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普拉提亞決戰
- 時間:第二次波希戰爭中
- 參戰方:希臘聯軍和波斯軍隊
- 結果:波斯軍隊戰敗
- 主要指揮官:普薩尼亞斯;瑪爾多紐斯
戰爭歷程,波斯軍占領雅典,斯巴達揮師北上,雙方的前哨戰,波斯軍的斷糧戰術,波斯軍的出擊和失敗,遠方的勝利,戰爭結局,後續故事,
戰爭歷程
波斯軍占領雅典
薩拉米斯海戰只是暫時遏制住了波斯人的攻勢,波斯軍隊依然牢牢占據著半島北部的眾多城市。
薩拉米斯戰敗後,薛西斯一世選擇帶大量部隊離開希臘。300艘戰艦也跟著退回到了小亞細亞沿海。但是他依舊給主戰派將領瑪爾多紐斯留下了數目可觀的陸軍和足夠的金錢。好讓他以希臘中北部的色薩利和底比斯為基地,繼續對希臘聯盟展開攻勢。
瑪爾多紐斯是薛西斯的姐夫,12年前指揮了波斯帝國首次入侵希臘的行動,由於艦隊在愛琴海遭遇風暴,損失戰艦300艘,官兵2萬人,結果被大流士撤職。薛西斯即位以後,瑪爾多紐斯重新獲得重用。本來薛西斯對遠征希臘並沒有興趣,朝臣中反對開戰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宰相阿塔班,但瑪爾多紐斯力排眾議,說服薛西斯替父雪恥,再征希臘。
瑪爾多紐斯擁有精明的政治頭腦和銳利的戰略眼光。十幾年前大流士派瑪爾多紐斯到愛奧尼亞鎮壓希臘城邦的叛亂,他採取政治攻勢為主,軍事清剿為輔的策略,驅逐了波斯在各個城邦扶植的獨裁者,恢復民主制度,允許希臘城邦高度自治,很快贏得民心,平息了叛亂。
薩拉米斯海戰後,瑪爾多紐斯極力反對薛西斯東歸,無奈薛西斯生怕雅典海軍突襲赫拉斯滂海峽斷他的後路,兼程趕回小亞細亞,並帶走了包括"長生軍"在內的一批主力部隊。留守希臘的波斯軍隊,據希羅多德記載有30萬,這顯然有點誇張了。後世史學家根據波斯營地的規模推測戰鬥部隊有5萬人以上,後勤部隊3萬人,兵力比希臘聯軍只占有微弱優勢。
瑪爾多紐斯將波斯大軍的基地設在希臘半島中部的色薩利,並對希臘城邦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爭取到馬其頓和底比斯等國家的支持,後者不但派遣數萬軍隊助戰,而且承擔了波斯軍隊的後勤供應。
薩拉米斯海戰以後的一年間,瑪爾多紐斯充分利用波斯騎兵機動性強的優點,指揮軍隊幾次南下侵襲雅典及其他希臘城邦,在阿提卡半島縱橫捭闔,目的在於破壞當地的經濟生產,迫使希臘人屈服。公元前479年7月,波斯軍隊兵臨雅典城下,迫使雅典人再次棄城,舉國遷往薩拉米斯島。瑪爾多紐斯派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勸降雅典人,提出相當優厚的停戰條件,雅典人表示至死不降。
面對瑪爾多紐斯咄咄逼人的戰略態勢,希臘聯軍一年以來居然毫無對策,只因為內部又發生嚴重分歧。薩拉米斯海戰以後,特米斯托克利主張派遣遠征軍從海路奔襲赫拉斯滂海峽,將戰火燒到色雷斯和小亞細亞,鼓動那裡的希臘城邦反抗波斯的統治。這個提議得到斯巴達人的支持,卻遭到雅典人的反對。斯巴達人在連線阿提卡半島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科林斯地峽修建了一座城牆消極防守,禦敵於國門之外,就是不願同波斯軍隊野戰,特米斯托克利的計畫正可以迫使波斯人退出希臘半島,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雅典人卻無法接受勞師襲遠,卻任由波斯軍隊蹂躪自己家園的策略。
