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俗稱“廣班戲”、“紅船班”及“廣府大戲”,是以廣東方言演唱的地方傳統戲劇。“粵劇南派藝術”是粵劇傳統表演體系中極富個性的流派,現在主要流行於廣東“下四府”(今湛江市、茂名市)一帶。吳川市粵劇團的表演保留典型的粵劇南派藝術表演特色,是粵劇南派藝術代表性的傳承演藝團體。
與省港班精於唱做文場不同,“粵劇南派藝術”更擅長文武場、武功戲,俗稱“過山班”,其中融合了南派武術與戲曲形體表演,形成了南派粵劇極富個性的表演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粵劇南派藝術
- 別名:過山班
粵劇俗稱“廣班戲”、“紅船班”及“廣府大戲”,是以廣東方言演唱的地方傳統戲劇。“粵劇南派藝術”是粵劇傳統表演體系中極富個性的流派,現在主要流行於廣東“下四府”(今湛江市、茂名市)一帶。吳川市粵劇團的表演保留典型的粵劇南派藝術表演特色,是粵劇南派藝術代表性的傳承演藝團體。
與省港班精於唱做文場不同,“粵劇南派藝術”更擅長文武場、武功戲,俗稱“過山班”,其中融合了南派武術與戲曲形體表演,形成了南派粵劇極富個性的表演特色。
粵劇俗稱“廣班戲”、“紅船班”及“廣府大戲”,是以廣東方言演唱的地方傳統戲劇。“粵劇南派藝術”是粵劇傳統表演體系中極富個性的流派,現在主要流行於廣東“下四府”(今湛江市、茂名市)一帶。吳川市粵劇團的表演保留典型的粵劇南派...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市粵劇院)、廣東粵劇院、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吳川市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南寧市...
吳川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中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吳川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中心獲得“粵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吳川市粵劇團尤以武功見長,是廣東省內唯一保留“下四府”粵劇南派藝術特色的劇團,如《雙駙馬》中有高台照鏡,騎人照鏡等高難動作,還大打南派手橋,從台下打到台上,再跳上椅背對打等驚險場面,緊扣觀眾心弦。2008年6月,吳川市...
吳川市粵劇團的《雙雄鬧殿》參加第三屆羊城國際粵劇節後,又應香港特區政府邀請赴港作粵劇南派藝術研討演出;林國光團長在香港舉辦粵劇南派表演藝術講座。同年,湛江粵劇團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演藝大賽,梁小明、莫燕雲獲得金獎,王惠玲、林婷獲得...
粵劇恢復演出後,在劇目內容和表演藝術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辛亥革命期間,粵劇藝人受春柳社新戲(文明戲,即早期話劇)的影響,組織“志士班”宣傳革命民主思想。在這種新思想的浪潮下,粵劇開始改良,其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2...
吳川是粵劇之鄉,吳川市粵劇團成立於1953年,由南路第一代傳人老天壽、張瑞棠等人發起,,是目前廣東省內唯一保留“下四府”粵劇南派藝術特色的劇團。幾年後,改名為“吳川粵劇團”。為擴大陣容,先後從廣州請來朱偉雄、小松柳、周...
學成後擔任文武生,主演和導演了不少粵劇劇目,特別是在粵劇南派藝術的挖掘、整理、傳承中作出突出貢獻,在國內外舉行的研討、演出活動活動中受到廣泛讚揚,影響很大,成為粵劇南派藝術的一面旗幟。他致力於粵劇南派藝術傳承工作,培養的傳承...
2002年重新排演傳統粵劇《武松大鬧獅子樓》。從人物出發,在傳統南派表演藝術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審美意識。無論在人物造型、音樂設計、武打動作等方面都在傳統南派武打戲的基礎上有了重大突破,令觀眾有強烈的視覺、聽覺、情感衝擊;10...
粵劇由多種外來戲曲聲腔與廣府本土藝術形式不斷融合豐富而成,身上烙刻著廣府文化的地方印記、流淌著廣府文化的歷史血脈。本書從外來聲腔南來入粵到本地班出現,從粵劇改良到進入城市戲院,為粵劇進行了文化尋宗;從粵西“年例”到粵劇“...
《粵劇南拳》是現代梁家森等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 本書選收180餘幅圖解,主要內容包括南拳基本動作,南拳手形、馬步和對手,以及獨臂拳等一整套武功。本書系統整理粵劇傳統武功中的南派武功,為專業人員和業餘武功愛好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在對外和對港澳台文化交流中,佛山粵劇藝術工作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佛山青年粵劇團從1981年赴澳門進行首次商業演出起,至今己30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等地進行演出,並創下連演28場,場場滿座的紀錄,是最受海外...
該劇創作歷時兩年,由國家一級編劇、佛山市文聯名譽主席尹洪波任編劇,國家二級編劇馮敏儀任粵劇改編,粵劇表演藝術家丁凡任總導演,國家二級導演塗雨錚、優秀青年導演郭俊欣任導演,國家一級演員彭慶華、黃春強領銜主演。該劇以中國著名南派...
粵劇是以廣東方言演唱的地方傳統戲劇,明未清初流行兩廣、港澳及東南地區,俗稱“廣班戲”、“紅船班”及“廣府大戲”,分“南北”兩大流派,吳川地處“下四府”,屬“南派”。吳川市南派藝術是粵劇的重要組成部份,融合少林禪武與民間...
陳少棠為光大粵劇南派藝術不遺餘力。他對粵劇各流派的唱腔有深入的研究,他唱腔上形成意味濃郁、表現力強的特點。如他在《班超與班昭》中飾演班超,運用多樣的“喉”和“腔”的逐步變化,塑造了一個由40歲至70歲不同年齡階段歷史人物...
曾獲廣東省文化廳廳系統業務標兵、首屆省粵劇演藝大賽《失子驚瘋》獲金獎、廣東粵劇折子戲大賽《樓台會》獲一等獎、1993年香港南派粵劇節獲表演一等獎。曾參加“2002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舉辦了《李池湘粵劇藝術欣賞會》、《李池湘...
1957年10月他回到故土廣州,想把自己的藝術傳給後人,可不到一年便死了,死時年僅49歲。對於一代粵劇南派宗師,這樣的謝幕方式,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天妒英才。藝術評價 “金牌小武”桂名揚只演“小武”,有“金牌小武”的稱號。“...
藝術特點 他的戲路寬廣,文武兼備,對粵劇南派表演藝術傳統既善於繼承,又勇於革新。演出文戲溫文敦厚,瀟灑大方,擔綱武戲也功架穩實,英氣逼人。他主演的劇目很多,或以小生當行,或用小武應工,或以小武行當表演為基礎適當糅合小生、...
《觀音情度韋陀天》是由李居明編撰,陳錦榮擔任劇本整理,王佳納擔任導演,丁凡、蔣文端、彭慶華領銜主演的粵劇。於2012年首演,2021年11月5日晚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該劇以妙善公主和韋陀的故事為線索: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卻面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