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羅畲族村

紅羅畲族村

紅羅畲族村,是深汕合作區海豐縣鵝埠鎮唯一的少數民族聚集地,有畲族人口57戶262人,聚居在羅裙山腳,保留著畲族的傳統習俗。同時也是國家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被深汕合作區列為鄉村振興八大示範村之一,將按照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的目標來培育打造。

紅羅是畲族語言保存較好的地方,全世界能講沒摻雜外來語畲語人數不超過1000人,紅羅畲村占近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羅畲族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鵝埠鎮
  • 主要成就: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簡介,歷史沿革,民族語言,民族文化,信仰習俗,婚娶習俗,狩獵習俗,村內活動,道路設施,所獲榮譽,

簡介

紅羅畲族村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鵝埠鎮西北面,是汕尾市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於明末清初徒自鄰縣歸善(今惠陽惠東一帶),世居鵝埠羅裙山,保存了最原始的畲族語言、民族風情、節慶習俗,流傳著民間故事,記錄了畲族先民的生活。

歷史沿革

紅羅村祖先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惠陽畲族五姓人口分居時,從多祝遷入鵝埠鎮羅裙山嶂背村居住的。據紅羅村民回憶,1929年4月,在羅裙山一帶鬧革命的紅四師離開海豐縣時,紅軍首長徐向前看到羅裙山開滿了杜鵑花,如火如荼,漫山遍野通紅一片,象徵著紅色的烈火遍地燃起,於是將畲族村命名為“紅羅村”。從此以後,“紅羅村”的村名就這樣叫開了。

民族語言

紅羅是畲族語言保存較好的地方,全世界能講沒摻雜外來語畲語人數不超過1000人,紅羅畲村占近1/3。
紅羅畲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字,但有本民族語言——畲語,紅羅畲族村民村內使用畲語,對外以福佬話、客家話、占米話等漢民族方言溝通。
紅羅村在保存和使用本族語言方面都非常成功,因此把紅羅村定位為畲語的主要發音點。中西裕樹花了大量的時間整理出了6000多單詞的海豐畲語。他認為當代中國“只有住在廣東的海豐、惠東、博羅、增城等縣市的約一千畲族人保留了原有的民族語言——畲語;其他地區的畲族人已經放棄了原先來源於苗瑤語的畲語,而使用很接近於漢語方言的語言。
由於這種代表畲族文化精闢的語言較為獨特、且在世界上使用人口少,因而引起國內及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被他們視為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師從北京大學中文系王福堂教授的日本學者中西裕樹博士,曾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到鵝埠紅羅村進行瀕危語言的調查活動,編寫了《畲語海豐方言基本辭彙集》一書在國際學術界發表,引起轟動。

民族文化

信仰習俗

紅羅畲族保留了大量傳統習俗,尤以三月三長桌飯為人所熟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村民都要進行民間祭祀、服飾展示、歌舞表演、篝火晚會、畲族長桌飯等特色民俗活動。
畲族的圖騰習俗,源於其始祖盤瓠(俗稱狗頭王)的神話故事。相傳盤瓠是遠古高辛帝身邊的一隻金毛神犬,潛入敵營刺死入侵的犬戎王,並將犬戎王頭銜走獻給高辛帝,後與其三女兒金天公主結為夫妻。後遷入深山叢林,生下五子五女結為五對夫妻,傳下藍、盆、雷、盤、黎五姓子孫。據紅羅村老人口述:其中遷至海豐的畲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為紀念始祖狗頭王,繪其畫像,每屆農曆正月初八的狗王誕(即雞公王生),是最為隆重的節日。
是日清早,全村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各家各戶披紅掛彩,宰豬羊,殺雞鵝,釀酒蒸糕,聚集在祖祠內或村前的廣場上,祭祀狗頭王。並請惠東縣多祝山區的畲族巫師(俗謂師公)主祭,舉行“妝頒”的祭拜儀式。巫師戴道帽,穿白長衣,著道士鞋,頭裹紅布,左手握方印(印文“太上老君”),右手提鈴刀(即橢圓形短劍長35厘米,中闊0.05厘米,刀柄尾有直徑40厘米的圓圈,圈內穿入9個小圓環)。祭拜時,巫師搖著鈴刀率全村人口進場。祖祠內掛起披著紅布的祖圖像,巫師在案桌點燃香燭祈禱後,邊誦畲語經咒,邊手舞足蹈作示法狀。畲族長老率領全村老小向著祭品跪拜,祈求“雞公王”庇佑合境平安,狩獵告捷,然後一齊到村前廣場上跳起“雞公舞”,青年男女藉以互訴情愫,以定終身。
紅羅畲族村
畲族服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