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從飲食調養和經穴療養兩個大的方面,共分為上、中、下篇來為糖尿病人群和糖尿病併發症人群介紹一些飲食、經穴方法。上篇,通過簡單的圖文解說來解讀糖尿病,然後建議糖尿病患者從飲食入手,介紹科學的飲食理念,並破除飲食疑惑,同時詳細地對14種降糖營養素進行剖析;中篇,主要介紹了近百種的食材、數十種的中藥材,並進行了深度降糖分析。此外,還推薦了經典的菜譜,讓糖尿病患者吃得更放心;下篇,則主要講經穴療法,從中醫的觀點出發,從不同的經血療養手法,為糖尿病患者推薦具體的穴位操作圖解,讓糖尿病患者簡單易做。本書融合了西醫講究的營養食療觀點,也借鑑了中醫的經穴療法,改善糖尿病雙管齊下。
基本介紹
- 書名:糖尿病飲食控制與穴位調養全書
- 類型:烹飪美食與酒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3543549
- 作者:龔仆
- 出版社: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最全飲食調養和經穴療養方,教會糖尿病人群吃對不吃錯,經穴護健康。
全書介紹必需的飲食理念,詳解近100種宜吃食材,51種慎吃、忌吃食材,14種降糖中藥材,以及92道經典食譜,同時圖文詳解經穴療養方法,簡單易學、易操作。讓糖尿病人吃好,養好,更健康。
第一步:從健康的角度,教你最適合的飲食理念。
第二步:營養才是王道,詳解百種食材、中藥材,推薦經典食譜,控制血糖從這裡開始。
第三步:中醫解析糖尿病,按摩、刮痧、拔罐,教你最適合的經穴療養方。
全書介紹必需的飲食理念,詳解近100種宜吃食材,51種慎吃、忌吃食材,14種降糖中藥材,以及92道經典食譜,同時圖文詳解經穴療養方法,簡單易學、易操作。讓糖尿病人吃好,養好,更健康。
第一步:從健康的角度,教你最適合的飲食理念。
第二步:營養才是王道,詳解百種食材、中藥材,推薦經典食譜,控制血糖從這裡開始。
第三步:中醫解析糖尿病,按摩、刮痧、拔罐,教你最適合的經穴療養方。
作者簡介
龔仆,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北京大醫康民中醫藥研究院院長。
媒體推薦
1.頁面清新好看、內容實用
第一眼就看上了這本書,封皮設計還挺好,上面的文字簡單介紹了書中的內容,是我想要的,自己患有糖尿病,除了吃藥治療外,我還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作為輔療。醫生說要注意飲食上的調養,後來還有朋友說嘗試進行中醫經穴療法也不錯,正好這本書滿足了我的需求。
2.飲食+穴位,強強聯合控制糖尿病
這本書是針對飲食和經穴來調養糖尿病的,我朋友患有糖尿病,看著他天天要吃藥來維持健康,我就想是不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幫助我的朋友進行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輔助調養,而這本書比較符合要求,我就買來送給了朋友,他說還挺實用。
第一眼就看上了這本書,封皮設計還挺好,上面的文字簡單介紹了書中的內容,是我想要的,自己患有糖尿病,除了吃藥治療外,我還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作為輔療。醫生說要注意飲食上的調養,後來還有朋友說嘗試進行中醫經穴療法也不錯,正好這本書滿足了我的需求。
2.飲食+穴位,強強聯合控制糖尿病
這本書是針對飲食和經穴來調養糖尿病的,我朋友患有糖尿病,看著他天天要吃藥來維持健康,我就想是不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幫助我的朋友進行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輔助調養,而這本書比較符合要求,我就買來送給了朋友,他說還挺實用。
圖書目錄
上篇 糖尿病調養理念篇
第1章 了解糖尿病,防患於未然
糖尿病是怎么一回事兒
什麼原因誘發了糖尿病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
糖尿病的可疑信號
血糖水平判斷標準
圖解糖尿病的四大類型
測一測,了解自己的血糖
測試1:什麼樣的人需要特別留意是否患有糖尿病?
