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紅尾黑鳳頭鸚鵡是一種大型
鸚鵡。依
亞種與性別不同,體長約60-65厘米,體重615-900克 。兩性異形。性別可輕易的由外表判斷。
雄鳥鳥體羽毛黑色,尾部為鮮紅色。頭頂部有一個長的頂冠,從前額開始,覆蓋了大部分的頭頂部。鳥喙深灰色。
雌鳥體型略小,有黑褐色的羽毛,頭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許多美麗的黃色或桔黃色斑點與橫紋,尾羽會呈條狀分明的桔色,與雄鳥尾部是一片鮮紅色不同,尾巴下部是精細的黃色。
雌鳥的喙部是肉色,
幼鳥與雌鳥相似,亞成鳥翅膀下也會有黃色羽毛,背後有不同程度的黃色斑點,胸部有黃色羽毛分布。直到4歲左右達到性成熟。隨著它們越來越接近成熟的年齡,年輕的雄鳥會長出重建的紅色羽毛,而逐漸取代原來的黃色羽毛。
由於地理差異具有五個
亞種,主要根據其鳥喙的大小來區分。中部亞種的鳥喙比其他的紅尾黑鳳頭鸚鵡的要小,和其他亞種的鳥喙非常相似,但它們的翅膀更長更尖。雌性和幼鳥有更多的斑點和明亮的黃色條紋。在北澳亞種的個體中,鳥喙大。雌鳥和幼鳥體側有淺黃色條紋而不是橙色。南部亞種是5個亞種中體型最小的,雌鳥下體有鮮明的條紋和奶油色的鳥喙。
棲息環境
紅尾黑鳳頭鸚鵡適應各種各樣的棲息地,草原、茂密的熱帶森林、樹木繁茂的相思樹和
桉樹地區。棲息與築巢都愛在靠近水源地的樹林中,尤其是桉樹林,在傍晚入夜時分常大叫,特是在有月光的夜晚,有時與
葵花鳳頭鸚鵡一起在農作物園區內覓食,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尤其是花生田與玉米田。
生活習性
喜歡選擇靠近木麻黃樹的四周作為生殖和覓食的活動範圍。有區域性
遷徙,北方的族群有季節性遷徙的行為,通常在較潮濕的季節(約11-4月)會往內陸遷移,南方的族群則是依食物充足與否而有遷徙的行為,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一小群聚集活動,但有時也會大量聚集數百隻,常和
白尾黑鳳頭鸚鵡與
黃尾黑鳳頭鸚鵡相遇,但不會聚集在一塊,在森林區時只在樹上覓食,喝水時才會到地面上,在開闊地區或農作物區時則經常在地面上覓食,特別喜歡木麻黃樹的種子,有時候也吃一些桉樹種子,或是一些從腐樹木上捉來的昆蟲和其幼蟲為食。生性吵雜。假如整群受到驚擾會集體飛到鄰近的樹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洲各地,昆士蘭的東部及北部和其鄰近的小島(包括約克角半島,整個半島除了最北的頂點地區,剩下的整個半島都有分布)、新南韋爾斯的北部有少量的分布、北省的北部及南部、南澳大利亞的北部及西澳大利亞的東北部與西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因地方而不同,在澳大利亞西南部一般從5月到9月,其他地區通常從12月到2月。選擇大樹的洞築巢,同一個樹洞可連續用數年,巢具有1到2米的深度,直徑在25至50厘米,洞巢底部往往墊滿了小木屑。一窩通常1枚卵,偶爾2枚,孵化期約 28天,只由雌鳥孵蛋,如果2枚卵皆孵出,較晚孵出的幼鳥常被親鳥忽略而死亡,幼鳥孵出後,雌鳥會待在巢中3個星期,雄鳥一天會餵食雌鳥2次,雛鳥約3個月後羽毛長成。
人工繁殖鳥非常少,在國際上的繁殖業者與鸚鵡養殖皆很少見,新引進的紅尾黑鳳頭鸚鵡在適應環境後會非常健壯,剛開始的飲食改變可能導致一時的飲食適應不良,需要大的鳥舍,過小的籠子或籠舍會使它們沮喪與失去活力,對於過於潮濕與寒冷的環境敏感,提供新鮮樹枝供其啃咬。
由於籠養數量非常少,相關資料不甚完整,須提供他們夠大的籠舍,將巢箱安置於最高的陰暗處,最好能提供一些築巢用的小樹枝、稻草、樹葉等材料,一窩約產1-2枚卵,常有沒受精的蛋,孵化期約28-30天,約3個月左右羽毛長成。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1
| |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banksii
| Latham, 1790 |
2 | |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graptogyne | Schodde, Saunders & Homberger, 1989 |
3
| |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macrorhynchus
| Gould, 1843 |
4
| |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naso
| Gould, 1837 |
5
| | Calyptorhynchus banksii samueli | Mathews, 1917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