斯巴達揮師北上
斯巴達人下定決心主動出擊。鑒於宿敵阿爾哥斯會為波斯通風報信,斯巴達故意延遲告訴雅典人真實計畫。同時繼續修建地峽長城,以表示不會出擊。至於本國內部,還是像馬拉松之戰時那樣,慶祝一年一度的宗教節日,裝出消極避戰的樣子。
但他們在私下集結了5000斯巴達公民重步兵,5000邊民重步兵和35000黑牢士輕步兵。斯巴達的特使秘密知會科林斯、麥加拉等盟友,讓他們提前做好出戰準備。
所以當主力已經北上之後,監察官們才告訴雅典使者,斯巴達軍隊已經踏上了討伐波斯蠻夷的征途。為了表示誠意,斯巴達監察官讓雅典使團與5000邊民重步兵一同北上,讓他們看看斯巴達人所言不虛。
按照之前的約定,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盟友們也紛紛出兵北上,追隨盟主行動。在埃琉西斯,又有雅典的8000重步兵加入了聯軍隊伍。鑒於波斯箭雨造成的心理壓力和實際傷害,雅典特別準備了一支由斯基泰僱傭兵和克里特人組成的弓箭手部隊,以便在關鍵時刻上陣。
占據雅典的瑪爾多紐斯得知斯巴達大軍已經開拔,立刻將雅典付之一炬,然後揮師北上,越過希泰隆山來到普拉提亞平原,在阿索浦河北岸沿河列陣,以逸待勞。阿提卡半島地形狹窄破碎,非常不利於騎兵活動,瑪爾多紐斯選擇普拉提亞平原作為決戰地點,就是打算充分發揮波斯騎兵的機動性,並背靠盟友底比斯作戰。
在撤退之前,波斯軍隊還大張聲勢,佯裝進軍柯林斯地峽,遏制希臘聯軍陸軍的進逼態勢。完成虛晃一槍後,又急速離開阿提卡半島,退入對波斯比較友好的底比斯境內。在當地,為了給騎兵空出儘可能多的活動場地,也要防止希臘步兵利用林木作為掩護,波斯人大規模地伐木,建造了一座大城寨。搞得彼奧提亞地區赤地千里,禿地成片。
儘管如此,底比斯人一如既往地支持著波斯人,和色薩利人一起慫恿波斯人繼續作戰。他們已經匯集了波斯、米底、斯基泰、印度、埃及、巴克特里亞和北部希臘等地,合計戰兵7萬左右,號稱30萬。
波斯騎兵還忙裡偷閒地和新歸降的希臘重步兵,進行了一次步騎對抗的模擬操練。波斯騎兵和弓箭手突然從四面八方包圍了這1000名佛西斯人,張弓搭箭並準備投擲標槍。佛西斯人馬上結成緊密的圓圈陣防禦,將手裡的長矛一致對外。波斯騎兵看到後,發現自己幾乎無計可施。
好在有底比斯人告訴瑪爾多紐斯,披掛全套重步兵裝備會非常消耗體力。一旦體力耗盡,隊伍就會鬆動。希臘步兵慣用的頭戴柯林斯頭盔也容易限制使用者的聽力和視力。所以,要打破方陣,只要想辦法打亂對方的陣線,就能將失去集體保護的落單重步兵個個擊破。
此外,希臘人的遠程力量非常脆弱,弓箭就算傷害不到希臘人,也會對他們造成心理壓力和體力負擔。希臘重步兵作戰還需要充足的後勤補給來維持體力。在滴雨不降的夏秋季節作戰,水源和補給車隊會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希臘聯軍這次要遠離故土作戰,補給線漫長而脆弱。
戰役的開局階段,波斯軍隊可謂占儘先機。
公元前479年8月中旬,來自24個希臘城邦的軍隊陸續翻過希泰隆山(基太戎山),在山腳下的普拉提亞城匯合。這次希臘軍隊的集結規模之大空前絕後,僅戰兵就達到了5萬人以上。
