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信息

紀檢監察信息

紀檢監察信息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某種載體的傳遞而獲得的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方面的情況等。

客觀事物運動、變化及其相互聯繫都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反映和表現,這些反映和表現就是信息,它是客觀事物運動、變化及其相互聯繫的最新反映。具體地講,信息是人們通過一定的載體獲得的新知識、新情況、新經驗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檢監察信息
  • 分類:綜合性、調研性、經驗性
  • 獲得信息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方面
  • 部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
種類,特點,政治性,政策性,全局性,典型性,超前性,保密性,負面性,篇幅短小,主題精練,言簡意賅,作用,主題,材料,結構,導語,主體,結尾,寫作,質量與上報,

種類

信息分類的方法不盡相同。對於紀檢監察信息來講,多是從內容上來劃分的,一般可以分為綜合性信息、調研性信息、經驗性信息、負面信息、動態性信息,預測性信息等。

特點

政治性

主要包括鮮明的政治立場、準確的政治觀點和正確的政治方向。

政策性

突出表現在宣傳黨的政策,並為深入落實黨的政策反饋情況、提出意見、建議,以利於政策的修訂和完善。

全局性

它涉及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各個方面,必須從黨的工作全局、全方位反饋,為黨委、紀委中心工作服務。

典型性

抓典型是各級黨委、紀委一貫堅持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正面典型和經驗可以指導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反面典型和問題可以幫助黨委、紀委及時採取措施修正決策失誤和偏差。

超前性

它收集、加工、傳遞應在決策實施以前,抓住傾向性、苗頭性問題。

保密性

必須堅持保密原則,堅決不給腐敗分子以可乘之機。

負面性

紀檢監察工作中經常涉及案件、民眾上訪以及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和突發性事件,帶有負面色彩的問題,這是區別於其他信息的重要特徵之一。

篇幅短小

少則幾十字,長的不過數百字。

主題精練

主題精練,深刻而有高度。

言簡意賅

開門見山,語句通俗易懂。

作用

1.領導決策的參謀助手作用。
2.對政策落實和工作部署情況的監測作用。
3.對社情民意的反饋作用,成為各級領導掌握下情和大局趨勢的“晴雨表”。
4.對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的超前預測作用,成為領導處理問題的“預警器”。

主題

紀檢監察信息的主題就是指紀檢監察信息的中心思想。信息的主題是信息的靈魂,信息材料的取捨、結構安排、語詞使用,都要圍繞表達信息主題的需要。一般來講,信息與機關公文對主題的要求是一致的,一則信息只有一個主題,即主題的單一性。
主題的形成
紀檢監察信息主題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從掌握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提煉而成,另一種是以上級黨委、紀委工作要點和領導要求為依據,確定需要信息的主題,再圍繞這一主題收集材料。如上級黨委、紀委年度或半年工作安排,信息需求要點等。
確定主題的要求
一要新。即觀點明確、角度新穎。對於已有的觀點,如果緊密結合上級要求,選擇一個新的角度來確定主題,信息就會煥發新的生命力,價值就會更高。即便是一些老材料,在原有觀點的基礎上選擇新角度,也能挖掘出好信息。
二要深。就是深刻、典型,有高度。就象實彈射擊,光“上靶”不行,還要力求正中“靶心”。也就是說不能浮於工作的表面,要挖掘深層次的內容。
三要準。觀點不準確,信息寫得再精彩,也不能算是好信息。

