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底長城,是新巴比倫王朝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抵禦米底人而修築的長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底長城
- 作用:抵禦米底人
背景介紹,建造,結果,
背景介紹
公元前6世紀,作為人類文明誕生之地的兩河流域開始進入衰退階段。先有暴虐無比的亞述帝國崩潰,接著又是埃及、呂底亞和米底等周邊強鄰的同步崛起。唯有繼承前朝大部分遺產的新巴比倫,接過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最後火種,並繼續以世界的中心自居。
建造
早在繼承大位之前,尼布甲尼撒就以皇儲身份指揮過許多關鍵性戰役。正因如此,他能有幸見識到周邊強國的軍事體系,深感他們對自己帝國的潛在威脅。即便是最為保守的埃及,也懂得大量僱傭希臘士兵,彌補傳統武裝風格的短板。而同樣以新式騎兵見長的呂底亞和米底,更是在許多層面都達到了領先位置。巴比倫雖然能依靠治下的腓尼基城市補足海軍力量,卻不可能在缺乏可靠馬場的情況下去迅速壯大騎兵部隊。
更要命的是,新巴比倫在此前的反亞述戰爭中與米底聯盟。所以在完成終結老對手的使命後,將兩河流域的大部分上游區域都劃給盟友管轄。因為在坐擁中下游的他們看來,慘遭戰爭報復的亞述本土並無太大價值。直到發現米底方面的野心甚大,而自己的上游也成為他們的新戰爭策源地,才因巨大的恐懼感而悔恨不已。因此,尼布甲尼撒不僅要靠迎娶米底公主來維持聯姻關係,還下令動用大量資源去建造米底長城。
如同歷史上的許多同類防禦工事,米底長城的選址也要儘可能利用周遭地勢。縱貫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條大河,就是古人能仰仗的最好屏障。巴比倫工程師便挑選它們之間的距離最短處,規劃出總長不超過100公里的綿延工事。依靠當時已非常成熟的夯土建築技術,迅速完成主牆體的建造工作。
根據後來曾短暫造訪兩河流域的色諾芬記載,長城至高點可達到非常驚人的30米,但寬度則只有區區6米。這無疑是選取某些高地塔樓數據的結果,卻足以反應出建造者對這段建築的重視程度。考慮到那個年代還不存在弩炮等遠射機械,單純加高城牆的做法也的確有利於對抗雲梯、塔樓等攻城武器。加之巴比倫本地盛產的弓箭手,更加有利於發揮平台的高度優勢。至於他們的潛在對手米底人,也並未掌握製造大型機械的技術,自然無法用騎兵來衝破防線。
同時,巴比倫人也不忘利用邊上的沼澤與運河,形成牆體之外的額外防禦。但水流侵蝕卻很容易讓夯土建築遭到侵蝕。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便讓工匠效仿都城巴比倫的建造經驗,用大量瀝青燒制的彩磚包裹外層。從而讓米底長城能更為靠近河道或濕地,形成理想化的防禦效果。根據現代考古學成果,這些特製磚塊的底部都印有君主的名字,顯然是由官方主持的大規模流水線完成。
結果
公元前539年,外敵叩邊的警報終於促使巴比倫人進行總動員。但進駐長城沿線的軍隊並未等到太多米底人,而是需要面對新躥起不久的波斯帝國。後者的一世英主居魯士,已先後征服了米底與呂底亞兩大帝國,並將勢力範圍擴張到了從愛琴海東岸到印度河流域。對巴比倫城的攻略,不過是他完成世界新秩序的最後拼圖,米底長城自然是必須翻越的小小障礙。
但波斯軍隊其實並不打算從正面實施強攻。居魯士敏銳地察覺,長城東側的底格里斯河在每年都會有固定的水位下降期。因此,只要找準時機進行強渡,就可以直接繞到整條防線的背後。為此,大批波斯工匠被調來挖掘泄洪水渠,將多餘的河水排泄出去。主力軍則由前米底帝國的腹地出發,進攻巴比倫人的東北重鎮--歐比斯城。依靠新一代的步兵橫隊戰術與騎兵優勢,屠殺了派駐當地的整支守備隊。當然,這也意味著米底長城的功效在瞬間被徹底瓦解。
面對波斯人的高歌猛進,部分巴比倫駐軍曾向南方後撤,並以土木技術開建臨時的第二道防線。居魯士還是沒有給他們以任何機會,又率領精銳部隊向西渡過了幼發拉底河,成功趕在對方完成部署前就抵達了巴比倫城下。在看似強攻無果的情況下,接著靠挖水渠泄洪的方式排乾了護城河。等到守軍發現對方入城,已經無力在巷戰中力挽狂瀾。復興不到百年的新巴比倫帝國也就此壽終正寢,整個兩河文明的黃金時代也將隨城市的陷落而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