希臘聯軍主力當屬斯巴達軍團,戰兵和輔兵合計4萬5千人,包括威名遠揚的斯巴達重裝步兵5千人,斯巴達盟友拉科尼亞重裝步兵5千人,以及斯巴達的希洛奴隸軍3萬5千人。希洛人是波羅奔尼撒半島的原住民,公元前620年被斯巴達征服,舉國成為奴隸,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是斯巴達社會的經濟支柱。由於希洛人數量是斯巴達人的20倍,斯巴達人不得不全民皆兵保持高度戒備,結果因此發展出希臘半島獨特的職業軍隊。為了防止希洛人發動叛亂,斯巴達軍隊每次出征都要將希洛青壯年編為奴隸軍帶在身邊。希洛奴隸軍全部是裝備盾牌和標槍的輕裝步兵。雅典出動7千重裝步兵和1千弓箭手,由阿里斯蒂德率領。其他希臘城邦出兵數百到數千不等。希臘聯軍一共有重裝步兵3萬8千餘人,餘下為輕裝步兵和弓手,以及負責補給的人員。古典史料里並沒有任何希臘騎兵參戰的記錄。斯巴達將領普薩尼亞斯(帕薩尼亞斯)被推選為希臘聯軍統帥。
波斯帝國參戰軍隊大約有戰兵7萬人,其中包括約2萬希臘僕從部隊,來自7個投降波斯的希臘城邦。和往常一樣,波斯軍隊是十幾個民族組成的大雜燴,其中包括來自印度、阿富汗和埃及等遙遠地區的部隊。波斯騎兵至少有1萬人,由德高望重的騎兵將領馬希提(馬西斯提歐斯)率領。波斯軍隊另一位資深將領阿塔巴茲統帥2-3萬軍隊,他因為反對同希臘人決戰而態度消極。瑪爾多紐斯在阿索浦河北岸修建了一座異常堅固的大營,然後將波斯軍隊沿著河岸向南排列,左翼是他親率的波斯本部軍隊,中央是阿塔巴茲率領的來自阿富汗、米底亞和印度的藩邦軍隊,右翼是希臘僕從部隊。波斯陣線綿延將近10公里,占據了好幾個可以涉渡的河段。瑪爾多紐斯的戰役計畫非常明確,他打算利於阿索浦河這個天然屏障固守,引誘希臘聯軍發動進攻,然後擊其半渡。
此戰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花絮。戰前波斯希臘雙方都派人請教當地一位先知,先知言道此戰進攻一方將遭到失敗。結果雙方都制定了防守為主的戰術布置,互相較量對方的耐心。
雙方的前哨戰
帕薩尼亞斯是一位非常穩重的將領,他明白波斯騎兵的威力,因此很注意選擇地形。希臘聯軍先在希泰隆山北坡布陣,以保護自己的側背。斯巴達軍團組成右翼,雅典軍團在左翼遠端,中間是其他希臘城邦部隊。希臘聯軍的重裝步兵按照慣例排成8行縱深,重裝步兵後面是輕裝步兵,整個陣線長約5公里。這時雙方陣線大約相距10公里。
瑪爾多紐斯的騎兵統帥馬西斯提歐斯,發現希臘陣線中央的那些小城邦佇列不很嚴整。當即就把騎兵分成了若干支隊,對方陣發動了輪番衝擊。瑪爾多紐斯麾下有1000名身披重鱗甲的精銳重騎兵,但是執行騷擾任務的,依舊是射箭和投槍的波斯輕騎兵。
波斯騎兵衝到希臘陣線中央,向3千美加里(墨伽拉)步兵猛攻,一時箭如雨下。
雖然波斯人是騎馬上坡,但是多數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步兵,對於騎兵的威力缺乏直觀認識。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馬術出色,並能佇列變換嫻熟的精銳騎士。騎兵的速度和揚起的煙塵,都給希臘步兵造成了很大的震撼。波斯人每一次衝擊伴隨著標槍和箭雨來襲,周而復始,讓希臘步兵苦不堪言。
美加里軍抵擋不住,開始後退,如果不是希臘陣營居高臨下的地勢,波斯騎兵就可能在此形成突破。關鍵時刻雅典軍團派來3百重裝步兵和一批弓箭手增援,穩住了陣線。同樣使用複合弓的斯基泰人和克里特人,用手裡的強弓射殺波斯人的戰馬。
馬希提身先士卒,混戰之中戰馬中箭狂跳,將他摔下馬來,結果近旁的雅典士兵一擁而上,把他圍住。馬希提身穿黃金鱗片甲,揮舞彎刀困獸猶鬥,最後被一支長矛刺中臉部貫穿頭顱而死。
