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鄉(四川省南江縣紅岩鄉)

紅岩鄉(四川省南江縣紅岩鄉)

紅岩鄉位於南江縣東北部。東靠通江縣鐵廠鄉;南抵關路、關田鄉;西與趕場鎮接壤;北與趕場鎮相鄰。地跨北緯32°2l′50″—32°27′10″,東經106°58′30″一107°03′40″。幅員面積49.99平方千米。轄黑岩、石莊、雙寨、雲光、鞍坪、紅寨6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現有1912人(2017)。鄉政府原駐黑岩塘,1982年搬到中寺坎,距南江縣城39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岩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南江縣
  • 面積:49.99平方千米 
  • 人口:1912人(2017) 
基本情況,歷史沿革,社會事業,經濟發展,基礎設施,主要目標,

基本情況

紅岩鄉地域東西窄,南北寬。地勢北高南低。岩層向南傾斜,成單斜構造。南部為淺切割低山,其餘地區為淺至中等切割中山。中山區灰岩廣布,地表多落溝、石芽、漏斗、落水洞等。主要山峰雲光山,系米倉山支脈,海拔2032.9米。周家溝、袁家河發源於北部山地,平行南流出境。河床深切,比降大;注入明水,天旱無水流。全鄉地域遼闊,人煙稀少,住居分散。每平方公里平均擁有人口61人;雲光村僅18人。山高坡陡,荒山禿嶺多;土地瘠薄,田少地多;水源匱乏,旱情多;十年九災,水土流失嚴重。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交通閉塞,文化落後,信息不靈,至今仍是國家級特困鄉。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紅岩鄉
紅岩鄉資源豐富。境內有無煙煤,儲量上100萬噸;石膏儲量500萬噸;石灰石遍地都是。森林覆蓋率80%以上,樹木以柏樹、馬尾松、青槓樹為主;雲光山有成片樺木分布。野生動物有金錢豹、獐子、錦雞、羚羊、猴子、野豬、黑熊、刺蝟等。有天麻、杜仲、麝香等名貴藥材。

歷史沿革

紅岩,原名黑岩塘。因地處埡口,岩石呈黑色得名。1960年更名為紅岩。清代屬崇清鄉地,置黑岩場。民國元年(1911年)廢鄉約制,劃區轄場。黑岩場劃規第二區團練辦事處(區置趕場溪)。1933年1月,紅四方面軍解放了黑岩,在黑岩塘置蘇維埃,隸屬官祿區蘇維埃。1935年3月,紅軍撤離川陝蘇區,國民黨恢復統治,劃屬官祿聯保辦事處轄。1944年劃屬官溪鄉地。解放前夕,屬偽官溪鄉第八、九保地。1949年12月重獲解放。解放初期,在官溪鄉“解放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征糧、清匪和民主建政工作。1951年廢舊鄉保甲制,結合減租減押、清匪反霸,建立村政權。同年4月,劃屬官祿鄉轄。1952午1月,結合土改,調整鄉村規模,析官祿鄉地置黑岩鄉人民政府。轄石莊子(石莊)、小馬驛(雙寨)、周家溝(雲光)、黑岩塘(黑岩)、天池子(鞍坪)、岳家灣(紅寨)六個村。1955年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23個。1957年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9月,成立黑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由第八區(趕場區公所)管轄。2001年5月,撤趕場區公所,屬趕場片區管轄。2005年4月,行政區劃調整,保留紅岩鄉。
紅岩鄉屬三類鄉。行政編制9個,工勤置1編制個。內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兼社會事業辦。民政、計生掛牌設定。事業編制7個。

社會事業

文教事業。解放前夕,僅有黑岩塘1所國民學校和3所私塾,學生近70人。現有鄉國小1所,村小6所,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324人(1--5年級)。除石莊村外,其餘全系公辦私營。全鄉基本實現普及義務教育。
衛生事業,從無到有。鄉有衛生院,村有合作醫療站,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
計畫生育工作不斷加強。2004年出生人口23人,出生率為7.4‰;死亡14人,死亡率為4.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9‰。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全鄉緊緊圍繞”山頂戴帽子(植樹),山腰舞裙子(銀花),山下糧袋子”的發展思路,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銀花、核桃、向日葵等經濟作物的同時,加大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科技投入和新品種的推廣,特別是水稻兩段育秧和玉米的育苗移栽。2004年全鄉糧食生產總量為1518噸,人均占有糧食506公斤,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532萬元,人平純收人為1291元。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觀。鄉道公路從無到有。趕紅公路途經趕場鎮的鹿角埡、中江、齊坪沿紅岩鄉鞍坪、紅寨邊緣至鄉,全長17公里。邱(溪壩)紅(岩鄉)公路途經趕場鎮白馬、關路鄉星火、紅岩鄉紅寨村邊緣到鄉,全長12公里。
村道路公路實現零的突破。紅寨村村道路起於邱紅路途中周家拐至岳家灣,全長5.3公里。黑岩村村道路從鄉政府至黑岩塘,全長1.1公里。石莊村村道路正在修建中。
全鄉2003底實現村村通電。因用戶線路長,電損大,高額電價居高不下。32%的農戶使用衛星接收機,可收看到中央、省市電視節目。
通訊事業。部分村社可接收到聯通信號。聯通用戶占總農戶的8%。

主要目標

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施“科教興農、科技立鄉”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開發利用好紅岩鄉生態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草場、山林優勢,把紅岩建設成為綠色經濟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抓好現有的南江黃羊、銀花、核桃、向日葵等優勢產業,培育好後續產業,保證農民增收。進一步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如洋芋加工、玉米的就地轉化。同時,根據山區玉米、薯類產量大的特點,發展壯大商品化畜牧業,以提高糧食轉化的附加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繼續實施植樹造林,停耕還林,荒山造林工程。依託煤炭、石膏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帶動二、三產業發展,促進全鄉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加強水利、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加大對教育、衛生的投入。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爭取實現:鄉公路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家家電燈亮,戶戶通訊暢,潔淨水入廚,生活達小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