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塔社區居委會

紅塔社區居委會位於玉溪市紅塔區中心城區,成立於2011年9月,從葫田社區中分離出來,東起撫仙路,南臨星雲路,西接東風南路,北至紅塔大道,占地面積0.4平方公里,轄區總戶數3031戶,常駐人口10200人,其中流動人口1000餘人,總人口11000餘人,有駐社區單位 23個,有社區幹部8人(社區兩委5人,其中1人兼職,有社區專乾3人)、新農村指導員1人,衛生監督員1人,總計10人,分八個居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紅塔社區居委會
  • 地理位置:位於玉溪市紅塔區中心城區
  • 面積:0.4平方公里
  • 人口:11000餘人
簡介,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簡介

紅塔社區主要以單位生活區為主,其中最大的單位和生活區是紅塔集團生活區,人口為10000餘人;行政單位有區財政局及其生活區;商住小區有金信花園,改制企業小區有食品廠、華瑞集團小區兩個。轄區有黨員有1000餘人,現組織關係在紅塔社區黨員有24人。因服務的對象和主體是紅塔集團的員工以及家屬,故取名為紅塔社區,喻為“心繫紅塔,服務紅塔,共享和諧”。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3031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3031戶通電,有300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3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0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0.00畝(其中:田0.00畝,地0.00畝),人均耕地0.00畝,主要種植0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無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二、三產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399.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餐飲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31戶,共鄉村人口11000人,其中男性7000人,女性4000人。其中農業人口0人,勞動力3000人。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0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0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為解決改制小區(食品廠小區)——無人管小區工作,社區幹部多次深入住戶家中,對食品廠小區安全、衛生工作徵求意見,並反覆研究和做工作,幫助制定小區方案,積極引導能儘快將小區業主委員會建立起來,確實維護小區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另外,組織社區幹部、小區聯繫人進行衛生大清理工作,清理垃圾兩車,為其協調了兩隻垃圾桶,積極協調高新區環衛站免費幫助清運垃圾,並在樓道口貼上了衛生警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無,中學生就讀到無。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00人,中學生200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404.00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9.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協調處理轄區的熱點,難點問題困難大,制約了社區開展工作的進度。表現為:(1)協調和整合轄區資源在共駐共建共享上困難較大。如:組織開展活動無場地等;(2)轄區改制小區(無人管)—食品廠生活區安全、衛生是長期以來老大難問題;歷史問題,金信花園小區與原金信物業公司問題還在進一步協商解決中;(3)CDEF區小區管理問題;1、煙廠C、D、E、F區人口多,是我轄區內最大的住宅小區,居住人口所占比例大,每棟都有單元門,走訪入戶調查困難較大。
同時,因山水佳園建成,我轄區內大部分人都已搬至山水佳園,原居住在我轄區的房子有的已經變賣,有的已經出租,給我們的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2、社區辦公場所和活動地點受限,許多工作和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因此,許多會議以及室內活動無法正常開展,或只能租用另行考慮,更沒有條件建立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棋牌室、舞蹈室、健身室等活動場所。 3、社區空巢老人眾多,無人照料。本社區有14位空巢老人,我們在入戶調查走訪的過程中了解到,有些空巢老人兒女對其生活幾乎不管不問,只是偶爾去看望一下老人。甚至有一位空巢老人到我社區尋求幫助,老人告訴我們她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在昆明工作,兒子在玉溪工作,老人是自己租房子獨自一人居住,其兒子就和老人居住在同一小區,但對老人不聞不問,幾乎不去看望老人,讓老人倍感心寒。還有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維權意識淡薄,對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不了解,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還有較大部分老年人不知道老年保健補助是什麼,對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不了解,未得到享受應。有的符合補助條件,但因補助金額少,還要出具證明而不願意辦理。 4、經濟條件有限,相關的經費投入不足。我社區屬於新建社區,2011年下半年才成立,辦公地點有限,經費緊缺,沒有足夠的相應的條件做到實實在在的幫助更多的困難人群,只能從精神上對他們進行開導和安撫。 5、社區開展科普、文化、宣傳進小組、進小區、進家庭,建和諧小區、樓院、家庭,還有較大困難。努力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急民眾所急,想民眾所想,多做好事,多辦實事,開展更多的為民、便民、利民服務還有待於繼續加強和完善,有待於加強對基層幹部學習和實踐,進一步提高服務技能,增強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才能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