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玉成
- 外文名:Red King
- 別名:紅臉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
- 出生日期:1895年
- 逝世日期:1973年5月5日
- 職業: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
- 信仰:豫東調
- 主要成就:紅臉王
豫劇唐門流派創始人
豫劇“麒麟童”
豫東紅臉的集大成者 - 代表作品:《取滎陽》、《串龍珠》、《劉公案》
- 傳人:李克讓、劉玉龍、朱勤堂、楊啟超
- 創立流派:豫劇唐門
- 劇種:豫劇
- 行當:紅臉
- 原名:唐子信
- 師承:況鳳仙、馮垛
代表劇目
劇目名稱 | 飾演人物 | 備註 | 其他 |
《劉公案》 | 劉墉 | (五本)連台本戲 | 一名《劉墉下南京》 |
《取滎陽》 | 紀信 | 《跪堂》系此劇之一折 | 一名《火燒紀信》;一名《困滎陽》 |
《闖幽州》 | 楊繼業 | 老生戲,此劇與《金沙灘》單行 | 一名《雙龍會》 |
《兩狼山》 | 楊繼業 | 一名《李陵碑》;一名《托兆碰碑》 | |
《陽河堂》 | 楊文升 | 《訓子》系此劇之一折;山東梆子亦有此劇目 | 一名《反陽河》 |
《串龍珠》 | 徐達 | 《徐州堂》系此劇之一折;秦腔亦有此劇目;有改編本,易名《官逼民反》 | 一名《反徐州》;一名《五紅圖》 |
《白玉杯》 | 海瑞 | 一名《嚴海斗》;一名 《五鳳樓》 | |
《沙陀國》 | 程敬思 | 連台本戲;《二遇路》系此劇之一折 | 一名《沙坨搬兵》 |
《晉陽宮》 | 李淵 | 一名《李淵跑宮》 | |
《泗水王》 | 泗水王 | 唐(喜成)派有改編,易名《血濺南屯》;此劇舊稱《泗水王上吊》 | 一名《困南屯》 |
《回西岐》 | 姬昌 | 《哭獄》、《跑坡》系此劇之摺子;山東梆子亦有此劇目,名《百子圖》;京劇名《朝歌恨》 | 一名《文王跑坡》 |
《探山》 | 司馬懿 | 折子戲 | |
《扒墓》 | 司馬懿 | 折子戲 | |
《地塘板》 | 賈勇 | 一名《懸空案》 | |
《臥龍奔喪》 | 諸葛亮 | 越調亦有此劇目,名《臥龍弔孝》 | 一名《諸葛亮弔孝》 |
《紅鬧朝》 | 陳平 | 一作《紅打朝》 | 一名《陳平打朝》 |
《大紅袍》 | 海瑞 | 連台本戲;舊稱《五彩輿》 | |
《罵龍梯》 | 吳恩 | 折子戲;全本《偷龍換鳳》之一折 | |
《九件衣》 | 言傅義 | 淮劇亦由此劇目 | |
《玉獅堂》 | 劉鼎 | ||
《龍虎鬥》 | 楊延景 | 折子戲;後有整理為本戲《轅門斬子》 | 一名《大轅門》 |
《大保國》 | 楊波 | 折子戲;《龍鳳閣》頭本 | 一名《忠保國》 |
《二進宮》 | 楊波 | 折子戲;《龍鳳閣》二本 | 一名《擊宮門》 |
《黃金台》 | 田單 | 老生戲,此劇與《金台將》單行 | 一名《搜府盤關》 |
《冀陽關》 | 鄧禹 | 山東梆子亦有此劇,名《鄧禹救主》 | 一名《收岑彭》 |
《哭皇陵》 | 趙光義 | 曲劇亦有此劇 | 一名《困皇陵》 |
《文王訪賢》 | 姬昌 | 一名《渭水河》 | |
《讓成都》 | 劉璋 | 一名《戰成都》 | |
《黃鶴樓》 | 劉備 | ||
《朱元璋斬婿》 | 朱元璋 | 賈廷聚有改編,易名《金殿風雲》(《大明驚雷》) | |
《罵閻羅》 | 郭胡迪 | 一名《胡迪罵閻》 | |
《煤山恨》 | 崇禎 | 《鐵冠圖》二本 | 一名《崇禎歸天》 |
《白塔寺》 | 辛廣都 | 一名《龍虎報》 | |
《將相和》 | 藺相如 | ||
《天水關》 | 諸葛亮 | 楊啟超代表劇目之一,已失傳 | 一名《取三郡》、《收姜維》 |
