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兩棲動物受精方式屬體外
受精,受精
卵在水中
發育成
幼體。幼體用
鰓呼吸,在發育過程中經過變態,成為成體後,一般在陸地上生活,用
皮膚及肺呼吸,但以肺為主。兩棲類皮膚光滑無
鱗,富於
粘液腺,經常保持皮膚濕潤,利於呼吸。眼球角膜呈凸形,適於陸生,
耳朵結構略呈複雜機制,已有中耳,可感受
聲波,並可通過
耳咽管平衡
鼓膜內外壓力,嗅覺尚不完善,但已具味覺感受器。兩棲類通過身體的保護色來防禦敵人,或通過分泌毒液。
分布
除了南極和格陵蘭島以外的任何地區大多都有兩棲爬行動物,大部分生活在潮濕溫暖的熱帶、亞熱帶。它們變溫動物,藉助外界來維持及調節溫度,所以在極冷的冬季會出現冬眠現象。絕大多數爬行兩棲類是有益的,主要是消滅農田害蟲,也可做藥用或食用。
三種兩棲動物
有腿有尾的兩棲動物是
蠑螈和水螈,它們多數約12厘米長,最大的長達170厘米。蠑螈通常長著4條腿,短小的身體和一條尾巴,大多數顏色鮮艷。有些蠑螈一生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陸地上,只是生命初始階段在水中。還有生活在樹上的蠑螈和生活在地洞裡的蠑螈。
無尾兩棲動物是
青蛙和
蟾蜍。最小的青蛙長大後只有12毫米長,最大的可達1米多長。它們通常有用於跳躍的長長的後腿、短小的身體和大大的頭。蟾蜍多數時間在陸地生活。幾乎在任何有淡水的地方就能找到青蛙和蟾蜍,它們種類繁多,許多顏色非常鮮艷。
沒腿的兩棲動物叫
蚓螈。它們身體長尾巴短,皮膚分成節,看上去有點像蚯蚓。它們通常在濕土中挖洞,厚厚的頭骨有助於在地下穿行。蚓螈的大小從15厘米長到130多厘米長不等,只生活在炎熱、潮濕的熱帶氣候中。但有一種蚓螈生活在溪中。
《兩棲爬行動物學》書籍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內容涉及兩棲爬行動物的區系與分類、形態學、
生理學、
生態學、
保護生物學等方面。可供大專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一、區系與分類
我國蛙科一新種——
海南琴蛙(兩棲綱:無尾目)
中國蛙科一新紀錄:
茅索水蛙青海高原沙蜥(Phrynocephalus)分類、系統發生:基於mtDNA基因的研究
廣西兩棲動物四種新紀錄
廣東
御景峰國家森林公園兩棲爬行動物資源調查與評價
貢嘎山地區兩棲動物多樣性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特點
四川
角蟾科(Mcgophryidac)一新種——王朗齒突蟾(兩棲綱:無尾目)
我國角蟾科(Mcgophryidac)一新種——
抱龍角蟾(兩棲綱:無尾目)
二、形態學
烏龜生長及個體大小兩性異形
山瑞鱉各期體重與背甲長及背甲寬的關係
中華大蟾蜍成體的兩性異形和配偶的形態相關性
兩種蜥蜴卵和孵出幼體特徵的比較
貴州省貴陽市蝘蜓體型大小的兩性差異及地區特點
變色樹蜥精子的超微結構
擬髭蟾亞科精子形態量度比較
三、生理學
烏梢蛇卵內物質和能量利用及剩餘卵黃對幼體生長的作用
溫度對
荒漠沙蜥下丘腦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反應的影響
低溫條件下黑龍江林蛙肝臟蛋白的適應性變化
印度蜓蜥尾自切的能量代價
哈爾濱地區
花背蟾蜍冬眠前後幾項形態生理係數的研究
壁虎嗅覺與其誘發行為的研究和進展
三種蛇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免疫組織化學定位與比較
實驗室條件下
新疆岩蜥與
長鬣蜥靜止代謝率的比較研究
四、生態學
青海沙蜥攝食後選擇高體溫——生理狀態影響體溫調節設定點
蛇島蝮蛇(GloydiusshedaoensisZhao)2005-2006期間的種群密度調查
棘胸蛙的兩性異形和雌性繁殖特徵
實驗條件下紫外線對
崑嵛林蛙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
攝食狀態和繁殖對白條草蜥儲能的影響
外源維生素C和冷應激對烏龜(Chinemyreeveri)幼龜生長、組織維生素C含量及皮膚
羥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大樹蛙繁殖行為的研究
西藏山溪鯢康樂縣種群資源分布與生態習性初探
銅、鎘及其複合污染對蟾蜍蝌蚪酯酶同工酶的影響
三唑磷對
鎮海林蛙(Ranazhenhai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對生長的影響
草原蜥(Trapelussanguinolentus)的年齡劃分及生態學觀察
五氯酚致花背蟾蜍(Buforaddei)血細胞微核、核異常及肝、腎細胞DNA損傷的研究
五、保護生物學
平胸龜在海南島的地理分布調查
金頭閉殼龜棲息地環境調查與保護研究
六、綜述
有尾兩棲類繁殖生態學研究進展
小鯢屬染色體研究進展
蛇毒中的
神經毒素棘腹蛙資源保護研究進展
兩棲動物的晶狀體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