材料

信息材料就是信息中列舉的事實或數據。信息材料是形成信息主題的基礎,是表達主題的支柱。動筆之前,主題觀點靠材料形成;行文之中,主題觀點靠材料表現。只有掌握信息材料的收集方法,才能寫出好的信息。
信息材料的收集方法
⑴綜合法。
就是將膚淺、零碎的信息材料進行分析、提煉,然後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用綜合法收集整理的信息可以達到由偏到全、由零到整、由粗到精的效果。綜合法常常能反映出某一情況和問題的普遍性。採用這種方法編寫的信息,便於領導掌握面上的情況和帶有規律性、普遍性的東西。
⑵追蹤法。
即以事件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或工作落實的各個階段為線索,追蹤收集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情況。如上級作出重大決策以後,及時收集反饋傳達貫徹的作法、步驟、落實的措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進行連續反映。
⑶調研法。
這種收集材料的方法有較強的目的性,一是按照上級或領導要求,確定專題開展調查研究,目的在於發現典型、總結典型經驗,指導推動工作。二是針對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目的在於找出問題的根源和癥結,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調查研究中獲得的材料一般不能直接用於編輯信息,而要對素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加工,抓住事物的本質。
⑷逆向思維法。
就是當某項活動處在高潮時,或某個問題被大多數人肯定或否定時,如果一名信息工作人員能夠冷靜下來,讓思維不受從眾效應的影響,從問題的另一方面進行思考,分析一下有無偏差,或存在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的問題,往往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⑸會議收集法。
每個會議都包含大量的信息,通過參加各種會議及閱讀會議檔案材料,可以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線索。
⑹機遇引發法。
信息材料的篩選方法
篩選是對大量的原始信息進行鑑別和選擇,剔除那些無用的、重複的、沒有價值的信息,增強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利用率。
一是定性、定量分析。就是對信息材料中列舉的問題和事實的性質進行分析,首先,要確定哪些內容是屬於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和紀檢監察工作範疇的,明確哪些內容是上級機關和領導最為關注的,哪些是當前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其次,要確定哪些材料屬於綜合性材料、典型性材料、調研性材料,哪些問題屬於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再次,要確定哪些材料適合上報,哪些材料適合下發等等。
二是對比分析。就是結合上級機關和領導的需求,對信息材料所反映的同一類工作、同一類問題的典型性、代表性、指導性、覆蓋面、時效性等進行分析,確定哪些材料可優先選用、哪些材料具有決策價值。
三是點面結合分析。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舉一反三”,分析信息材料是否具有普遍性、增強廣度;是否具有特殊性,增強深度。通過分析,防止就事論事、泛泛而談,使表達的觀點有理有據,無懈可擊。
篩選中一要圍繞信息的主題選擇材料;二要選擇典型的材料;三要選擇真實、準確的材料;四要選擇新穎生動的材料。
現實生活中,某些偶然現象,比如一句話、一件事,可以使信息工作人員對一個問題的思考和認識發生突破。機遇引發是偶然的,但其中存在著必然的因素。信息人員要養成思考問題的習慣,掌握情況越多,機遇也就越多,隨時都會發現有用的信息。
收集信息材料應注意的“六忌”:
一忌捕風捉影,道聽途說;二忌主觀偏面,以偏概全;三忌蛇過打棒,雨晴打傘;四忌零打碎敲,東拼西揍;五忌隨機無向,盲目提供;六忌雷同重複,缺乏新意。
信息材料的加工提煉
加工提煉是在篩選的基礎上對信息材料進行深加工的過程,也是形成完整信息的過程。一是要對信息的內容進行加工提煉。二是對信息文字和篇幅進行加工提煉。

結構

紀檢監察信息的結構一般是由導語、主體(背景)、結尾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常採用的是一種“倒金字塔”式的結構,即把重要的事放在第一段,次要的放在第二段,再次要的放在最後。不同類型的紀檢監察信息有著不同的基本結構,不是每篇信息都具有這幾部分,有的動態性信息或較短的信息,用題目代替導語,也有的信息導語與主體沒有明顯分開,背景也往往不獨立成為一部分。

導語

紀檢監察信息的導語就是在信息開頭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即用最簡要的語句說明全文的目的或結論,揭示主題思想,“立片言以居要”,喚起讀者的注意。
紀檢監察信息導語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⑴概括式。把信息中最重要、最鮮明的事實,用概括的方法,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地寫在信息的篇首。
⑵結論式。把結論寫在開篇,作為導語,提示信息內容的意義和目的。
⑶設問式。在信息的開篇就提出問題,具體事實在後面主體部分敘述。這樣可以把信息所要解決的問題更突出、更尖銳的提到讀者面前,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深刻的思考。
⑷評論式。在導語中對信息的內容進行重點評論。有的在點名題旨以前,簡要地說明原委,交待動機,借端生由,引人入勝;有的首先判別是非,議定從違,鮮明的提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提倡什麼,批判什麼,有的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加以褒貶,不是坐而論道,而是對大家關心的問題予以正面回答。這樣的導語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⑸議論式。就是在導語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方法闡明事理,把具體的問題典型化,對信息的內容進行理性議論。這樣的導語具有指導性。
⑹對比式。一開頭就運用對比、襯托的方法,把信息所要敘述的事實觀點,鮮明地突出出來。對比材料是多方面的,包括典型事例對比、概括事實對比、數字對比、語言對比等。總之,信息的導語是多種多樣的,不管用何種形式的導語寫信息,都要根據不同的信息內容,在整個信息結構中恰如其分,自然、鮮明地為突出主題服務。