《戲牡丹》 | 呂洞賓 | 一名《純陽戲洞》 | |
《一捧雪》 | 莫成 | 《一捧雪》頭本 | 一名《杯莫戮》:一名《捜杯代戮》 |
《清風亭》 | 張元秀 | 一作《青風亭》 | |
《三娘教子》 | 薛保 | ||
《趕元王》 | 帖睦爾 | 此劇舊稱《打盔頭》;勾臉戲 | |
《四進士》 | 宋士傑 | 此劇舊稱《紫金鐲》、《宋士傑告狀》、《節義廉明》 | 一名《宋士傑》 |
《盜宗卷》 | 張蒼 | 一名《火燒卷宗》 | |
《審頭刺湯》 | 陸炳 | 《一捧雪》二本 | 一名《反覆小人》 |
《六部大審》 | 閔覺 | 念白戲 | 一名《審刺客》 |
《武家坡》 | 薛仁貴 | 全本《紅鬃烈馬》之一折 | |
《打漁殺家》 | 蕭恩 | 武老生戲 | 一名《慶頂珠》;一名《討魚稅》 |
《白馬關》 | 楊藩 | 勾臉戲 | 一名《刀劈楊藩》 |
《困龍床》 | 趙匡胤 | 《刺兄》、《罵殿》系此劇之摺子 | |
《千秋燈》 | 馬彥章 | 一名《天官打朝》 | |
《七星燈》 | 諸葛亮 | 折子戲 | 一名《祭燈》 |
《草船借箭》 | 諸葛亮 | 《群英會》之一折 | 一名《諸葛借箭》 |
《潘楊訟》 | 楊延景 | 連台本戲,與《楊家將》單行 | |
《松棚會》 | 漢平帝 | 此劇舊稱《翻八卦》、《藥酒台》、《弒平帝》 | 一名《松棚宴》 |
《烏龍院》 | 宋江 | 《下書》、《鬧院》、《殺惜》、《活捉》均為此劇摺子 | 一名《坐樓殺惜》 |
《八寶珠》 | 姚衍 | 此劇舊稱《姚衍擺鎖》;《蹚鐐》、《游門》均為此劇摺子 | |
《江東橋》 | 康茂才 | 紅生戲;亦名《擋諒》 | 一名《康茂才擋將》;一名《戰土台》 |
《一頂盔》 | 吳漢 | 紅生戲;舊稱《吳漢殺妻》 | 一名《斬經堂》 |
《破徐州》 | 關羽 | ||
《千里走單騎》 | 關羽 | 連台本戲 | |
《高平關》 | 趙匡胤 | 《觀星》系此劇之一折 | 一名《借人頭》 |
《鬧金階》 | 趙匡胤 | 一作《鬧金街》 | 一名《下燕京》 |
《下河東》 | 趙匡胤 | 一名《斬壽廷》;一名《河東刺駕》 | |
《下南唐》 | 趙匡胤 | 一名《劉金定》 | |
《斬黃袍》 | 趙匡胤 | 《哭頭》系此劇之一折 | |
《斬紅袍》 | 趙匡胤 | 此劇俗稱《趙匡胤登基》 | 一名《燒柴王》 |
《龍虎鬥》 | 趙匡胤 | 折子戲 | 一名《白龍關》 |
《臨潼山》 | 李淵 | 《金剛廟》、《救駕》系此劇之摺子 | 一名《李淵辭朝》 |
《刀劈三關》 | 雷振海 | 此劇舊稱《奪三關》 | 一名《雷振海征東》 |
《黃飛虎》 | 黃飛虎 | 此劇有老生(紅臉)、武生兩種演法 | 一名《反五關》 |
《棲梧山》 | 岳飛 | 靠把武老生戲 | 一名《三收何元慶》 |
《失番別國》 | 韓耀奇 | 此劇即《界牌關》前本 | |
《囚龍駕》 | 李炳 | 舊本有《李炳下江南》 | |
《黃金橋》 | 賈復 | 舊本有《三空橋》 | |
《九江口》 | 張定邊 | 此劇已失傳;此劇有老生(紅臉)、花臉兩種演法 | 一名《鄱陽湖》;一名《忠義臣》 |
《瓚金扇》 | 陶仙山 | 舊本有《穿金扇》:連台本戲 | |
《生死牌》 | 黃伯賢 | ||
《鍘太師》 | 劉墉 | 《劉公案》頭本;此劇舊稱《鍘耶律紅》 | |
《鍘西宮》 | 劉墉 | 《劉公案》二本 | |
《下南京》 | 劉墉 | 《劉公案》三本 | |
《會總督》 | 劉墉 | 《劉公案》四本 | 一名《鬧堂會督》 |
《雙開鍘》 | 劉墉 | 《劉公案》五本;此劇舊稱《鍘許翠屏》 | |
《四郎探母》 | 楊延輝 | 老生戲,此劇舊稱《四盤山》 | 一名《北天門》、《探母回令》 |
《白帝城》 | 劉備 | 全本《吞吳恨》之一折 | 一名《白帝託孤》 |