其他的波斯騎兵一擁而上,希望奪回指揮官的屍體。希臘人則紛紛從左右翼向中央陣線靠攏,抵禦波斯騎兵。結果在近戰中,波斯騎兵無法迂迴運動,連人帶馬成為巨大的靶子,損失慘重,不得不後撤。
波斯騎兵失去主帥,又搶回屍體失敗,不得不倉皇退卻。波斯陣營得知馬希提死訊,悲慟不已,全軍哀悼,好幾天沒有出戰。這一番苦戰之後,希臘人獲得首戰告捷,也初步確立了對波斯陸軍力量的信心。
波斯軍的斷糧戰術
普薩尼亞斯看到初戰告捷,信心倍增,由於初期陣地附近缺乏充沛的水源,希臘人繼續整體推進,一直到普拉提亞與阿索普斯河之間的平原上,在普拉提亞平原上最後一座高地阿索浦山停了下來。
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希臘人在這時已經集結起了11萬人的部隊,其中應該有一半是負責補給的輔兵。
斯巴達軍團占據山脊組成右翼,其他希臘軍隊向西依次排列,而左翼遠端的雅典軍團將左側緊緊貼著一條小河以保護側翼。希臘聯軍的新陣地距離波斯陣線僅僅兩公里之遙。此後雙方隔河對峙,整整7天沒有任何行動。瑪爾多紐斯想盡辦法引誘希臘聯軍率先進攻,他先送信給普薩尼亞斯,要求各自帶10個最勇敢的武士陣前單挑,遭到拒絕;他又寫信給普薩尼亞斯,侮辱斯巴達人膽小如鼠,總是讓雅典人拯救希臘,普薩尼亞斯依然無動於衷。
普薩尼亞斯也在想方設法誘使波斯軍隊率先發動進攻,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讓斯巴達軍團和雅典軍團互換位置,由雅典人到右翼面對瑪爾多紐斯率領的波斯軍隊,而斯巴達人到左翼面對波斯的希臘僕從部隊。由於斯巴達軍團是希臘聯軍實力最強的部隊,這次陣線轉換有故意顯示弱點引誘波斯人進攻的意圖。瑪爾多紐斯並沒有上鉤,而是將自己的波斯部隊和希臘僕從部隊互換位置,保持原先的對陣形勢。這一番類似西洋棋的調兵遣將並沒有製造任何機會,於是第二天雙方又都恢復了原先的布局。
底比斯人又向瑪爾多紐斯獻計,表示希臘軍隊人數越多,相應消耗的糧草和水源就越多。加上希臘城邦主要進行的是邊疆戰爭,很少進行跨越敵境的征戰,所以後勤補給的能力和意識遠遠沒有波斯人成熟。過度依賴方陣步兵的作戰的惡果,就是很多城邦沒有騎兵,因此也就完全沒有用騎兵抄敵軍後路和糧道的概念。所以,他們建議波斯人去襲擊基太戎山間的運糧通道,從而讓聯軍不戰自亂。
從第9天開始,瑪爾多紐斯派遣多支騎兵小分隊深入希臘聯軍側後活動,或進行騷擾進攻,或襲擊希臘人的後勤運輸隊。這天希臘聯軍的一支500匹騾子組成的運輸隊在通過希泰隆山口時遭到波斯騎兵伏擊,糧草全部被擄獲。但是希臘軍營中尚有餘糧,讓這次行動並沒有造成預期的效果。
底比斯人意識到戰爭時間又要延長了。波斯人的長期駐軍要消耗他們的大量糧食和財富,聯軍也已經開始清算投靠波斯的城邦。逐漸吃不消的底比斯人,只能全力慫恿波斯人儘早開戰。但是瑪爾多紐斯看到希臘方陣沒有鬆動的跡象,所以兩軍又對峙了數日。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波斯人繼續放出輕騎兵誘敵,促使希臘人前來出戰。但弓箭和投槍的襲擾,不足以引誘希臘人集體行動。希臘人在陣前安插了鹿砦,還派弓箭手與敵方對射,嚴禁重步兵擅自行動。波斯人一番合計之後,決定連夜完成部署,第二天開始突襲。