主體

主體是信息的重要部分,它在導語之後,用充分的事實材料和典型的事例把導語中所概括的內容,提出的問題或結論,加以詳盡地展開進行闡述,體現主題。
安排紀檢監察信息結構的方法主要有五種:
⑴重點表現法。就是以一個問題或一個事件,沿著一條主線寫,突出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這種結構可以用少量的文字,突出地體現主題,給人以鮮明、暢達感。
⑵時序表現法。就是按信息內容反映的問題或事件所發生的先後順序安排層次,可以使讀者了解事件發展的全過程,給予讀者鮮明的印象。
⑶因果表現法。就是按信息內容材料的內在聯繫,按因果的關係,來考慮信息主體的層次結構。
⑷並列表現法。以幾個不同的問題或幾個事件並列地表現一個主題。這種方法可以把一些表現上看來互不相關的事情或問題聯繫在一起,從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問題,統一在一個主題思想下,增大信息量,對於綜合性的信息尤為適用。
⑸分層表現法。一則信息有若干個材料,每個材料各表達一層意思,每層意思之間有輕有重,而且能排列一定的次序,表達一個中心思想,對這樣的信息採用分層表現法安排主體結構,集中體現一個主題,使該信息產生一種遞進的邏輯力量。
總之,要從每一篇信息的具體內容和表現主題思想的實際出發,合理地安排主體結構,結構形式為內容服務,不能教條地生搬硬套。

結尾

紀檢監察信息的結尾要根據內容來確定。恰當的結尾可以使信息結構完整,邏輯嚴密,進一步體現主題思想。
⑴小結性結尾。對信息反映的內容加以概括、小結,使讀者更加明確信息的目的,加深印象。
⑵指向性結尾。指明信息反映的問題,發展的趨向,引起讀者的關注。
⑶評論性結尾。對信息反映的問題加以評論,表明立場、觀點,幫助讀者儘快把握信息的本質,特別是反映問題或預測性信息,在結尾時進行評論,強調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寫作