《大登殿》 | 薛仁貴 | 全本《紅鬃烈馬》之一折 | 一名《回龍閣》 |
《請薛禮》 | 薛平貴 | 全本《火燒李道宗》之頭本 | |
《汾河灣》 | 薛平貴 | 生旦對兒戲 |
生平經歷
灌制唱片
藝術成就
弟子傳人
弟子李克讓
弟子劉玉龍
弟子朱勤堂
弟子楊啟超
傳人劉忠河
傳人劉新民
其他傳人
唱腔體系
夾嗓
本嗓
假嗓
真假嗓並用
劉派
人物評價
傳承發展
唐玉成先生是豫東調戲曲藝術之集大成者,在學習和吸收先賢和前輩藝術的基礎上,自我發展、自我創新,形成了獨特唱腔風格和藝術體系,自成一家,成為豫東唐門的開山祖師。他首創豫東調上五音大本嗓發音的方法,結束了“河南嘔”在豫東調的延續,為河南梆子逐漸演變成豫劇奠定了基礎;1962年他參加了河南名老藝人匯演,語驚四座,技壓群雄,被譽為 “紅臉王”、 豫劇“麒麟童”;其門下弟子眾多,藝術風格影響至蘇、魯、豫、皖、冀甚至包括青海新疆台灣等地區;以至於可以這樣說,你可以說沒有聽過唐先生本人的戲,但是你肯定聽過豫東唐門的紅臉戲,為豫劇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代表劇目更是不勝枚舉如《取滎陽》(即《火燒紀信》)、《闖幽州》、《碰碑》、《串龍珠》、《白玉杯》、《刀劈楊藩》等多達100多部,在赴省匯演時,率領門下弟子以《楊河堂》為開炮戲,被業內專家譽為“一炮崩出仨紅臉”。試問這樣的藝術家如果不稱王開派,哪個還夠資格?
(一)體現了唐門紅臉流派的包容性和兼收並蓄。門相對於派,門更具有包含性和寬鬆性,而派更具有內斂性和模仿性,唐先生教育學生從來都是因材施教,更是希望門下弟子推陳出現,鼓勵借鑑不同劇種和其他曲藝形式的精華,例如楊啟超先生就在自己的唱腔中借鑑了山東梆子“竇派”唱腔藝術特點,朱勤堂先生半說半唱的演唱風格也吸收了“河南墜子”的一些東西等等。
(二)體現了唐門紅臉流派唱腔的開放性。唐玉成先生門下弟子和傳人頗多,但唱腔風格卻各不相同,大本嗓、夾本嗓和二本嗓等唱腔風格都有,聽唐門唱腔如同身至百花園,看到的是百花齊放,而不是一枝獨秀。這一點和各個豫劇流派均不相同,其他流派傳人都是在學習乃師的基礎上,繼承發展。
(三)體現了唐門紅臉流派唱腔的影響性。豫東唐門戲曲藝術不僅僅涉及到紅臉(老生)行當,對其他行當都有較大的影響。對豫東紅臉行當的影響無需贅述,因為豫東紅臉已經達到和將要達到“無生不唐”的局面。我主要說說對其他行當的影響,對於唐先生的藝術特點剛才各位老師都已經說了很多,不再贅語。豫東的旦角行當和小生也深受其影響,例如豫東調旦角代表劇目《界牌關》,其唱腔風格就吸收了唐門的藝術特點,以至於聽過《界牌關》的,大家一致認為有“豫東紅臉風格”,這一點豫東著名武生李國范和豫東名旦陳玉英可以佐證;豫劇“黑頭大王”李斯忠先生在紀念唐玉成先生誕辰95周年演唱會曾說:“我的唱腔學習了唐老師的很多東西特別是偷字閃板和襯字嵌字”,並當場演唱豫劇《鍘美案》選段加以佐證。
(四)目前有兩個唐派不利於觀眾和戲迷的區分,容易混淆視聽;更可笑的是有的人還認為唐玉成先生和唐喜成先生是哥倆的,其實單論年齡而言,唐喜成先生和唐玉成先生的徒弟年齡相仿。無論是藝術成就還是影響地位均是唐(喜成)派所不能及的。
(二)唱詞過於粗俗(非通俗之美俗,多粗俗、庸俗),水詞過多。存在錯字訛字,以訛傳訛,有些字詞甚至連演員自己都搞不清楚;存在湊韻湊字現象,有些句子甚至都不通順;3.存在水詞泛濫的現象,有些唱詞在多個劇目中反覆使用,使觀眾感覺味同嚼蠟。
(三)演員自身藝術素養有待提高。有些演員對人物把握不到位,沒有吃透劇情,靠好嗓子一腔遮百醜,而不懂得如何演人物。
(四)官方宣傳力度不夠。豫劇紅臉王本身就是河南的名牌,如何整合現有的紅臉資源走向市場化是一個值得探討和期待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