有圍牆,兩邊有三扇大門和六座42米高的塔樓...
勝利紀念柱(德語:Siegessäule)是德國柏林的一座著名紀念性建築,1864年為慶祝普魯士在普丹戰爭中獲勝而興建,到1873年9月2日舉行揭幕儀式時,普魯士又在普奧戰爭(1866年)和普法戰爭(1870–1871年)中擊敗了奧地利和法國,給予雕像新的含義。與原先規劃不同,後來在所謂統一戰爭中的勝利,增加了維多利亞青銅雕塑,...
褐宮 褐宮(德語:BraunesHaus)是納粹黨(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的全國總部,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布林納街45號。歷史評價 其名稱來自於黨員制服的顏色。建築為石制,始建於1828年。
希特勒上台納粹掌權後,上薩爾茨堡山經歷了很大的變動,先是建造了一座簡單的夏季避暑小屋,後來根據建築師Alois Degano和希特勒本人的設計,經過多次擴建成為一座大型的住所,建築的中心大廳有一扇可以升降的窗戶,可以一覽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風光。1933年起上薩爾茨堡山改建成希特勒與納粹高官的官邸區,在希特勒住所的...
布爾諾的圖根哈特別墅是建築師密斯·范·德·羅厄(Mies van der Rohe)設計的,圖根德哈特別墅是20世紀20年代在歐洲興起的建築 “近代運動”中具有國際風格的優秀建築範例。它的獨特價值體現在創新空間和美學理念的套用上,這些理念旨在利用現代工業新產品來滿足新型生活方式的需要。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柏林圍牆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之間衝突導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柏林圍牆修建之前,約有350萬德國居民逃離蘇聯占領區以及之後的民主德國和東柏林地區,其中1949年到...
布蘭登堡門(德語:Brandenburger Tor;英語:Brandenburg Gate),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菩提樹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匯處,最初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布蘭登堡而得名。保存的布蘭登堡門是一座古典復興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基本介紹 沒...
納粹德國三大中心集中營之一。1933 年3 月建於德國巴伐利亞的達豪(Dachau)市附近。系納粹德國最早建立的集中營。首任長官為西奧多·艾克。後轄德國南部20 個分營,先後關押約25 萬人。其中有近7 萬人在監禁中被折磨至死。1941—1942 年集中營當局在被囚者人體上進行醫學試驗約500人次,主要進行瘧疾試驗和測試人體...
Dresden Germany 開放時間:周一10:00 - 21:00,周三關門休息,其他時間10:00 - 18:00。門票:5,00歐元,學生票3歐元 發展歷史 最初的建築是1876年的一個軍械庫建成,1897年改建為博物館,之後經歷了撒克遜軍械庫和博物館、納粹的博物館、蘇聯博物館、東德的博物館,現在重新改建的統一的德國軍事博物館。
慕尼黑市建築風格多樣,景色優美迷人,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在節日期間,慕尼黑廣場和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裝飾一新,市內幾大啤酒廠組成的遊行宣傳隊伍,載歌載舞地穿過大街小巷,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簡介 慕尼黑是德國的著名城市。因為一群修道士當年最先在伊薩爾河的古河道旁落戶,慕尼黑由此得名;在德語中,慕尼黑就是...
傭兵涼廊(Loggia dei Lanzi)是義大利佛羅倫斯領主廣場的一座建築,毗鄰烏菲茲美術館。它由面向街道敞開的寬拱組成,寬三個分隔間,深一間。圓拱支撐在科林斯簇柱之上。這些寬拱頗為吸引佛羅倫斯人,以至於米開朗琪羅甚至提議環繞整個領主廣場。信息簡介 傭兵涼廊有時被錯誤地稱為奧卡尼亞涼廊(Loggia dell' Orcagna),...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動閃擊戰,華沙王宮也成為希特勒軍隊狂轟濫炸的主要目標。1944年8月華沙人民反納粹起義失敗後,納粹專門部隊爆破了古老建築、紀念碑、古蹟等。1944年12月,一個納粹工兵連終於把早已千瘡百孔的殘餘王宮炸成一片廢墟。戰後華沙人民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努力,嚴格按照保存下來的原設計圖紙重建...
有直接的文字材料證明,納粹分子曾於1940-1943年在南極洲的毛德皇后地建成一些秘密的建築物。蘇聯情報人員所了解到的情況是:德國一些科學家贊同“地球中空學”的觀點。據此理論,地球的表層下面存在著廣袤的氣候溫和的綠洲曠地。在德國專家看來,南極洲就存在類似的空曠之地。檔案表明,對冰上大陸曾做過考察的德國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