這一計畫卻又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告訴了聯軍。這位馬其頓王國雖然享受著接近東方的政治制度,但在文化上更認同希臘。他的理想是維持地區霸權,不希望受到波斯的干涉。當然不希望看到波斯取得一邊倒的勝利,而經常左右逢源。這樣即使希臘人贏了,也不會讓自己受到聯盟的懲戒。
看到希臘軍陣在烈日和騷擾中巋然不動,瑪爾多紐斯只能使出絕招。他在派出所有騎兵,用弓箭和投擲標槍拖住對方。一支波斯精銳騎兵則繞道希臘陣後,殲滅希臘守衛部隊,將希臘人重要的取水地點——加爾加菲亞泉下毒以後搗毀。此後希臘人要飲水,就必須冒著箭雨,到兩軍陣間的阿索普河取水。
瑪爾多紐斯成功地斷絕了希臘聯軍的糧、水供應,逼迫希臘人接受決戰。
到第12天,鑒於運糧隊被波斯騎兵擋在山區以南,軍陣中的食物和水源即將耗盡,聯軍決定退到希泰隆山腳下,普拉提亞城邦前面的高地上構築新防線。那裡水源更充足,地勢更高,有利於抵禦騎兵。
連夜撤退的另一用意,在於用空出的舊營地,主動吸引波斯人來追擊。破碎的地形會擾亂敵人的佇列,希臘人就有了更多取勝的把握。
等騷擾他們的波斯騎兵在日落時回營後,希臘聯軍的撤退在夜間展開。左右兩翼的雅典和斯巴達負責殿後,先前構成中軍的其他城邦部隊迅速撤退。
不料一個斯巴達將領拒絕放棄陣地,引發激烈爭吵,撤退行動被耽擱。直到黎明時分,雅典軍團才出動,隨後是斯巴達軍團,而此時其他希臘部隊早已經到達希泰隆山腳下。雅典和斯巴達的部隊之間,就這樣出現了致命的巨大空檔。
在確定同盟軍隊擺脫危險後,斯巴達人發信號,要求雅典人和自己同時開始後撤。但是由於兩軍間有很長距離,斯巴達人害怕波斯騎兵的突襲,所以沿著山麓向著東南方向後撤。最後撤到了普拉提亞城東部的赫拉神廟前。而雅典人則直接走下山地,來到了靠近希臘中路盟軍的位置。
天亮以後,希臘聯軍陣線分散成三部分,各自相距數公里,形勢非常危急。
波斯軍的出擊和失敗
這是公元前479年8月27日清晨。瑪爾多紐斯發現希臘聯軍放棄陣地,呈行軍隊形散布在平原上,認定希臘人已經敗逃,於是下令全線追擊。波斯騎兵一馬當先,步兵緊跟其後,亂鬨鬨地渡河追來。瑪爾多紐斯親率5萬多波斯軍隊向斯巴達軍團直撲過來,希臘僕從部隊則向雅典軍團逼近,阿塔巴茲率領波斯藩邦部隊謹慎地拖在後面。
普薩尼亞斯看到波斯軍隊追來,立刻命令部隊在一塊略微隆起的平坦高地上結陣。波斯騎兵眨眼功夫就衝到近前發起進攻,並試圖向斯巴達陣營的側後迂迴包抄——這是波斯騎兵典型的戰術。古典史料沒有說明波斯騎兵是否迂迴成功,但從當代的地貌來看,普拉提亞平原靠近希泰隆山的部分地形已經相當破碎,溝壑遍布,波斯騎兵在這裡的活動肯定受到很大的限制。隨後趕到的波斯步兵陸續在斯巴達陣前100米組成混合盾牌方陣,弓箭手在盾牌後面開始一波又一波的齊射,用希羅多德的話說:"斯巴達陣營淹沒在波斯箭雨里。"
斯巴達人行軍時讓戰鬥力最強的精銳走在縱隊的頭部和尾部,每個小隊的最前排也是小隊中最優秀的戰士。一旦遇到敵軍,全軍以縱隊最前排或者最後排的精銳小隊為基準,橫向展開變成橫隊。這樣方陣最右端和最前排就是戰鬥力最強的戰士了。他們後面是邊民重步兵和黑牢士奴隸組成的輕步兵。
就這樣,在迅速完成了佇列轉化後,5000斯巴達步兵和3000特格亞人的步兵組成了堅實的方陣。斯巴達戰士訓練有素,將盾牌片片相連組成堅實的盾牌防線,雖然不時有人中箭倒地,但陣形絲毫不亂。普薩尼亞斯一直等到波斯步兵全部到達,列陣完畢,才面向普拉提亞城內的赫拉神廟祈禱,這樣做表面上是虔誠,實際上是因為波斯人機動性更強,隨時可以後撤。所以他們的計畫是承受一波箭雨,等更多對手近到可以射箭,再進行爆發式突擊。