測試2: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否已經讓糖尿病靠近了你?
測試3:你有患糖尿病的傾向嗎?
第2章 從飲食入手,糖尿病不可怕
堅持正確的飲食習慣
控制飲食,力求堅持到底
遵循膳食平衡的原則
吃飯要細嚼慢咽
正確選擇食物
規律進餐:少食多餐,定時定量用餐
保證食物的多樣性
儘量食用溫熱食物
飲食宜清淡
選擇血糖生成指數( GI)低的食物
圖解控制飲食的黃金法則
消除飲食困惑,糖尿病不是困擾
困惑1:主食吃或不吃
困惑2:甜食吃或不吃
困惑3:早餐吃或不吃
困惑4:粗糧和細糧怎么吃
困惑5:是不是只能吃素
困惑6:魚類、豆類是否多多益善
困惑7:動物油和植物油選哪個
困惑8:能不能依靠甜味劑
困惑9:能不能飲酒
困惑10:能不能喝咖啡
第3章 不可忽視的營養素
正確對待各種營養素
合理控制熱量
適當增加蛋白質
不宜攝入太多糖類
降低日常脂肪供給量
適量增加膳食纖維
不可或缺的礦物質
有效補充維生素
有益於控制糖尿病的14種營養素
維生素A
維生素B1
維生素B2
維生素B6
維生素C
維生素E
鉻
鈣
錳
鋅
硒
鎂
膳食纖維
番茄紅素
第4章 各種狀況巧妙應對
狀況1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里的小煩惱
很餓很餓怎么辦
外出就餐如何是好
旅遊時需要注意什麼
如何與家人一起進餐
狀況2糖尿病的不同併發症
糖尿病性高血壓
糖尿病合併高脂血症
糖尿病並發冠心病
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並發脂肪肝
糖尿病並發痛風
尊糖尿病腎病
狀況3不同人群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建議
老年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肥胖型糖尿病
消瘦型糖尿病
第5章 吃對先算對,降糖更科學
第一步:計算總熱量
計算標準體重
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MI)
判斷活動強度
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需要的熱量
計算總熱量
第二步:計算全天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
供給量
第三步:確定主食量
計算全天所需糖類
計算主食的糖類含量
計算主食量
第四步:按比例分配三餐熱量
第五步:學會食物交換份法,糖尿病飲食
不發愁
食物交換份法的優點
食物交換份份數計算公式
八大類食物交換份表
第六步:制定適合自己的食譜
第七步:了解血糖生成指數( Gl)
影響Gl值的因素
高低Gl值食物,可以搭配食用
常見食物Gl值一覽表
專題食物之間的其他互換
中篇 食物、食譜篇
第6章 解析94種宜吃食物
糧食類——粗糧、細糧宜搭配著吃
小米
黑米
玉米
薏米
養麥(帶皮)
燕麥片
黃豆
綠豆
黑豆
赤小豆
黑芝麻
蔬菜類——控制血糖的調節劑
