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謬(一)》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糾謬(一)
- 作者:汪康年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糾謬(一)》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糾謬(一)》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贛路公司向上海興業積聚銀公司借款一事,郵傳部之不肯核准,為防流弊起見,宜其如此也。乃初十日《國民公報》載有贛人反對鐵路部辦一則,前月十六日...
糾謬,拼音是jiū miù,漢語詞語,意思是糾正謬誤。解釋 糾正謬誤。出處 《書·冏命》:“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後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蔡沉集傳:“繩,直;糾,正也。”《新唐書·王元感傳》:“所撰《糾謬》、《振滯》、《繩愆》等凡數十百篇。”明·無名...
繩愆糾謬(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是一則漢語成語,成語最早出自於《書·冏命》。“繩愆糾謬”指舉發錯誤,糾正過失;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含褒義。成語出處 《書·冏命》:“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後有位之士,匡其不及,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成語故事 義興有個年輕人名叫周處...
繩愆糾繆,漢語成語,拼音是shéng qiān jiū miù,意思是指改正過失,糾正錯誤。成語解釋 改正過失,糾正錯誤。同“繩愆糾謬”。成語出處 《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十二年》:“上曰:‘貞觀之前,從聯經營天下,玄齡之功也。貞觀以來,繩愆糾繆,魏徵之功也。”《明史·本紀第八 仁宗》戊戌,賜吏部尚書蹇義...
改錯糾謬 改錯糾謬是一個名詞,是改正差錯和謬誤的意思。改錯:改正錯誤。糾謬:糾正謬誤。謬,謬誤,差錯。 改錯糾謬:改正差錯和謬誤。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音朻。《說文》:繩三合也。《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註:《通俗文》云:合繩曰糾。又《博雅》:舉也。《書·囧命》:繩愆糾謬。疏:糾謂發舉其愆過。《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註:糾,舉也。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釋文》:糾察也。又...
愆謬,讀音qiān miù,漢語詞語,意思是錯誤,過失。解釋 錯誤,過失。 出處 語本《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陳政事,獻典儀,上急變,劾愆謬,總謂之奏。”《新唐書·閻立德傳》:“﹝ 用之 ﹞初為彭州參軍,嘗攝録事,一日糾愆謬...
尚書糾謬 尚書糾謬,唐王元感撰。尚書糾謬,經解類著作。唐王元感撰。10卷。時人見其異文,或嘆為“《五經》指南”,“以為儒宗”。新、舊《唐書》本傳,《新唐書·藝文志》均見著錄。後佚。
《通鑑綱目釋地糾謬》是清張庚撰考證著作。六卷,補註六卷。創作背景 明人曾作《綱目集覽》、《綱目質實》二書,所釋地理, 謬誤頗多。 張氏遂據胡三省《通鑑注》。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等書, 撰是書, 以正兩書之失。張氏一生精於史學,是書內容多有可取。版本信息 有《藏修堂叢書》本,《芋園...
《嚴氏糾謬》是馮班創作的一篇文章。作者介紹 馮班(1602一1671),字定遠,號鈍吟,江南常熟(今屬江蘇)人。明諸生,入清不仕。詩宗晚唐,與其兄馮舒評點《才調集》、《玉台新詠》,頗著時譽。有《鈍吟老人遺集》。趙執信康熙四十五年丙戌《鈍吟集序》謂此書曾由馮氏長子行賢攜之入都,深為時流鉅公驚怪,...
《匡謬正俗》是唐顏師古撰訓詁書。是書永徽二年其子符璽郎揚庭表上於朝,高宗敕錄本付秘閣。卷首載揚庭《表》,稱“藁草才半,部帙未終”,蓋猶未竟之本。又稱“謹遵先范,分為八卷,勒成一部”,則今本乃揚庭所編。宋人諸家書目多作《刊謬正俗》,或作《糾謬正俗》,蓋避太祖之諱。匡謬正俗...
讀史糾謬 《讀史糾謬》是齊魯書社1989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牛運震 。作者介紹 牛運震(1706~1758),清代學者,字階平、號真谷:本書對自《史記》至《新五代史》,其中除《北史》、《新唐書》、《舊唐書》及《舊五代史》外的每部史書之絕大多數篇目,均作了記述。
《史糾》是明代朱明鎬創作的書籍。《唐書》、《宋史》則大抵考證同異,指摘復漏。中頗沿襲裴松之《三國志注》、劉知幾《史通》、吳縝《新唐書糾謬》、司馬光《通鑑考異》之文。又如《隋書》蘭陵公主忍恥再醮,乃以身殉後夫而取冠列女,《宋史》包恢以肉刑行公田法媚賈似道,乃以源出朱子而別名道學,顯然...
《五代史記纂誤》是宋代創作的詩詞,作者是吳縝 古籍簡介 《五代史記纂誤》·(永樂大典本)四庫提要 宋吳縝撰。案周密《齊東野語》曰:“劉羲仲,道原之子也。(案道原,劉恕之字也。)道原以史學自名。羲仲世其家學,摘歐公《五代史》之訛,為《糾謬》一書以示坡公。公曰:‘往歲歐公著此書初成...
是書凡家誡二卷,正俗一卷,讀古淺說一卷,嚴氏糾謬一卷,日記一卷,誡子帖一卷,遺言一卷,《通鑑綱目》糾謬一卷,將死之鳴一卷。班著述頗多,歿後大半散佚。其猶子武,搜求遺稿,僅得九種,裒而成編。家誡多涉歷世故之言,其論明末儒者之弊,頗為深切。正俗皆論詩法讀古淺說多評詩文,日記多說...