一、動態性信息寫作
動態性信息是指反映某項工作、活動或事件發生、發展和變化客觀情況的信息。它是最常見的一類信息。
動態性信息與其他信息相比,具有客觀真實、講究時效、廣泛多樣、初級加工的特徵。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際來看,紀檢監察動態性信息可分為四種類型:會議動態信息、工作動態信息、社會動態信息和思想動態信息。
動態性信息的寫作必須尊重事實、善於捕捉、快寫快報、簡明扼要。
二、負面信息寫作
負面信息,也稱問題性信息,是指反映本地區、本單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信息。
負面信息具有滯後性、階段性、時效性特徵。
負面信息是客觀存在的,是領導決策不可缺少的參考資料。所以,如實地向上級領導機關反映下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善於把握全局,敢於暴露矛盾,剖析問題實質,報真情說實話,增強報送負面信息的針對性、可用性,這是各級紀檢監察信息工作部門的重要職責。
此外,報送負面信息還必須講究工作方法和信息處理藝術,切實保證負面信息的質量。一要專題專報,觀點明確。二要弄清情況,吃透實質。三要適度把握定性定量。定量分析要避免誇張式虛報。定性分析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四要巧選角度,講究藝術。五要信息反饋務求深入。
三、調研性信息寫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可以說,沒有調查就沒有信息的編寫權、反映權。經過深入系統調查研究得來的信息,這就是調研性信息。 調研性信息是在掌握初步情況的基礎上,對其進一步追蹤、深化,形成的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高層次信息。它要求對情況有全面的反映,對問題有透徹的分析與判斷,對工作有精確和恰當的對策與建議。其寫作上一是要反映的事物和問題要具有典型性;二是調查的情況要客觀;三是調查的內容要有思想性;四是提出的對策建議要有實用性。
四、經驗性信息寫作
經驗性信息是指反映人們的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對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做法、經驗的信息。正確理解經驗性信息的含義應把握三點:一是經驗性信息來源於實踐,但高於實踐。它不是對實踐活動的簡單素描,而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探索,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提示。二是經驗性信息要全面、系統、準確地反映事物的概貌。無論是反映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全面工作經驗,還是反映某一單項工作的經驗,都要力求做到相對完整。這是經驗性信息區別於其它信息的重要標誌之一。三是對實際工作有指導、啟迪和借鑑作用。這是經驗性信息的核心,也是目的所在。一條經驗性信息的質量好壞、價值高低,關鍵在於它的指導作用。
經驗性信息按其用途可分為指導性經驗信息、啟發性經驗信息、創造性經驗信息三類。經驗性信息不僅要注重總結經驗,更要重視啟發他人、指導工作,因此寫作上有一定難度。要采編好經驗性信息,首先要求信息工作者本身應具備較高的政治、業務素質,既要吃透上級精神,又要掌握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進展情況,要了解面上情況,善於積累,勤于思考。其次,經驗性信息必須如實反映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因此,必須交待情況、述說做法、反映效果,從事實中引出道理,從個別中闡明規律。在撰寫過程中應努力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深入挖掘上下功夫,搞好深度加工,切忌淺嘗輒止;要選好角度,突出特色。二是要在精細加工提煉上下功夫,要有新穎的主題,精煉的文字。三是要注重典型導向。
五、突發性信息寫作
突發性信息也叫緊急信息,是指反映人們事前未有預測、具有較大偶然性的各類突然發生的重大緊急情況的信息。如重大自然災害、重要的社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傷亡事故、嚴重違法違紀案件等。突發性信息歷來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的信息。也是信息工作人員應重點收集、報送的信息。
六、綜合性信息寫作
綜合性信息,是指將獲取的各種初級信息按照需求和內在聯繫,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綜合處理,歸納整理形成的全面、準確反映某一特定事物全貌的系統性信息。

質量與上報

一、紀檢監察信息的質量
隨著形勢的發展、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任務越來越繁重、越來越艱巨,紀檢監察信息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領導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衡量和評價信息質量高低主要有三個標準:
一是進入領導決策的程度;二是服務層次的針對性;三是產生效應的廣泛性。
提高信息質量應做到“六抓”:
一要抓“深”,就是對信息主題的提煉要深,通過提煉、加工、整理成為具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及時為決策提供服務。二要抓“實”,就是說信息反映要實。在編寫有關信息,特別是負面信息中,要注意透過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牢牢抓住問題實質,一箭中的。三要抓“準”,就是說信息的主題要扣準,要真實客觀地勾勒出事物的本來面貌。四要抓“廣”,就是說信息的視野和信息的作用範圍要廣。從事信息工作不能僅局限於紀檢監察系統,必須不斷拓寬視野和渠道,全面獲取各方情況,注意加強同其他系統內部的聯繫、交流和協作,各展所長,優勢互補。五要抓“快”,就是說信息的反饋要快。“快”是對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信息的價值所在。在實際工作中,從事紀檢監察信息工作的同志要注意快采、快寫、快傳。六要抓“精”,就是說信息文字要精煉。編寫每一則信息,從標題到文字表述都要進行認真推敲,反覆修改,努力講求文法、修辭、層次和邏輯,直到達到要求和滿意為止。
二、紀檢監察信息的上報
上報信息,關鍵是要注意選好題,即要選擇好上報信息的內容;要區分信息的適用性,關注工作的發展性和時效性,突出工作中心,抓住領導的關注點;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關係,服從上級需求與突出地方特色的關係、正面與負面的關係等。
凡是上報的信息,一般都要經過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審閱和把關,只有那些內容重要或領導關注的情況才會被送到領導手中,或用於決策,或用以指導工作。因此,上報信息應特別注意:一是報送上級領導需要的信息;二是報送本單位需要讓上級領導知道的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