菠菜
莧菜
茼蒿
生菜
大白菜
油菜
萵筍
通菜
紫甘藍
圓白菜
芹菜(莖)
豌豆苗
韭菜
綠豆芽
花椰菜
蘆筍
茭白
白蘿蔔
胡蘿蔔(黃)
蓮藕
山藥
魔芋
洋蔥
西葫蘆
黃瓜
苦瓜
絲瓜
冬瓜
四季豆
豇豆(長)
茄子
西紅柿
青椒(甜椒)
黑木耳(水發)
銀耳(乾)
金針菇
香菇
平菇
草菇
水果類——吃對了,才有益
蘋果
山楂
櫻桃
李子
橄欖
柚子
檸檬
草莓
柑橘
獼猴桃
桑葚
番石榴
火龍果
木瓜
西瓜
肉類、魚類——優質蛋白質的供應源
牛肉(瘦)
驢肉(瘦)
兔肉
烏雞肉
鴨肉
鵪鵓肉
鯽魚
鱔魚
泥鰍
三文魚
牡蠣
蛤蜊
海參
其他類——藻類、調味品、食用油、堅
果、飲品:吃對,不吃錯
海帶(水浸)
紫菜(乾)
大蒜
生薑
醋
橄欖油
山茶油
核桃(乾)
開心果
蓮子
花生(鮮)
綠茶
紅茶
牛奶
優酪乳
豆漿(無糖)
專題51種紅燈食物,慎吃或忌吃
第7章 14味中藥,降糖有方
降糖中藥——調節血糖好幫手
枸杞子
人參
地黃
黃芪
茯苓
葛根
黃連
知母
靈芝
玄參
黃精
石膏
玉米須
馬齒莧
專題調養老偏方,拿來就用
第8章 精心推薦,92道食譜
滋補湯粥類
黃豆雙菇湯
綠豆冬瓜湯
薏米老鴨湯
黑豆鯽魚湯
冬瓜鯽魚湯
芥菜蘆薈湯
四季豆瘦肉湯
西紅柿洋蔥湯
絲瓜瘦肉湯
黃豆海帶湯
銀耳海參湯
燕麥甘薯粥
雙黑粥
核桃芝麻粥
草菇鱈魚粥
豆腐莧菜羹
韭菜白菜粥
營養菜餚類
黑芝麻拌黃瓜
金針菇拌綠豆芽
茭白炒雙椒
瘦肉燉萵筍
素炒通菜
涼拌苦瓜
平菇炒蒜黃
綠豆芽拌紫甘藍
蘿蔔炒豌豆苗
香菇竹筍塊
田園小炒
洋蔥鱔魚
紫菜蒸茄子
黃瓜炒牛肉
素燒冬瓜
秀菊苦瓜
素炒三絲
咖喱豌豆炒魔芋
銀耳炒菠菜
黑木耳什錦菜
蘆筍香菇炒肉絲
雙椒炒鱔魚絲
魔芋燜兔肉
紫菜芹菜卷
銀耳花椰菜
飄香藕片
枸杞子蘿蔔拌牡蠣
蘆筍拌海帶
生拌茼蘺
薑末拌菠菜
蒜泥菠菜
水煮泥鰍
美味飲品類
蕎麥山楂豆漿
生菜胡蘿蔔豆漿
薏米紅綠豆漿
黑青豆薏米漿
燕麥黑芝麻豆漿
花生薏米豆漿
黑米青豆豆漿
玉米小米豆漿
枸杞小米豆漿
牛奶開心果豆漿
核桃燕麥汁
黑豆玉米須燕麥漿
草莓牛奶汁
獼猴桃火龍果飲
優酪乳草莓汁
柚子檸檬薑茶
木瓜玉米奶汁
番石榴蔬菜汁
柑橘蘿蔔汁
木瓜檸檬汁
茼蒿圓白菜汁
西紅柿西柚汁
萵筍蔬果汁
芹菜木瓜鮮奶汁
獼猴桃蔬菜汁
梅子綠茶
生薑紅茶
枸杞子茶
經典套餐一
綠茶饅頭
魚片豆苗湯
胡蘿蔔蛋丁炒飯
蔬菜濃湯
魚肉餛飩
經典套餐二
芝麻玉米餅
青菜豆腐湯
芹菜水餃
木瓜排骨湯
四季豆餡餅
經典套餐三
小籠包
蘆筍山藥豆漿
蘿蔔燉牛肉
海帶肉絲湯
牛奶雞絲湯麵
專題不同熱量需求食譜套餐推薦
……
下篇 經穴療養篇
第9章 詳解三大經穴療養法
第10章 三大療法對症操作步驟圖解
第11章 常見併發症的經穴療養法
附錄1 食物相宜搭配一覽表
附錄2 專家為你答疑解惑Q&A
第1章 了解糖尿病,防患於未然
糖尿病是怎么一回事兒
什麼原因誘發了糖尿病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狀
糖尿病的可疑信號
血糖水平判斷標準
圖解糖尿病的四大類型
測一測,了解自己的血糖
測試1:什麼樣的人需要特別留意是否患有糖尿病?
