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墳

紅軍墳

紅軍墳,是一位紅軍衛生員墓,民眾稱為紅軍墳。墳四周以青砂石砌成墓裙,裙高1.2米,上面封土,墓的最高處約3米,墳前豎立一塊青石墓碑,碑座上石碑高2.03米,寬0.83米,厚0.19米,正面陰刻“紅軍墳”三個紅色大字,背面陰刻楷書《紅軍墳簡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墳
  • 地理位置:遵義老城小龍山
  • 墓塋:用青石嵌
  • 形狀:圓形
地理位置,紅軍傳說,戰士簡介,傳奇故事,

地理位置

紅軍衛生員墓,民眾稱為紅軍墳。墳四周以青砂石砌成墓裙,裙高1.2米,上面封土,墓的最高處約3米,墳前豎立一塊青石墓碑,碑座上石碑高2.03米,寬0.83米,厚0.19米,正面陰刻“紅軍墳”三個紅色大字,背面陰刻楷書《紅軍墳簡介》。

紅軍傳說

戰士簡介

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遵義後,一支紅軍部隊的衛生員給當地民眾治病去了,這時部隊執行緊急任務離開了遵義。在外為民眾治病的一個衛生員未能跟上部隊,後慘遭偽保長殺害。民眾懷著悲憤的心情,就地安葬了紅軍衛生員。紅軍走後,民眾又陷入苦海。民眾生病無錢醫治,更加懷念紅軍衛生員。有些生病民眾到紅軍衛生員墳前悼念,因精神振奮,回家後感到病情好轉,就認為是紅軍衛生員“顯靈”。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四面八方。保長率爪牙多次去挖墳,民眾一次又一次地把墳壘起來,而且一次比一次高大。民眾為了保護紅軍墳,就宣揚紅軍衛生員是“菩薩”。反動派從此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民眾絡繹不絕地到紅軍墳悼念和求藥治病,寄託對紅軍衛生員的哀思,盼望紅軍早日歸來。解放後,人民政府把紅軍衛生員的遺骸由桑木埡遷葬小龍山。從此民眾就把小龍山稱為紅軍山。
紅軍墳雕像紅軍墳雕像
紅軍墳下邊,塑立著一座高4.5米以紅軍女衛生員正在給工人兒子餵藥的銅像,銅像於1990年7月建成。

傳奇故事

1935年1月中旬,紅軍來到遵義,得知城南七里遠的桑木椏流行著雞窩寒(傷寒),十室九空。紅軍即派出衛生員給鄉親治病。後他回到駐地,發現部隊已經離開,於是急速追趕,途中被地主武裝槍殺。噩耗傳開,桑木椏人民悲慟萬分,紛紛趕到衛生員犧牲的地方,將親人的遺體安葬在路邊,四時祭掃。
紅軍雕像紅軍雕像
紅軍墳在遵義老城小龍山上(紅軍烈士陵園內)。墓塋用青石嵌,圓形。墓書“紅軍墳”三個大字。自紅軍進入遵義以來,遵義四鄉即流傳著關於紅軍墳動人的故事,深人人心,遠近皆知。
1935年1月中旬,紅軍來到遵義在深入發動民眾的時候,得知城南七里遠的桑木椏流行著雞窩寒(傷寒),十室九空。紅軍即派出衛生隊自親治病後回到桑木椏駐地,發現部隊已經離開他根據留條示的方向,手提馬燈急速追趕部隊,行至尹家層基,被暗藏的地主武裝槍殺。噩耗傳開,桑木椏人民悲慟萬分,紛紛趕到紅軍衛生員犧牲的地方,將親人的遺體安葬在路邊,四時祭掃,絡繹不絕。
在紅軍離開後的苦難歲月里,人民每有病無錢醫治時,便帶著香燭紙錢到紅軍墳前祈褥,希冀紅軍衛生員在陰間保佑他們解除病痛。早日康復。人民民眾如遇苛捐重重款,拉夫抓夫等苦難無法擺脫時,也每每至紅軍墳前吐訴,希望紅軍在冥冥之中庇護他們,“逢凶化吉”。這座墳,無形之中成了人民民眾追求幸福,嚮往光明的化身。遠近的鄉親,按著鄉間習俗,頻來祭掃,煙火來斷。
一次,一位老大爺上山砍柴受涼,因年老體弱無錢醫治而日趨病重,他躺在柴床上思念著紅軍的好處,呻吟著不斷叨念著紅軍衛生員的名字,念著念著,神志不清地便朦朧睡去,他看見紅軍衛生員身背紅十字灰布挎名,急急來到他的茅草棚里,給他餵藥打針,百般安慰,離開時又留下幾包藥,囑他好好休息,說不幾日病情即可轉。老人激動不已。紅軍衛生員臨行時,老人說附近不遠的青岡林里暗藏著有反動派衛生員不路徑,深怕他上當,於是掙扎著爬起來非要送衛生員不可,衛生員堅持不允,在相互推拉之際,老大爺的頭不小心碰到柴門上,只聽他“啊唷”一聲,驚醒過來,渾身出了大汗,卻原來是一個夢。老大爺頓時感到身子清爽許多,於是即刻告訴家人,說紅軍衛生員在他睡著後來給他治過病。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人民民眾更附會紅軍墳種種神話傳說色彩。於是“紅軍菩薩”救窮人,“紅軍菩薩顯聖”等等不脛而走,百里之內,遐邇盛傳。虔誠的鄉民有的甚至說墳前的香灰是治病的良藥,吃了包醫百病。由此前來燒香的人越來越多,香菸終日繚繞,香燒在墳前堆積成小丘。
第三軍醫大學紀念碑文第三軍醫大學紀念碑文
反動派見人民民眾如此敬仰紅軍,三次派人挖墳,欲摧毀在人民咫牢牢樹起來的紅軍的偉大形象,敵人前兩次挖墳,人民群從充分利用“紅軍菩薩顯聖”以及反動派墳恐懼虛弱的心量狀態,機智巧妙地對付過去。第三次挖墳,敵人動用了武裝,窮兇惡極地在桑木椏的土地上,一直堅持到解放。
為了便於人民民眾瞻仰,解放初,人民政府將紅軍墳從桑木椏遷到城內的鳳凰山紅軍烈士陵園裡,紅軍墳遷走近,鄉親們有的仍去桑木椏燒香,當然來紅軍烈士陵園燒香的更多。
至今,紅軍墳前還塑有紅軍衛生員替窮人家孩子治病的雕塑。紅軍墳的事跡教育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