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壽帶鳥

紅腹壽帶鳥

紅腹壽帶鳥(學名:Terpsiphone rufiventer):體長約20厘米,體重16.5克。雄鳥有中央尾羽,總長30-32厘米。這是一種二態性物種,雄鳥和雌鳥在外觀上具有不同的特徵。雄鳥有聳起的羽冠和長尾巴,雌鳥的顏色往往比雄鳥更黯淡,缺乏拖曳的長尾。 兩者都有一個有光澤的黑色頭部,身體的其餘部分是紅栗色,帶有黑色翼條紋。

主要棲息於初級和次級的低地和山地森林,草原條塊森林,沿海地帶的灌木叢。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於非洲中部各國。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腹壽帶鳥
  • 拉丁學名:Terpsiphone rufiventer
  • 別稱:黑頭壽帶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亞目鳴禽亞目
  • 鶲科
  • 壽帶鳥屬
  • :紅腹壽帶鳥
  • 亞種:10亞種 
  • 英文名稱:Red-bellied 
  • .:Paradise-flycatcher
  • 英文名稱:Black-headed 
  • .:Paradise-Flycatcher
  • 英文名稱:Red-bellied 
  • .:Paradise Flycatcher
  • 英文名稱:Black-headed 
  • .:Paradise-flycatch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紅腹壽帶鳥是一種小鳥,通常體長約20厘米。雄鳥頭體長18-21厘米(總長30-32厘米,包括中央尾羽,但可變),體重16.5克。這是一種二態性物種,雄鳥和雌鳥在外觀上具有不同的特徵。雄鳥有長尾巴,是身體長度的兩倍。雌鳥的顏色往往比雄鳥更黯淡,缺乏拖曳的長尾。 兩者都有一個有光澤的黑色頭部,有聳起的羽冠。鳥喙寬,在末端略微鉤,中等灰藍色。身體的其餘部分是紅栗色,帶有黑色翼條紋。雄鳥亞成鳥看起來非常像雌鳥,但有黑色的喉嚨和藍眼圈。年輕的雄鳥體羽紅褐色,尾巴短。它們在第二年或第三年會長出長尾。成年雄鳥上體為明亮的紅褐色。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非洲西部和中部的濕潤低地森林,包括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也出沒於林緣疏林、溝谷和溪流附近的闊葉林。

生活習性

有研究認為該物種在其非洲分布範圍內遷徙,但對這些遷徙模式知之甚少。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時而在枝間飛翔,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飛行緩慢,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常從棲息的樹枝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偶爾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時長尾高舉。鳴聲高吭、洪亮,鳴叫時羽冠聳立。繁殖期間領域性甚強,一旦有別的鳥侵入,立刻加以驅趕,直到趕走為止。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種類主要有甲蟲、金龜甲、劍虻、蟬、粉蝶、蛾類幼蟲、蝗蟲、螽斯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也會吃很少量的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哥拉、貝寧、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比瑞亞、馬里、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和尚比亞。
紅腹壽帶鳥分布圖紅腹壽帶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該物種是一夫一妻制,並且認為雌鳥選擇具有最長尾巴的雄鳥。在距離地面1-3米的樹枝上建巢,巢呈深杯狀,通常建在樹枝上的枝杈上。這對夫婦具有非常強的領地意識,它們以積極地捍衛自己的巢穴,不容忍入侵者。它們可以靠近另一對築巢,並協助保護它們的巢區免受掠奪者和入侵者的攻擊。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每個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圓錐形,結構相當精緻,巢外壁以植物花序、苔蘚、羽毛、棉花和蛛網編織而成,內壁由細草根、草葉、草莖、樹皮纖維和苔蘚構成。每窩產卵3-5枚,卵為橢圓形或梨形,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的為乳白色或灰黃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有的為駝灰色、具栗色斑點。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在雌鳥離巢期向亦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15±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1-12天的餵養,幼鳥即可離巢。

亞種分化

紅腹壽帶鳥(10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紅腹壽帶鳥坦尚尼亞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emini
Reichenow, 1893
2
紅腹壽帶鳥貝寧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fagani
Bannerman, 1921
3
紅腹壽帶鳥安哥拉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ignea
Reichenow, 1901
4
紅腹壽帶鳥安諾本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mayombe
Chapin, 1932
5
紅腹壽帶鳥喀麥隆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neumanni
Stresemann, 1924
6
紅腹壽帶鳥獅子山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nigriceps
Hartlaub, 1855
7
紅腹壽帶鳥指名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rufiventer
Swainson, 1837
8
紅腹壽帶鳥中非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schubotzi
Reichenow, 1911
9
紅腹壽帶鳥烏干達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somereni
Chapin, 1948
10
紅腹壽帶鳥比奧科亞種
Terpsiphone rufiventer tricolor
Fraser, 1843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