身邊的祭司心領神會,聲稱預兆吉祥,普薩尼亞斯於是下令衝鋒。
近萬斯巴達重裝步兵組成縱深8行、正面寬1千多米的密集陣,緊跟其後的是2萬以上希洛輕裝步兵,這樣斯巴達步兵方陣的厚度達到36行,衝擊力驚人。
斯巴達的盟友特格亞人為了防止更大的傷亡,而率先殺出。他們的重步兵很快就衝破波斯人的陣線。斯巴達人則在之後才跟著推進。在近戰中,身披金屬鱗甲和青銅胸甲的希臘重步兵優勢巨大。成排面推進的他們將三五成群的波斯人一個個打倒在地。波斯軍隊的盾牌防線在如此強勁的衝擊下土崩瓦解。
斯巴達步兵步調一致,長矛平舉向前突擊,波斯步兵陣線有秩序地整體後退,前幾排的士兵揮舞著彎刀和斯巴達長矛陣搏鬥,有些悍勇之徒甚至徒手將斯巴達士兵的長矛抓住折斷;後排的波斯士兵依然保持弓箭齊射。
戰役進行到此時仍然勝敗未分,波斯步兵鬥志昂揚,前仆後繼地和斯巴達密集陣搏鬥,波斯騎兵在一旁等待時機乘虛而入。不一會斯巴達軍團就推進到平坦的開闊地上,波斯騎兵開始反擊,瑪爾多紐斯身穿鮮艷的盔甲,親率1千重裝騎兵向斯巴達軍團側翼衝擊,同這裡輕裝的希洛奴隸軍發生混戰。希洛士兵拚死抵抗,但由於缺乏盔甲保護,傷亡慘重。正當斯巴達軍團側翼飽受壓力,搖搖欲墜的危急關頭,意外發生了。一個名叫阿里姆尼斯塔的斯巴達戰士奮力投出一支標槍,擊中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後者當場墜馬斃命。主帥陣亡徹底動搖了波斯人的軍心,此前一直秩序井然的波斯陣營開始瓦解,紛紛回身逃命。
正在斯巴達軍團同波斯軍隊激戰的同時,西面的雅典軍團同波斯的希臘僕從部隊也發生激戰,由於雙方採取相同的密集陣戰術,戰況一度膠著。但當希臘僕從部隊得知瑪爾多紐斯的死訊,大部分人立刻撤離戰場,留下實力最強的底比斯人死戰到底。
就這樣,底比斯最勇猛的300戰士和雅典人血戰至最後一人。
這時希臘聯軍的中央陣營也趕了上來,於是希臘各部隊開始全線追擊。波斯軍隊撤退時由騎兵斷後,以密集的弓箭遲滯斯巴達步兵的追擊,並伺機攻擊脫離大部隊的小股希臘軍隊,美加里和弗里西亞的數千步兵就在追擊途中遭到波斯騎兵的襲擊,被斬殺600餘人。絕大多數波斯軍隊得以安全撤過阿索浦河,躲進堅固的營壘裡面。追過河來的希臘聯軍將波斯大營團團圍住,從四面攻打。希臘密集陣在堅固的營壘面前一籌莫展,而波斯人從木製寨牆後面居高臨下向希臘人群傾瀉箭雨,造成慘重傷亡。最後還是悍勇的特吉亞人硬將一段寨牆推倒,結果希臘步兵一涌而入,波斯大營內包括隨軍婦女和平民在內的所有人被屠殺殆盡。
普拉提亞戰役中,一直拖在後面的波斯將領阿塔巴茲看到戰局逆轉,立刻率領4萬藩邦部隊(戰兵2萬,輔兵2萬)撤過阿索浦河,過波斯大營而不入,直接朝馬其頓方向撤退。這支波斯軍隊衝破希臘城邦沿途的重重攔截,取道色雷斯和拜占庭,渡海回到小亞細亞。阿塔巴茲由於保全部隊有功,受到薛西斯嘉獎,被封為赫拉斯滂總督。瑪爾多紐斯親率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3千騎兵逃脫。
大戰之後,分到充足戰利品和金銀財寶的希臘人,又包圍了底比斯。此時,希臘人的攻城戰短板,再次暴露了出來。對於被圍的水泄不通的底比斯城,一籌莫展。最後只能要求對方交出給波斯出謀劃策的貴族,全部處決。
遠方的勝利
當時遠徵到伊奧尼亞的希臘偏師,在列奧提西達的指揮下,搜尋波斯艦隊的蹤跡。希臘人一路搜尋到了伊奧尼亞起義(愛奧尼亞起義)時,拉德海戰的古戰場。
