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紅頸葦鵐雄性成鳥(夏羽):整個頭部、頦和喉均黑色,具不大明顯的棕白色眉紋;後頸和上背栗紅色;背和肩羽栗褐色而具黑色和銹色斑紋;腰和尾上
覆羽栗紅色;小覆羽灰褐具栗色羽緣,中和大覆羽黑褐而具寬闊的栗色羽緣及大型黑色羽乾斑;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暗褐色;
飛羽角褐色,
初級飛羽具較窄的棕栗色羽緣,其餘飛羽具寬的栗紅色羽緣,內側
次級飛羽還具大型黑色羽乾斑;中央一對尾羽栗紅具褐色軸斑,其餘尾羽黑褐具栗色窄緣,最外一對尾羽的楔狀白斑,由內翈先端斜貫
外翈基部;次對尾羽白斑較狹長,從
內翈先端靠近羽軸並延至尾的1/3-1/2處;喉與頸側間雜以白色;下體餘部棕白色,胸部沾栗色,兩脅有銹褐色縱斑;尾下覆羽,翼下覆羽和腋羽均白色。
雌性成鳥(夏羽):色似雄鳥,但頭部黑褐而具銹栗色斑紋;眉紋寬,黃白色;頦和喉黃白色,顴紋黑色。
雄性成鳥(冬羽):頭和上體的栗色羽緣特別發達,部分遮蓋頭和背面的黑色,使上體呈淺栗色;頦和喉的黑色部分具棕灰色羽緣。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雌鳥的上嘴角褐,下嘴肉黃色;腳赤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3-21克,♀12-20克;體長♂128-150毫米,♀126-140毫米;嘴峰♂9-11毫米,♀18-21毫米;翅♂61-72毫米,♀57-77毫米;尾♂59-71毫米,♀53-71毫米;
跗蹠♂17-20毫米,♀17-20毫米。(註:♂雄性;♀雌性)(東北亞種)
棲息環境
棲於蘆葦地及有矮叢的沼澤地以及高地的濕潤草甸。尤喜溪流、河谷、湖泊、海岸附近的灌叢、草地和蘆葦沼澤,越冬在沿海沼澤地帶。東北亞種棲息於中國松嫩平原的松花江和嫩江沿岸地帶,多生活在長著各種柳叢、小灌叢和水草的沼澤地和附近生長著各種各樣草叢的地方,也見活動於洮兒河北岸長有水蒿、小葉蒿和苔草的月亮泡草甸中。
生活習性
常成對或單獨活動,遷徙期間和冬季亦見成6-7隻或10餘只小群,活動在草叢與灌木叢中,性極機警,遇人立即飛出或隱藏於灌叢中,一般不做長距離飛翔,即使受到干擾亦不遠飛,飛行20-30米又落入草叢或灌叢。繁殖期間雄鳥站在柳條或蒿草尖上鳴叫,以早晨鳴唱最烈。鳴聲尖銳,單調而重複,在百米之內均能聽到。
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草子和穀粒為食,包括一些豆科植物的種子,繁殖期間也吃大量的鱗翅目昆蟲幼蟲、鞘翅目昆蟲及淡水螺等。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蒙古和俄羅斯聯邦(東亞區)。
遊蕩:中國香港。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4月末始見大量的紅頸葦鵐從山海關等地的方向遷來。飛行力弱,多作短距離飛行,飛行不遠就停息在較高的枯萎蒿桿上鳴叫。5月上中旬多成對活動,常見雄雌鳥互相追逐,並常見雄鳥在固定巢區鳴叫。5月中旬開始築巢,巢建於塔頭草甸的水蒿和苔草基部。巢底部呈半臥地式。巢較隱蔽,如果不遇雌鳥從巢中飛出,很難發現。巢呈碗狀,由小葉草乾莖或蒿乾及馬尾構成。巢的大小為外徑8-10厘米×8-9厘米,內徑5-6厘米×6-6.3厘米,高6.5-7厘米,深3.5-4厘米。5月下旬開始產卵,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5-6枚,卵橢圓形,呈污白色、灰白色或石板青色,上具黃褐色或紫褐色點斑和細紋。卵的大小為17-17.21毫米×13-14毫米,卵重1.45-1.8克。雌鳥孵卵時,雄鳥在其附近鳴叫。孵卵期約為15天左右。留巢期為16天左右。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 Emberiza yessoensis continentalis | Witherby, 1913 |
---|
2 | | Emberiza yessoensis yessoensis
| Swinhoe, 1874 |
---|
種群現狀
紅頸葦鵐沿著河流和湖泊的沼澤地和蘆葦邊緣繁殖,在濕地草地和乾燥草原的高地也是如此。因為在1998年至2010年期間,日本青森縣新開發區的人口增加了94%,棲息地被破壞而導致蘆葦分布的面積高度下降,草高增加(2013),育種發生困難。據報導,在19世紀紅頸葦鵐的數量還相當豐富。雖然其明顯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由於其繁殖範圍內濕地棲息地的喪失和退化,以及亞洲越冬地區沿海沼澤的破壞,其數量可能仍在下降。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