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研究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研究》是201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明星。

基本介紹

  • 書名: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研究
  • 又名:叢書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學術書系·文庫
  • 作者:陳明星
  • ISBN:978-7-5097-7612-4
  • 頁數:364
  • 出版時間:2015-12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關鍵字:糧食生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通過系統提出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的評價體系和機制框架,並嘗試展開從中央到地方不同層面的實證研究,對不同層面的利益補償標準進行測算,同時統籌不同層面間利益補償的銜接,從而建立與發展階段相匹配、與區情相適應的利益補償機制和配套政策體系,形成運轉高效、動態調整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運行模式,在豐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理論研究的同時,為新時期確保糧食主產區持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和對策。

作者簡介

陳明星,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目錄信息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1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4
第三節 基本概念界定/17
第四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23
第二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的理論探討/28
第一節 糧食主產區空間格局的形成與演進/28
第二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的理論基礎/43
第三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理的博弈分析/53
第三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評價體系構建/63
第一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及作用機理/63
第二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評價及指標體系構建/77
第三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評價方法及評價體系運用/85
第四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政策演進及效應評價/91
第一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及相關政策實踐/91
第二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及相關政策的特徵/110
第三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評價/116
第四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於農戶的視角/126
第五章 新形勢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環境分析/138
第一節 區域發展新格局與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138
第二節 主體功能區劃與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143
第三節 農業功能拓展與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150
第四節 外資進入與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154
第五節 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與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159
第六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的國際比較與政策啟示/170
第一節 國外糧食生產利益補償的總體考察/170
第二節 國外糧食生產利益補償運行機制/175
第三節 國外糧食生產利益補償運行模式/190
第四節 國外糧食生產利益補償績效與趨勢/198
第五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國際比較的政策啟示/207
第七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設計/212
第一節 基本原則/212
第二節 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215
第三節 補償方式/216
第四節 補償標準和補償來源/230
第五節 補償優先序/234
第八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運行構想/244
第一節 總體目標/244
第二節 運行程式/249
第三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運行的實證研究——以河南省為例/252
第四節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運行的實踐考察/268
第九章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的配套政策體系構建/284
第一節 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體系/284
第二節 創新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體制/296
第三節 強化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評價/309
第四節 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法制/313
第十章 結論/319
第一節 主要觀點與結論/319
第二節 可能的創新與進一步研究的方向/331
附 錄 農戶調查問卷/334
參考文獻/339
後 記/349
圖表目錄
圖1-1 本課題研究思路展開的框架圖/24
圖2-1 1991~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品種結構變化情況/36
圖2-2 糧食主產區總體空間格局示意圖/37
圖2-3 中央與地方政府利益補償靜態博弈支付矩陣/58
圖2-4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中政府與農戶行為博弈模型/61
圖3-1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的經濟效應/64
圖3-2 農業稅減免及直接補貼效應/73
圖3-3 聚類分析流程/88
圖3-4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階段/90
圖4-1 1950~2004年全國糧食產量波動係數(年度豐歉率)變動趨勢/96
圖4-2 1978~201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及人均糧食占有量情況/96
圖4-3 1952~2012年全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情況/97
圖4-4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政策框架/100
圖4-5 糧食風險基金規模變化情況/102
圖4-6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階段/123
圖5-1 Bunge和Cargill在全球糧油網路/156
圖5-2 2006~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公共財政收入增長情況/164
圖5-3 2003~2013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規模增長情況/165
圖6-1 2007~2010年政府各類支出占GDP比例的跨國比較/172
圖6-2 1960~2002年美國農場家庭收入和全國家庭收入變動情況/173
圖6-3 1977~2002年日本職工戶與農民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動情況/174
圖7-1 糧食供應鏈運行模式示意圖/228
圖7-2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框架/229
圖7-3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優先序/236
圖7-4 基於Vroom-Yetton修正模型的農民水利建設需求表達機制/239
圖8-1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運行模式/251
表1-1 糧食的界定/18
表2-1 2011年13個糧食主產區和新疆、寧夏糧食產量及餘缺情況/33
表2-2 2003~2013年分區域糧食產量情況/34
表2-3 相關省份農業生產情況比較/35
表3-1 糧食生產直接補貼新增額與農業稅減免關係/74
表3-2 13個糧食主產區農業稅減免及糧食播種面積情況/75
表3-3 回歸分析結果/75
表3-4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評價指標體系層級/85
表4-1 中國農業投資的比例構成/94
表4-2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偏斜發展循環周期/95
表4-3 糧食風險基金資金來源的調整變化/103
表4-4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效應評價結果/117
表4-5 變數描述/118
表4-6 近似矩陣/120
表4-7 主成分得分係數矩陣/121
表4-8 最終聚類中心/121
表4-9 方差分析/122
表4-10 聚類成員/122
表4-11 調查樣本基本情況/127
表4-12 農戶對相關利益補償政策效應的認識與評價/129
表4-13 農戶轉包耕地的原因/130
表4-14 農戶對城鄉差別的認識與評價/130
表4-15 農戶對利益補償效應的評價/131
表4-16 模型中相關變數的說明/133
表4-17 變數的統計性描述/134
表4-18 Logistic回歸模型測算結果/135
表5-1 2012年各省區市人均財政收支和農民收入情況/145
表5-2 2010年我國主要糧食品種單產水平的國際比較/169
表7-1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標準綜合測定/233
表7-2 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的農民需求偏好情況/235
表8-1 2007~2012年河南省小麥畝均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245
表8-2 基於省級行政區域層面利益補償標準測算基礎數據/253
表8-3 基於省級行政區域層面的糧食生產機會成本測算/254
表8-4 基於省級行政區域層面的糧食盈虧量測算/255
表8-5 基於省級行政區域層面的耕地盈虧量折算/256
表8-6 基於省級行政區域層面的利益補償標準核算/258
表8-7 基於市級行政區域層面的利益補償標準測算基礎數據/260
表8-8 基於市級行政區域層面的糧食生產機會成本測算/261
表8-9 基於市級行政區域層面的糧食盈虧量測算/261
表8-10 基於市級行政區域層面的耕地盈虧量折算/262
表8-11 基於市級行政區域層面的利益補償標準核算/264
表8-12 基於縣級行政區域層面的利益補償標準測算基礎數據/265
表8-13 基於縣級行政區域層面的糧食生產機會成本測算/266
表8-14 基於縣級行政區域層面的糧食盈虧量測算/266
表8-15 基於縣級行政區域層面的耕地盈虧量折算/267
表8-16 基於縣級行政區域層面的利益補償標準核算/26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