由於波斯人認為自己在海面上已經失去優勢,於是他們讓腓尼基人的船隊回家,保護中東地區的貿易活動,防止希臘人攻擊黎巴嫩地區。然後部分陸軍將剩下的船隻拉上岸,在周圍建造石牆、木牆和鹿砦。在經過一番折騰後,這些船隻損耗嚴重,已經無法承擔作戰任務,所以波斯人選擇讓水兵上岸,建造船寨保護倖存船隻。
聯軍為了取得勝利,提前收買了伊奧尼亞希臘人作為內應。所以斯巴達人高呼口號,試圖分化波斯人和伊奧尼亞人。結果波斯人馬上將伊奧尼亞人支出軍營或者解除武裝。
於是希臘人兵分兩路,雅典人負責正面強攻,斯巴達人負責迂迴包抄,截斷波斯人的退路。在雅典人攻破了城寨後,斯巴達人及時趕到,封堵了逃兵的退路。一直被波斯人壓迫的薩莫司(薩摩斯)人和米利都人也趁機反戈一擊,痛打落水狗。希臘聯軍再一次取得了輝煌勝利。
從此希波戰爭攻守易位,希臘聯軍開始主動出擊,控制從愛琴海到黑海的各個戰略要地,並將波斯勢力從許多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中趕了出去。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主導希臘聯盟長達二十七年,史學家諷刺地稱這段時期的希臘聯盟為"雅典帝國"。
戰爭結局
普拉提亞戰役,波斯統帥瑪爾多紐斯的臨陣指揮無可挑剔,波斯軍隊也占儘先機,好幾次幾乎將希臘聯軍逼入絕境。希臘聯軍最後勝在紀律嚴明和鬥志頑強,民族存亡在此一戰的信念使希臘軍隊士氣高昂、視死如歸,能夠經受逆境而陣腳不亂。此戰瑪爾多紐斯非常合理地使用了波斯騎兵,如果不是瑪爾多紐斯意外陣亡,波斯重騎兵很可能會導致斯巴達側翼的崩潰。波斯軍隊由於來源蕪雜,組織上對主帥非常依賴,一旦失去主帥就立刻瓦解,而波斯將領一直有身先士卒的傳統,此戰兩位波斯主將的陣亡對部隊士氣打擊很大,也是波斯軍隊失敗的原因之一。普拉提亞戰役希臘聯軍勝得相當僥倖,也許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吧。
後續故事
普拉提亞戰役以後,普薩尼亞斯成為希臘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次年,普薩尼亞斯受命率領一支聯合艦隊出征愛琴海,先後收復賽普勒斯和拜占庭,聲望進一步高漲。他因此頭腦發熱,野心膨脹,渴望成為整個希臘的主宰,於是漸漸腐化。波斯王薛西斯乘機和普薩尼亞斯秘密接洽,答應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並讓他做希臘總督。普薩尼亞斯暗地裡和波斯王書信往來進行勾結,為人處世也開始肆無忌憚,招募一批波斯和埃及人做保鏢,經常在家中身穿波斯服裝,處處模仿波斯人奢華的生活方式。
一次普薩尼亞斯讓家僕阿基里送一封信到波斯,阿基里注意到以前去波斯送信的人都有去無回,就私下拆看了這封信,結果大吃一驚。信中普薩尼亞斯告訴波斯王,打算策反斯巴達的希洛奴隸,許諾給他們自由,號召他們揭竿而起推翻斯巴達統治。阿基里馬上把這封信交給斯巴達的五位行政長官。陰謀敗露以後,普薩尼亞斯東躲西藏,最後逃進雅典娜神廟裡面。憤怒的斯巴達人將神廟團團圍住,用石塊將門窗堵了起來,將普薩尼亞斯困在裡面。據說普薩尼亞斯的母親覺悟甚高,親手壘上第一塊石頭以示大義滅親。可憐昔日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最後就這樣餓死在神廟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