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寫實動物形玉器

紅山文化寫實動物形玉器

紅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中最早被認識的一種文化,因1935年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遺址的發掘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山文化寫實動物形玉器
  • 定義: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一種文化
  • 種類:玉鴞、玉鵠、玉龜、玉魚、玉蟬等
  • 功用:作為通神的法器,死後隨之入葬
簡介,種類,玉鴞,玉龜,玉魚,玉蟬,功用,內涵,

簡介

該文化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的一個數據經校正約為公元前3500年。玉器,在紅山文化豐富的遺存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紅山文化玉器種類豐富,琢制精美,代表了西遼河流域史前時期玉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其作為中國史前時期一個獨立的玉器系統,與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玉器並稱中國玉文化一南一北兩大源泉。紅山文化玉器的造型與先前的興隆窪文化時期相比,一改那種簡約、單調的風格而趨於豐富多彩。各種造型主要是在來源實物的基礎上,趨於寫實略有誇張地進行表現。根據目前掌握的考古資料,紅山文化玉器造型大體可分為幾何形、工具形、人物形、抽象動物形、寫實動物形等五種。其中,幾何形玉器中的一部分造型可能是源於紅山先民們對天、地、雲、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的認識,多以矩形、圓形、圓柱形等形狀為基本造型。這類玉器有玉璧、連璧、箍形器、方緣圓孔器、勾雲形玉佩、玦等;其餘部分應源自裝飾題材,即環、珠、鐲、管、曲面牌飾等。工具形玉器則來源於先民的生產生活,皆為對同類日常實用工具的仿造,如斧、錛、棒、勾形器等。人物形玉器可能是先民們對所崇拜的祖先偶像或巫師形象的摹造,這種器類有人面形玉飾、玉人等。抽象動物形玉器的造型來源大致有兩類,一類由幾何造型與寫實動物造型結合而成,如玉豬龍(包括勾龍)、龍首璜形器、豬首三孔形器等;一類是將動物造型經高度抽象誇張創作而成,如帶齒獸(鳥)面形玉佩、“丫”形玉獸面等。寫實動物形玉器則是對自然界的生物諸如飛禽、走獸、水生物、蟲類的基本如實模仿,這類玉器主要有玉鴞、玉鵠、玉龜(鱉)、玉魚、玉蟬等。

種類

玉鴞

紅山文化的寫實動物形玉器中,以玉鴞者數最眾,主要出自內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遼寧阜新胡頭溝墓地、阜新福興地鄉、喀左東山嘴遺址、朝陽牛河梁遺址等處。根據玉鴞的整體形狀和對各構成部分表現的精細程度,紅山文化玉鴞可劃分為兩個類型:
A型 形象雕琢具體,雙翅及尾翼表面以粗淺凹槽或凸弦紋表現翅羽。根據有無爪,又可細分為兩個亞型。
Aa型,並列作攀附狀雙爪。玉鴞,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採集。高6.1厘米,寬6厘米,厚1.8厘米。黃綠色,質地瑩潤細膩,光澤度較高。圓頭隱起,雙短耳呈鈍尖狀外凸,耳下淺浮雕圓眼,喙部較短,尖端鈍圓。雙翅及尾平展,表面以數道隱起弦紋表示翅羽紋,線條簡練,尾部上端飾三角形紋。胸腹略鼓,下有作攀附狀的雙爪,爪部外凸明顯,上裝飾短陰線。背面平整,有三組交叉隧孔。
Ab型,無爪。玉鴞,遼寧喀左東山嘴遺址採集。高2.5厘米,寬2.8厘米,厚0.4厘米。玉質分為兩層,表層為綠松石質,較薄,底層為黑色石皮。呈扁平體展翅形,頭部凸出,尾翼舒張,無爪。以淺細的陰刻線紋琢出目、耳、喙等部,雙翅、尾翼上的羽毛用數道淺凹槽狀的“瓦溝紋”表示。背面橫鑽一組隧孔。玉鴞,遼寧阜新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長3.1厘米。淡綠色玉,表面有大片黃白色沁痕。作正面展翅狀,頭部外凸,近似三角形,圓尖狀雙耳豎起。翅膀較窄,略內收,扇形尾,以寬淺的陰線琢出翅尾表面的羽紋。背面斜鑽一隧孔。
B型,形象極為概括,表面光素無紋。玉鴞,阜新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高3.7厘米,寬4.05厘米。淡綠色玉質,表面大部分泛有白色間黑褐色沁斑。頭部凸出,頭頂部隱約可見減地突出的雙目。作展翅狀,平肩,雙翅兩側亦較平直,尾端向外略有弧度。器表光素無紋。背面上部橫穿一隧孔。玉鵠,朝陽牛河梁遺址第十六地點4號墓出土。長19.5厘米,高12.5厘米,厚1.2厘米。淡綠色玉質,局部沁蝕為白色。整器為板塊狀,尺寸較大。鵠作伏臥回顧狀,長頸彎曲,圓凸眼較大,高冠,疣鼻,扁喙帶鉤。雙翅內收,尾翼下耷,爪部隱露,翅羽紋的層次感較強。背面有四組對鑽隧孔。

