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巨蜥體長依分布區域而互有差異,全長超過150公分,一般在1公尺以下。鼻孔較接近吻部,體色以暗褐色或黑色為主,並布有黃或白色斑點。舌頭為黑色,腹部顏色較為明亮,但無顯著花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樹巨蜥
- 拉丁學名:Varanus indicus
- 界:動物界
- 科:巨蜥科
- 分布區域:澳洲北部,索羅門群島,加羅林群島,馬歇爾群島
命名,分布,食物,繁殖,與人類的關係,生活習性,
命名
紅樹巨蜥由法國爬行動物學家佛朗索瓦·瑪利·多丹危充謎(François Marie Daudin)首次描述於1802年。 當時的正模標本是安汶島上發現的一隻未成年紅樹巨蜥,後來這一標本在巴黎的博物館中失蹤。多丹給出的學名是Tupinambis indicus,此名稱沿用七十五年後才被現名取代。
因為分布廣泛,紅樹巨蜥被認為是一種隱存種,其下包含至少四個姊妹種:Varanus indicus、Varanus doreanus、Varanus spinulosus和Varanus jobiensis。
分布
紅樹巨蜥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到摩鹿加群島、索羅門群島、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的太平洋地糊她兆背區。生活在沿河、紅樹林或湖泊邊的潮濕叢林裡。在這上千個島嶼中,其個體差異,如大小、圖案以及鱗片形狀也不盡相同。 日本在20世紀前期也將其引入。 一些爬行動物學家認為紅樹巨蜥之所以分布如此廣妹詢恥泛是寒舉因為玻里尼西亞人給他們提供了充足肉食的緣故。但也有學者認為紅樹巨蜥只能是與人類存在食物上的競爭關係,而且實際上並不嗜肉。
食物
南馬里亞納群島的紅樹巨蜥食譜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原因是其傳統食物正在減少。 關島的紅樹巨蜥會以鼩鼱為食, 但因為棕樹蛇入侵關島而造成鼩鼱數量減少,紅樹巨蜥因此轉而以無脊椎生物為食,也會去翻人類的垃圾箱。 它也是關島上少數幾種可以對棕樹蛇構成威脅的生物之一。
繁殖
紅樹巨蜥缺乏明顯的兩態性,只有關島上的雄性紅樹巨蜥被報導體型是雌性的三倍。 雄性會為了爭鬥配偶而爭鬥。交配時雄性會在騎到雌性背上之後用下巴摩擦雌性的頭部和身體前端。 交配時雄性和雌性可能會進行360度旋轉,雄性一直保持上位。
交配後,雌性會產下2至12枚卵,卵的長度約為求兆束芝3.5-5厘米(1.4-2.0英寸)。卵為白色、呈橢圓形,七至八個月後幼年紅樹巨蜥就會孵出。 現已有成功的人工繁殖記錄。
與人類的關係
1930年代,紅樹巨蜥被引入到一些太平洋島嶼上。 日本在二戰之前也開始引入紅樹巨蜥以消滅鼠害,但後來失控,紅樹巨蜥開始襲擊當地的鶏舍。 美軍抵達時當地人還向之求助以消滅過多的紅樹巨蜥,而美方給出的意見是引入劇毒的海蟾蜍。 雖然紅樹巨蜥的數量得到了控制,但是鼠害又再度頻發。 帛琉群島也因同樣的緣故引入了海蟾蜍,但紅樹巨蜥的大量死亡導致當地的椰子害蟲猖獗起來。
其皮可以用來製造磁鼓頭, 雖然這種貿易規模較小,但仍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過度利用。 更多的地方只是將其當做食物,或者因其危害家養動物而將之捕殺。 關島當地有一種傳統食物是用紅樹巨蜥的肉製成的。
紅樹巨蜥常見於動物園中,有時也被當成寵物來貿易。其性警覺而且被馴服後容易控制。 家養環境下可活20年以上。
生活習性
棲息於紅樹林、海岸邊的草原或雨林等近水區域,也有部分區域的個體生活於離水較遠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