測試2: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否已經讓糖尿病靠近了你?
測試3:你有患糖尿病的傾向嗎?
第2章 從飲食入手,糖尿病不可怕
堅持正確的飲食習慣
控制飲食,力求堅持到底
遵循膳食平衡的原則
吃飯要細嚼慢咽
正確選擇食物
規律進餐:少食多餐,定時定量用餐
保證食物的多樣性
儘量食用溫熱食物
飲食宜清淡
選擇血糖生成指數( GI)低的食物
圖解控制飲食的黃金法則
消除飲食困惑,糖尿病不是困擾
困惑1:主食吃或不吃
困惑2:甜食吃或不吃
困惑3:早餐吃或不吃
困惑4:粗糧和細糧怎么吃
困惑5:是不是只能吃素
困惑6:魚類、豆類是否多多益善
困惑7:動物油和植物油選哪個
困惑8:能不能依靠甜味劑
困惑9:能不能飲酒
困惑10:能不能喝咖啡
第3章 不可忽視的營養素
正確對待各種營養素
合理控制熱量
適當增加蛋白質
不宜攝入太多糖類
降低日常脂肪供給量
適量增加膳食纖維
不可或缺的礦物質
有效補充維生素
有益於控制糖尿病的14種營養素
維生素A
維生素B1
維生素B2
維生素B6
維生素C
維生素E
鉻
鈣
錳
鋅
硒
鎂
膳食纖維
番茄紅素
第4章 各種狀況巧妙應對
狀況1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里的小煩惱
很餓很餓怎么辦
外出就餐如何是好
旅遊時需要注意什麼
如何與家人一起進餐
狀況2糖尿病的不同併發症
糖尿病性高血壓
糖尿病合併高脂血症
糖尿病並發冠心病
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並發脂肪肝
糖尿病並發痛風
尊糖尿病腎病
狀況3不同人群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建議
老年糖尿病
兒童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肥胖型糖尿病
消瘦型糖尿病
第5章 吃對先算對,降糖更科學
第一步:計算總熱量
計算標準體重
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MI)
判斷活動強度
每日每千克標準體重需要的熱量
計算總熱量
第二步:計算全天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
供給量
第三步:確定主食量
計算全天所需糖類
計算主食的糖類含量
計算主食量
第四步:按比例分配三餐熱量
第五步:學會食物交換份法,糖尿病飲食
不發愁
食物交換份法的優點
食物交換份份數計算公式
八大類食物交換份表
第六步:制定適合自己的食譜
第七步:了解血糖生成指數( Gl)
影響Gl值的因素
高低Gl值食物,可以搭配食用
常見食物Gl值一覽表
專題食物之間的其他互換
中篇 食物、食譜篇
第6章 解析94種宜吃食物
糧食類——粗糧、細糧宜搭配著吃
小米
黑米
玉米
薏米
