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與進化植物學(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系統與進化植物學
- 外文名: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
- 所屬學科:植物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定義建立在植物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胚胎學、孢粉學、植物化學、生態學、古植物學等學科基礎上的一門綜合...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式樣、形成和變化,重建植物的系統發育,揭示生物進化的過程和機制;同時面向中國國家戰略需求,研究重要資源植物的特徵變異和遺傳背景,尤其是關鍵性狀形成的進化和發育...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最有基礎、積累最多、最具優勢和重點發展的學科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結構植物學實驗室、細胞學實驗室、生化實驗室、分子實驗室、生物信息室和溫室等一系列...
《被子植物系統發育與進化(修訂版)》是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D.索爾蒂斯(Douglas Soltis)。內容簡介 《被子植物系統發育與進化(修訂版)》全面回顧了被子植物的主要演化趨勢,將分子系統發育學與形態學、植物化學、...
⑵生理學研究植物功能,與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學密切相關。⑶生態學研究生物與環境間的互動作用,在某些方面與生理學相近。⑷系統學研究植物的鑑定和分類。特別分支 此外,還有些特別分支,如細菌學、真菌學、藻類學、苔蘚植物學、蕨類植物...
《植物系統學》是201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Michael G. Simpson。內容簡介 《植物系統學(原著第2版)(全彩色)》第二版仍可作為陸地植物形態學、進化和分類學入門的基礎教材,是對大學高年級和研究生一年級水平植物系統學專業...
《綠絨蒿屬(Meconopsis Vig.)的系統學研究》是楊福生為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科研成果 項目摘要 物種界定及物種系統發育關係的重建是系統與進化植物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綠絨蒿屬植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區...
系統植物學 phylogenetic botany又稱“植物系統學”。研究植物間的親緣關係,建立植物界自然系統的科學。在植物分類學種的概念上堅持居群和生態學觀點,主張大種概念,淡化模式的作用。內容簡介 植物分類學(系統植物學)是植物學科中最古老...
《植物學名詞(第二版)》是2019年09月0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第二屆植物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第二版植物學名詞,內容包括:總論、系統與進化植物學、植物形態與結構植物學...
分別於1982年和1986年在南京林業大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所獲博士學位。1996年至1998年分別在美國Washington University和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進行訪問研究。現任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衛然,1985年6月出生,現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人物經歷 2008年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蕨類植物鐵角蕨亞目,如蹄蓋蕨科Athyriaceae、...
第二節 植物系統進化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節 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與進化 第四節 植物系統進化與分類的基礎知識 本章提要 思考題 第七章 植物的各大類群及其劃分 第一節 藻類植物的系統與分類 第二節 菌藻共生的地衣 第三節 苔蘚植物...
植物是人類衣、食、用、住、行原料的直接或間接來源,是維持生物圈生態平衡的重要環節。 早期人類就能分辨出他們所接觸到的植物,並給以命名。隨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把對植物的知識系統化,並且記錄下來成為植物學。以後,進一步注意到...
張劍,1982年3月出生,現任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人物經歷 2005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系獲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同年留所工作。2008至2009年、2011至2012年曾分別於德國馬普植物育種研究...
賈渝,1966年10月出生,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 1992年至今,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工作,一直從事苔蘚植物分類與區系的研究工作。苔蘚植物區系的研究工作包括,研究了福建中部地區的隴西山,雲南的...
該書總計13章,介紹了種子植物形態解剖、植物系統、種子植物分類以及植物與環境的關係等內容。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植物學(第3版)》的修訂保持了上一個版本的經典知識編排體系和形態解剖彩圖特色,兼顧各校學時安排和所處地域的差異。
本書以被子植物為主線,闡述了植物體的形態特徵、解剖結構、個體發育過程中器官的形態發生及胚胎形成特點;介紹了植物的多樣性與分類的基礎知識,植物界的系統進化,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科,以及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等內容,圖文並茂。每章...
《植物學》是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桂仿。內容簡介 本書以植物進化順序為主線,從低等到高等依次描述了藻類植物、菌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態、結構及其分類,揭示了植物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過程中...
現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瑞典Umea大學兼職副教授。 研究領域主要涉及植物群體遺傳學、進化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環境微生物學。基本信息 部門: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課題組: 基因、染色體和基因組進化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植物學》由賀學禮編著,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1日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植物學》內容涉及植物形態解剖學、植物系統分類學、植物系統發育與進化、植物生態學、植物資源利用與保護等諸多...
塔赫塔江系統和克朗奎斯特系統相似,但在較高階元上的處理比較複雜。他偏愛將一些小目和小科分出,以使每個類群的性狀和進化關係更易於掌握。塔赫他間系統至今仍有一定的影響力,使用該系統的機構有蒙特婁植物園等。塔赫塔江還提出了一個...
美麗胡枝子味苦,性平;歸肝、肺經;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肺癰、乳癰、風濕痹痛、扭傷、脫臼、骨折、便血、尿血、熱淋、小便不利、中暑等症。美麗胡枝子也可作水土保持植物、蜜源植物和觀賞植物,其嫩葉和花可食用。植物學史 ...
第二節 植物系統進化與分類的基礎知識 第三節 植物系統分類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節 被子植物的系統發育與進化 本章提要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 植物的各大類群 第一節 藻類植物 第二節 菌類植物 第三節 地衣植物門 第四節 苔蘚...
植物學史 “鐵馬鞭”一名始載於《名醫別錄》。形態特性 鐵馬鞭為豆科胡枝子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長柔毛,莖平臥,細長,長60~80(100)厘米,少分枝,匍匐地面。托葉鑽形,長約3毫米,先端漸尖;葉柄長6~15...
植物是地球生命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它不僅為人類和其它生物提供了生長發育必需的物質和能量,而且為生命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揭示植物生長、發育和進化的基本規律、及物種多樣性,有助於人類更好地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保護自然。...
結構植物學的論文分別占9%、16.5%.其研究內容涉及結構植物學的各領域,其中,描述性的研究逐步減少,而與植物的發育,系統與進化,生理生態結合的內容增多,並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發展.我國植物種質資源豐富,存在許多需要研究的植物學理論和生產...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副主任。曾任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國家植物園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人物經歷 教育履歷 1989年畢業...
《植物學報》和《植物分類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 委員、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個人簡介 部 門: 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課 題 組: 進化發育與調控基因組學責任研究組 研究領域: 進化發育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