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紅額鸚鵡是一種外表艷麗的鳥類。它們的身體呈綠色;胸部、腹部和尾部覆羽為黃綠色;前額、頭頂處的條狀羽毛呈紅色;背部下方兩側帶有紅色羽毛;外側飛行尾羽為藍紫色。
外形特徵
紅額鸚鵡依照不同亞種,體長26到32厘米、體重50-113克不等。鳥體為綠色;胸部、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黃綠色;前額、頭頂、眼睛後方延伸的條狀羽毛均為紅色;背部下方兩側也帶有紅色羽毛;外側飛行羽藍紫色;鳥喙淺藍灰色,尖端黑色;虹膜紅色。
雌鳥頭部的紅羽較少;
虹膜為紅棕色,尾巴較短。
棲息環境
紅額鸚鵡棲息於紐西蘭所有不同高度的森林,尤其是面積廣泛的林區;灌木叢、草地、森林邊緣地帶、在小島上延著海岸的地區等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主要棲息在小島的森林及周圍小島內的開闊灌木叢與草地上,偏好在森林邊緣地帶與開闊的地區活動。
生活習性
在繁殖季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大部分在樹頂或是樹木在外側的枝幹上聚集;平時大多在靠近地面或是地面上覓食;對鳥通常整年都會離群獨居,但也經常和其他同伴組成小群體;在春季會聚集在島上的小水坑處,共同分享僅有的水源,一起飲用或是洗澡等。偶爾也會前往鄰近的小島上覓食,對人類相當友善,可以近距離接近;當覓食的時候會彼此發出清柔的交談聲,飛行的時候則會發出比較尖銳的鳴叫。
紅額鸚鵡的鳴叫聲聽起來很像羊的叫聲,在紐西蘭,它們的數量已不多,紐西蘭周圍海島的數量比紐西蘭本島多,繁殖期外的時間常常成對或一小群在樹上或灌木叢中活動,經常在地上或靠近地上的地方覓食,有時群集在有泉水或水塘旁飲水洗浴。
主要以樹葉、植物嫩芽、花朵、花蜜、水果、漿果、大量的昆蟲、動物剩下來的殘渣或是屍體;有時候會撿食些小碎石塊。同時在沿海地區也會覓食海藻、貽貝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紐西蘭和近海島嶼,包括三皇島,一些豪拉基海灣島嶼,卡皮蒂島,斯圖爾特島及其周圍島嶼,查塔姆群島,圈套映群島,奧克蘭群島,諾福克島(澳大利亞領土自治)。在豪勳爵島和麥格理群島已滅絕。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主要在10至12月,但全年均可繁殖,築巢於樹洞中,在樹木較稀少的紐西蘭鄰近島嶼的族群在
樹洞不足的情況下會築巢在岩石裂縫與地洞內,一窩約產5枚卵;在歐洲移民還未到達紐西蘭時,它的數量很多,現在有些亞種的數量只剩數千隻甚至數百隻,而如今世界上的數量可能超過一萬五千隻,但常與
黃額鸚鵡混種,所以有部分不是純種的紅額鸚鵡。
人工飼養卵生繁殖,成功率很高,約5個月即有生殖能力,但建議在完全成熟時(約1歲大時)再讓它們繁殖,一對成熟的成鳥通常繁殖的欲望很高,全年都可繁殖,一年可生好幾窩,一窩可產4-9枚卵枚,通常為5枚,孵化期19-20天,羽毛長成約35天,在幼鳥尚未離巢時,雌鳥可能繼續生第2窩甚至第3窩,不建議連續不停的繁殖,如果發生最好將幼鳥抓出巢手養 ,以減輕親鳥的負擔。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1.
| |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novaezelandiae
|
2.
| |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cyanurus
|
3.
| |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saisseti
|
4.
| |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hochsteteri
|
5.
| |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chathamensis
|
6.
| | Cyanoramphus novaezelandiae cooki
|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瀕危(EN)。
飼養方法
紅額鸚鵡飼養難度不高,價位合理,並有著安靜穩定的性格,是不錯的
寵物鳥選擇,也是成對飼養繁殖的不錯鳥種,建議非繁殖期可提供較寬敞的籠舍來供其活動,餵食上與一般澳大利亞
長尾鸚鵡相去不遠,日常的混合種子餵食與定期蔬果提供。
可以用飼養
虎皮鸚鵡的種子食物,水果和綠色食物飼餵紅額鸚鵡。紅額鸚鵡有時也吃糧食中的蠕蟲,當它們在育雛期間更是如此。紅額鸚鵡體質強壯,可養在室外。要保持鳥舍地面的乾燥、清潔,因為紅額鸚鵡常像小鸛那樣在地上刨食,所以不清潔的地面會使它們容易感染上
蛔蟲。
紅額鸚鵡在市面上的價格較低,也有一些變種,除了合理的價位,安靜與容易繁殖也是它們的優點,可惜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幼鳥也有此情形;它們不太怕人,很快的就能信任主人,共有6種亞種,市面上已有多種變種-
黃化、派落等。
在歐洲移民還未到達紐西蘭時,它的數量很多,現在有些亞種的數量只剩數千隻甚至數百隻,而世界上的數量可能超過一萬五千隻,但常與黃額鸚鵡(Yellow-frontedKakariki)混種,所以有部分不是純種的紅額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