養麥(帶皮)
燕麥片
黃豆
綠豆
黑豆
赤小豆
黑芝麻
蔬菜類——控制血糖的調節劑
菠菜
莧菜
茼蒿
生菜
大白菜
油菜
萵筍
通菜
紫甘藍
圓白菜
芹菜(莖)
豌豆苗
韭菜
綠豆芽
花椰菜
蘆筍
茭白
白蘿蔔
胡蘿蔔(黃)
蓮藕
山藥
魔芋
洋蔥
西葫蘆
黃瓜
苦瓜
絲瓜
冬瓜
四季豆
豇豆(長)
茄子
西紅柿
青椒(甜椒)
黑木耳(水發)
銀耳(乾)
金針菇
香菇
平菇
草菇
水果類——吃對了,才有益
蘋果
山楂
櫻桃
李子
橄欖
柚子
檸檬
草莓
柑橘
獼猴桃
桑葚
番石榴
火龍果
木瓜
西瓜
肉類、魚類——優質蛋白質的供應源
牛肉(瘦)
驢肉(瘦)
兔肉
烏雞肉
鴨肉
鵪鵓肉
鯽魚
鱔魚
泥鰍
三文魚
牡蠣
蛤蜊
海參
其他類——藻類、調味品、食用油、堅
果、飲品:吃對,不吃錯
海帶(水浸)
紫菜(乾)
大蒜
生薑
醋
橄欖油
山茶油
核桃(乾)
開心果
蓮子
花生(鮮)
綠茶
紅茶
牛奶
優酪乳
豆漿(無糖)
專題51種紅燈食物,慎吃或忌吃
第7章 14味中藥,降糖有方
降糖中藥——調節血糖好幫手
枸杞子
人參
地黃
黃芪
茯苓
葛根
黃連
知母
靈芝
玄參
黃精
石膏
玉米須
馬齒莧
專題調養老偏方,拿來就用
第8章 精心推薦,92道食譜
滋補湯粥類
黃豆雙菇湯
綠豆冬瓜湯
薏米老鴨湯
黑豆鯽魚湯
冬瓜鯽魚湯
芥菜蘆薈湯
四季豆瘦肉湯
西紅柿洋蔥湯
絲瓜瘦肉湯
黃豆海帶湯
銀耳海參湯
燕麥甘薯粥
雙黑粥
核桃芝麻粥
草菇鱈魚粥
豆腐莧菜羹
韭菜白菜粥
營養菜餚類
黑芝麻拌黃瓜
金針菇拌綠豆芽
茭白炒雙椒
瘦肉燉萵筍
素炒通菜
涼拌苦瓜
平菇炒蒜黃
綠豆芽拌紫甘藍
蘿蔔炒豌豆苗
香菇竹筍塊
田園小炒
洋蔥鱔魚
紫菜蒸茄子
黃瓜炒牛肉
素燒冬瓜
秀菊苦瓜
素炒三絲
咖喱豌豆炒魔芋
銀耳炒菠菜
黑木耳什錦菜
蘆筍香菇炒肉絲
雙椒炒鱔魚絲
魔芋燜兔肉
紫菜芹菜卷
銀耳花椰菜
飄香藕片
枸杞子蘿蔔拌牡蠣
蘆筍拌海帶
生拌茼蘺
薑末拌菠菜
蒜泥菠菜
水煮泥鰍
美味飲品類
蕎麥山楂豆漿
生菜胡蘿蔔豆漿
薏米紅綠豆漿
黑青豆薏米漿
燕麥黑芝麻豆漿
花生薏米豆漿
黑米青豆豆漿
玉米小米豆漿
枸杞小米豆漿
牛奶開心果豆漿
核桃燕麥汁
黑豆玉米須燕麥漿
草莓牛奶汁
獼猴桃火龍果飲
優酪乳草莓汁
柚子檸檬薑茶
木瓜玉米奶汁
番石榴蔬菜汁
柑橘蘿蔔汁
木瓜檸檬汁
茼蒿圓白菜汁
西紅柿西柚汁
萵筍蔬果汁
芹菜木瓜鮮奶汁
獼猴桃蔬菜汁
梅子綠茶
生薑紅茶
枸杞子茶
經典套餐一
綠茶饅頭
魚片豆苗湯
胡蘿蔔蛋丁炒飯
蔬菜濃湯
魚肉餛飩
經典套餐二
芝麻玉米餅
青菜豆腐湯
芹菜水餃
木瓜排骨湯
四季豆餡餅
經典套餐三
小籠包
蘆筍山藥豆漿
蘿蔔燉牛肉
海帶肉絲湯
牛奶雞絲湯麵
專題不同熱量需求食譜套餐推薦
……
下篇 經穴療養篇
第9章 詳解三大經穴療養法
第10章 三大療法對症操作步驟圖解
第11章 常見併發症的經穴療養法
附錄1 食物相宜搭配一覽表
附錄2 專家為你答疑解惑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