玉龜

玉龜(鱉)的出土地主要集中於阜新胡頭溝墓地、朝陽牛河梁遺址等處。此期玉龜數量較多,造型各異,依據形制不同可分為兩型:
A型,龜之首、足、尾皆作縮入體內狀,沒有雕出,呈龜殼形。如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一號冢21號墓出土的一件玉龜,高2.7厘米,背長5.3厘米,寬4.1厘米。淡綠色。整器為龜殼狀,平面近橢圓形,龜背隆起,上起三道棱脊,並琢出規整的龜背紋。龜之頭、足、尾皆作蜷縮於龜甲內狀,造型逼真。龜背與腹之間琢有楔形槽。
B型,首、尾、四肢明顯外伸,殼甲較扁,表面無紋,從造型判斷應定名為玉鱉更加恰當。如牛河梁遺址第五地點一號冢1號墓出土的一件,長9厘米,寬7厘米,厚1.9厘米。黃綠色玉,有雜質和沁痕。頭部呈三角形,眼部微凸,頸部、四肢、尾部皆琢出,體形圓滿,背部之平面近橢圓形,略隆起,腹部平直。表面光素無紋。精細逼真,栩栩如生。阜新胡頭溝墓地1號墓出土的一件亦屬此類型,長4.8厘米,寬2.8厘米,厚0.5厘米。淡綠色玉質,表面局部沁成黃褐色。頭部近三角形,頸部前伸,以概括的稜線表示目和口。四足為弧狀略凸,作收縮爬行狀,短尖尾,背部近圓形。通體光素無紋,體較窄。腹部正中以剔地雕出一道連貫首尾的凸脊,其下對鑽一組隧孔,用作穿系之用。

玉魚

紅山文化玉魚的出土地點僅見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與阜新胡頭溝墓地兩處。所見者之造型皆極其概括,只具備魚之輪廓特徵。可分為兩個類型:
A型,整體呈扁圓錐體。那斯台遺址出土有一件,長4.3厘米。蔥白色玉質。扁圓錐體,雙目對透成孔,口部呈凹坑狀,頸部有一周陰刻弦紋,應為魚鰓。左側有一條溝痕,右側為兩條,當作魚鰭,尾端漸收為鈍尖形。琢制不甚規整。
B型,扁平體。如胡頭溝墓地3號墓出土的一對綠松石魚。兩件質料、形制基本相同。長2.5~2.7厘米。質地表皮為綠松石,背層為黑色石皮。整體呈扁片狀,圓頭,拱背,翹尾,腹下凸出一鰭,尾部上翹,頭部鑽一孔為目。

玉蟬

紅山文化玉蟬的考古出土器有五件,皆出自內蒙古巴林右旗境內,有那斯台、寶力格兩處。五件整體形制相近。如那斯台遺址採集的,長7.3厘米,寬3.1厘米,厚2.6厘米。黃綠色,兩端沁為紅褐色。略呈圓柱體,頂部為橢圓形,較為平整,圓眼略外凸,口微張,雙乳凸狀觸角,較短。腹部內收,上腹部以一組減地凸起回字紋表示雙翼,下腹部飾以兩道凸弦紋,下部光素無紋,尾部上翹,呈尖圓形。兩側有對穿圓孔。

功用

紅山文化寫實動物形玉器上大多鑽有一到數個直孔或隧孔,以使其可以直接穿繩懸佩或綴縫於衣物之上。但因出土時大多置於墓主人身體的重要位置,如頭、腹、胸部或握在手中,且同類玉器常成對出現,表明這些玉器所具有功能應與玉珠、玉管、玉鴞等物不同,並非出自裝飾目的。故推測寫實動物形玉器應與用作禮儀、祭祀的玉豬龍、箍形器、勾雲形玉佩等功用接近,作為通神的法器,死後隨之入葬。

內涵

紅山文化玉器絕大多數出自紅山文化晚期遺存,此期農業經濟地位重要。受所處特定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條件影響,乾旱成為困擾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在科技極其不發達的五千餘年前,先民只能向天神祈禱以保佑風調雨順、農業豐收。而鳥類能夠翱翔於天空之上,被先民視為有通天達地的本領,甚至在一些“鳥通日”的傳說中,還被代指為太陽。尤其是鴞、鵠等大型禽鳥類動物,威武雄健,飛行高度和距離皆十分出色。從玉鴞、玉鵠的造型上分析,其雙翅亦得到了極大的突出和誇張。可見人們希冀這些溝通天地的使者能把對神的禱告傳至上天,實現人與神的溝通,以求得天神的庇佑。另外鴞具有夜視功能,常於夜間出沒,具有一定神秘感,加之其以捕鼠為食,對農業有利,這對處於步入農耕階段的紅山文化居民具有很大的幫助,因而他們將“鴞”視為吉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