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頭菌

紅星頭菌

紅星頭菌(Aseroë rubra),又名紅星頭鬼筆,是澳大利亞很普遍的擔子菌門真菌,其特徵是帶有腐肉的臭味及像海葵外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星頭菌
  • 拉丁學名:Aseroë rubra
  • 別稱:紅星頭鬼筆
  • :真菌界
  •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亞門傘菌亞門 Agaricomycotina
  •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 亞綱:鬼筆亞綱 Phallomycetidae
  • 鬼筆目 Phallales
  • 鬼筆科 Phallaceae
  • :星頭鬼筆屬Aseroë
  • :紅星頭菌 A. rubra
真菌學史,生活環境,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真菌學史

紅星頭菌是最早被描述的澳大利亞本地真菌,是於1800年法國植物學家Jacques Labillardière在塔斯曼尼亞南部採集。其學名是取自古希臘文及拉丁文,意思是“討厭的汁液”及“紅色”。它是屬於鬼筆科,但有些學者則將它分類在籠頭菌科中。

生活環境

紅星頭菌可以在長滿草及布滿覆蓋物的地方生長。它的外型像一顆紅星,有白色的莖。它會吸引蒼蠅來幫助散布孢子

形態特徵

紅星頭菌最初呈一個白色的蛋狀,直徑3厘米,空心的白莖從中生長,其上有紅色的“觸手”伸出,並可以生長達10厘米高。成熟後的紅星頭菌呈紅星狀,共有6-10個長3.5厘米兩裂的觸手。紅星頭菌的表面由深橄欖褐色的造孢組織所覆蓋,帶有腐肉的氣味。底部有杯狀的菌托,是最初蛋狀結構的殘餘物。

分布範圍

紅星頭菌在澳大利亞廣泛分布,由昆士蘭東南部經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在太平洋彼岸的群島亦有其蹤跡。紅星頭菌是腐生生物,可以在木屑或覆蓋物上生長。
紅星頭菌似乎跟隨了園林或土壤製品運送至世界各地。英國裘園於1829年就有紀錄紅星頭菌在澳大利亞入口的土壤中生長,及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亦有出現。
另外,世界動植物衛生組織發現的紅星頭菌,在高棉於2010年被記載過,但至今未有任何資料介紹它的成長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