後世對《新唐書》進行糾謬、辨證的著作頗多,舉其要者有:(1)吳縝《新唐書糾謬》,20卷,分20門,凡400餘事,宋元佑四年(1089年)成書,紹聖四年(1097年)上於朝廷。(2)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20卷,專攻《新唐書》列傳缺點。(3)王若虛《新唐書辨》,3卷,見《滹南遺老集》。(4)陳黃中《新...
後世對《新唐書》進行糾謬、辨證的著作頗多,舉其要者有:(1)吳縝《新唐書糾謬》,20卷,分20門,凡400餘事,宋元祐四年(1089)成書,紹聖四年(1097)上於朝廷。(2)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20卷,專攻《新唐書》列傳缺點。(3)王若虛《新唐書辨》,3卷,見《滹南遺老集》。(4)陳黃中《新唐書...
吳縝《糾謬》謂縉未嘗歷蜀州及常侍,為說甚辯。今考《舊書》,縉為鳳翔尹,先加工部侍郎,後除常侍。縝雲並未嘗為常侍,似失考。而由蜀州遷常侍,則斷乎不可信。 何恨倚山木,吟詩秋葉黃。蟬聲集古寺,鳥影度寒塘。風物悲遊子,登臨憶侍郎。老夫貪佛日,隨意宿僧房。 (首句陡然而起。言我亦何所愁...
其著作還有:《君臣論》、《負暄策》、《毛詩辨疑》、《春秋考異》、《左傳發揮》、《新唐書糾謬》、《得閒文集》、《待試詞學》、《千一策》、《南征北伐編年》、《南北事類》及《醫學方書》等近200卷,均被收入國家藏書處。出版圖書 歷史評價 對其為人卻褒貶不一。褒之者說:“起知嚴州,去貪吏、恤...
羲仲世其家學,摘歐公《五代史》之訛,為《糾謬》一書以示坡公。公曰:‘往歲歐公著此書初成,荊公謂余曰:“歐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非也。子盍為之乎?”余固辭不敢當。夫為史者網羅千百載之事,其間豈無小得失耶?余所以不敢當荊公之託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於其後耳。翻譯 ...
吳縝,字廷珍,四川成都人,北宋史學家。曾知蜀州(今崇慶縣)。著有《新唐書糾謬》《五代史纂誤》。其《新唐書糾謬》20卷,對《新唐書》指證錯誤多達400餘條,在中國史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簡介 吳縝,字廷珍,四川成都人,北宋史學家,生卒年不詳。曾知蜀州(今崇慶縣)。著有《新唐書糾謬》《五代史...
梁華東,南京曉莊學 院副教授。人物簡介 專 業:歷史地理學 專業技術職務:副教授 研究方向:歷史人文地理、旅遊文化 所教主要課程:歷史地理學、旅遊文化、中國旅遊地理、客源國概況等。主要成就 1、《新唐書·地理志》糾謬一則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 1998年03期 (獨立完成)。2、丹陽郡、縣沿革小考 《...
鑒於此書自明代以來在士子中甚為流行,錢謙益等明末及清代學者又攻之不遺餘力,以致出現了專門批駁此書的《嚴氏糾謬》。作品評價 明代高儒《百川書志》:《滄浪詩話》一類,宋苕溪嚴羽儀卿著。列詩辯、詩體、詩法、詩評、詩證,定詩宗旨,正變得失,議論痛快,識高格當。明代胡應麟《詩藪》:嚴氏以禪喻詩,...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又《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注》繩,猶度也。《史記·樂書注》王肅曰:繩,法也。...
《鈍吟雜録鄭堂札記》是2017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班、何焯 評、楊海崢、韋胤宗。內容簡介 《鈍吟雜録》是馮班去世後由其子侄整理的一部馮班的論學雜記。含《家誡》二卷,《正俗》一卷,《讀古淺說》一卷,《嚴氏糾謬》一卷,《日記》一卷,《誡子帖》一卷,《遺言》一卷,《通鑑綱目糾謬》一...
傳》刪削失實,同時指出宋代吳縝《新唐書糾謬》因不明唐代制度而致誤。距離唐代時間較近的吳縝沒能解決的問題,反而由千餘年後的王鳴盛解決,恐怕不盡關乎個人能力問題,主要是有沒有甘願辛勞、嘉惠後學的意識。這種理性精神值得後人景仰。王鳴盛史學 王鳴盛史學的理性意識,在代表作《十七史商榷》一書得到反映。王鳴盛...
昔周之太僕①,繩愆糾謬;秦之御史,職主文法②;漢置中丞,總司③按劾;故位在鷙擊,砥礪④其氣,必使筆端振風,簡上凝霜者也⑤。觀孔光之奏董賢⑥,則實其奸回;路粹⑦之奏孔融,則誣其釁惡:名儒之與險士⑧,固殊⑨心焉。若夫傅鹹勁直,而按辭⑩堅深;劉隗切正,而劾文闊略 :各其志也。後之彈...
生平喜治史,對《新唐書》糾謬補註,未付梓。人物生平 唐景崇(1844—1914)字春卿。灌陽人。清同治六年(1867)舉人,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後授編修,由侍讀四遷至內閣學士。光緒二十年(1894)授廣東鄉試正考官,次年任會試考官,二十三年升禮部右侍郎。二十六年丁母憂回籍,正值廣西遊勇、會黨起事,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