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井

紅軍駐紮在山上,水不夠用,紅軍就把原先的井擴大了。為紀念紅軍曾在插旗山為人民戰鬥,讓插旗山上的老百姓翻身了,後來當地村民就將赫龍寺的這口井取名為"紅軍井“紅軍井,是指石柱縣紅軍井、或宣漢縣紅軍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軍井
  • 地理位置:石柱縣
  • 開放時間:全天
石柱縣紅軍井,宣漢縣紅軍井,

石柱縣紅軍井

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農曆冬月廿四日)賀龍同志率領紅三軍軍部及紅九師全體指戰員,從利川縣魚泉口進入石柱縣,經過雙河場、黃水壩、古城壩等地,於一月十一日抵縣城外貓圈坡轎子頂一帶休整,為了爭取時間,避免驚動敵人,紅軍未進駐石柱城,贏得了七天休整時間。當時正值隆冬,飲水困難。為了解決飲水問題,紅軍淘了此井,供部隊與民眾飲用。一月十八日,紅軍經蠶溪、卷店、分水嶺、太平槽、菜子壩離境,返回利川。
數十年來,此井從不枯竭,成為附近民眾不 可缺少的生活用水井。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一日,石柱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漢縣紅軍井

民國初年,各路軍閥混戰,像走馬燈似的占據宣漢城,橫徵暴斂,百姓怨聲載道,地方土匪乘機而起,殺人越禍,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王維舟見家鄉父老有難,於1918年初率領靖國軍一個團控制了宣漢城,推舉名士景昌運為知縣,自任保全團長和財稅科長,指揮清剿土匪,全縣秩序井然,深得百姓喜歡。
十年天干,王維舟為順民意,與景昌運一同去插旗山的赫天池求雨。到了赫天池的當天晚上,王維舟和景昌運二人做了同一個夢。夢中赫天龍王對他們說:“我現在已經到了插旗山垛子石下的石岩嵌里。”於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倆就馬不停蹄地找到龍王所說的地方,真誠地對天發誓“龍王有靈,賜予神水,救濟災民,我們給你修寺廟塑金身,永世敬奉!”
隨後,兩人找來當地村民開始揮鋤挖土找水,才挖兩尺多深就冒出了酒杯粗一股泉水,在場的人都歡呼雀躍,立即回家找來盛水工具取龍水,當天晚上又下了一場大雨。
為了兌現承諾,王維舟和景昌運二人隨即買來材料,請來工匠在龍眼前修了一座長三丈、寬一丈余的廟子,後壁畫上一丈長的黑龍,神台上敬奉著龍王石像,神台石壁刻上王維舟親筆的碑文,廟前永壁由景昌運書寫《赫龍寺》。從此赫龍寺英名遠播,寺內的井水長流,滋養著半個插旗山人。
1933年10月19日,紅軍解放宣漢,總指揮徐向前迅速攻占了插旗山,指揮部設在汪氏大院,建立了兩個村蘇維埃,領導農民打土壕分田地。同年12月,蔣介石調來四十萬大軍,發動六路圍剿,妄圖一舉消滅紅四方面軍,插旗山是主戰場之一,川軍王陵基總指揮進攻。
紅軍為了打破敵人的計畫,徐向前總指揮親自調來紅九軍二十五師主力和紅三十三軍大部,命許世友鎮守仰天灣殲滅從馬鬃灘過河的川軍;命陳錫聯鎮守煙燈寨狙擊敵人從符家壩過河,徐向前親自指揮狙擊王陵基的主攻部隊。後勤由游擊隊杜仁福、曾憲廷負責送彈藥和飯菜。紅軍在插旗山上打了一個漂亮的勝戰。
“這井水可香甜了,平時都有很多人專程開車到山上來拉井水呢!”楊青國老人對記者說,當年上千紅軍駐紮在山上,水不夠用,紅軍就把原先的井擴大了。為紀念紅軍曾在插旗山為人民戰鬥,讓插旗山上的老百姓翻身了,後來當地村民就將赫龍寺的這口井取名為“紅軍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