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變岩(granulite)又稱麻粒岩,是一種變質岩,屬中高級區域變質作用產物,是以含紫蘇輝石為特徵的區域變質岩石。主要分布在太古宙至早元古代變質岩系中。冀東、遼西比較發育。常富含金、銀、鉻、鎳、鉑、銅、鉛、硼、石墨、壓電石英、寶石、雲母、金紅石、磷灰石等礦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粒變岩
- 外文名:granulite
- 別名:麻粒岩
- 形狀:具不明顯的片麻狀構造或塊狀構造
- 特點:常含有斜長石、鐵鋁榴石或輝石
- 光澤:暗淡
形成,組成,分類,
形成
粒變岩是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區域變質岩,溫度約700-900℃,壓力為0.7-1.2GPa,相當於地下25-40km的深度。粒變岩石變質程度最深的岩石,關於其成因,普遍認為是原先位於地殼上部的岩石因構造運動而逐漸埋藏到地下深處,受到高溫變質作用而成。20世紀70年代以後,有的地質學家認為是由上地幔派生的岩漿,上升侵入地殼底部,在高溫高壓下變質而成。還有一種看法,原岩是洋殼板塊俯衝至地殼深處熔融的產物。
組成
1803年魏斯首次命名。主要由長石、石英、輝石(紫蘇輝石、透輝石等)組成,有時含石榴石、矽線石、藍晶石等。岩石中暗色礦物以紫蘇輝石、透輝石、石榴子石等無水暗色礦物為主,角閃石、黑雲母等,主要為不含或基本不含水的礦物。淺色礦物主要為斜長石、條紋長石、反條紋長石和石英,有時可含矽線石、堇青石等。岩石中含水礦物不穩定,一般不含或少含。具有粗粒花崗岩變晶結構,片理構造不清楚,塊狀構造。它們是粒變岩相變質作用的典型岩石,由於原岩成分不同,可出現不同類型的粒變岩。
分類
粒變岩具粒狀變晶結構,具不明顯的片麻狀構造或塊狀構造。常見的類型有:①長英麻粒岩,由粉砂岩、矽質頁岩、中酸性岩漿岩等變質而成。例如中國河北宜化龐家堡的石榴二長麻粒岩(又稱白粒岩),主要由鐵鋁榴石、鉀長石、斜長石和石英組成。②輝石麻粒岩,常由基性岩漿岩變質而成。如中國河北宣化產有輝石麻粒岩,主要由鐵鋁榴石、透輝石(部分變為角閃石)和中基性斜長石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