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泥

紋泥

紋泥是形成於冰水湖泊中的紋層狀沉積物,紋泥可以幫助確定冰蓋撤退期間事件發生的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紋泥
  • 外文名:laminated clay
  • 又稱:季候泥
  • 用途:確定冰蓋撤退期間事件發生的時代
成因,形成過程,特點,作用,紋泥測年,

成因

冰水湖泊由於季節變化接納的冰水沉積物有顆粒粗細和顏色深淺的差別而形成的。

形成過程

冰水湖的水體和沉積物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冰融水增多,攜帶大量物質進入,一些砂和粉砂粒級的顆粒很快沉積,顏色較淺;而冬季融水減少,長懸浮的顆粒黏土才開始沉積,顏色較深。這樣一年中不同季節的湖泊里就沉積顏色深淺不同和顆粒的兩層沉積物,叫做紋泥。

特點

每年成對(一厚一薄)沉積而成的薄沉積層。一般見於冰川湖沉積中。淺色的粉砂層居下,往上漸次變為深色的細粘土層。
亮色層一般比暗色層粗,它們形成於春天和夏天,這時河流攜帶的粗沉積物同溶解於湖裡的氧同時下沉。冬季期間當湖水結冰時,只有細的淤泥和粘土沉積,沉積物里的有機質在停滯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成為暗色層沉積。一個紋泥組由淡色較粗粒的層和較暗的細粒層組成,這代表一年的沉積。由於紋泥是一年一年形成的,所以他們可以作為一種定年手段,可以輸出年代間隔,建立一個浮動的年代序列。而且由於紋層序列能與日曆年齡建立聯繫,因此可以根據紋層獲得日曆年齡。
每層季候泥都是一年之內氣候變化的紀錄。淺色的夏季粉砂層在暖季形成,深色的冬季粘土層在冷季形成。人們利用季候泥研究,測定出現最後一次冰期的第四紀的沉積的年齡。

作用

紋泥可以幫助確定冰蓋撤退期間事件發生的時代。紋泥形成於湖底,並由泥質明、暗層交替組成。亮色層一般比暗色層粗,它們形成於春天和夏天,這時河流攜帶的粗沉積物同溶解於湖裡的氧同時下沉。冬季期間當湖水結冰時,只有細的淤泥和粘土沉積,沉積物里的有機質在停滯的湖底不受氧化,所以成為暗色層沉積。一個紋泥組由淡色較粗粒的層和較暗的細粒層組成,這代表一年的沉積。
典型的紋泥沉積物形成於冰川邊緣的湖泊中。若將其中一層紋泥用放射性碳測定後,即可算出其他紋層的年齡,便可恢復湖泊的歷史。

紋泥測年

1912年由瑞典人吉爾(DeGeer)首先提出,此後他的學生安蒂夫斯(E.Antevs)將其逐漸完善。紋泥形成於冰川末端附近。冰川融化後形成冰水,在冰川邊緣和外圍,形成既有冰川作用痕跡,又有流水作用一般特徵的冰水沉積物。由於一年中沉積的季節不同,其厚度、顏色、成分也有差別。夏季冰川融化強烈,冰水充沛,搬運能力強,冰川融水所攜帶的泥沙入注附近湖泊(冰緣湖)後,細沙顆粒很快沉於湖底,而粒徑較小的粘土質顆粒仍浮漂於水中。至冬季,粘土慢慢沉積於沙層之上。如此年復一年就形成層理清晰,具有粗細相間韻律的沉積層。紋泥中沙層色淺,主要成份為石英長石粘土層色深。由上而下計算粗細相間的層次即可確定從冰川開始退縮到冰湖停止沉積這一階段的年數。由於紋泥層理清楚,斷代可靠,常被用來與樹木年輪斷代、14C斷代、花粉斷代等結果比較,以校正其他斷代取得的結果。
紋泥測年紋泥測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