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揭西縣、惠州市等客家地區鄉鎮一種風味小吃,米程是以蒲米為主,加以煎好的糖漿和準備好的黑或白芝麻,花生混合倒入米程梆中,壓制均勻,切成小塊狀,即可食用。剛出爐的米程香脆誘人,讓人垂涎三尺。呆程則以高粱米為主料,其製法與米程如出一轍,味道卻是另有一番風味喔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程
- 屬性:客家風味小吃
- 主要材料:蒲米
- 味道:甜
起源,用途,
起源
據揭西縣誌記載,米程是一種甜食品,在揭西客家地區盛行。其製法是,先備好煙米,再把糖和水,配上花生油及麥生一起,放在鍋里煎煮,到糖漿近乎凝結的火候、倒進甫米混和,加上花生、芝麻,然後撈起,在特置的方格中碾平切細即成。其中糯米制的叫“米乾程”,粳米制的叫“甫米程”。“米乾程”較柔軟,“甫米呈”較酥脆,均甜香爽口,久吃不厭。其製作工藝雖不複雜,但極其講究,尤其是煮糖的火候,要結合天氣和糖料,太老太嫩都不行。太老了,要反砂鬆散,太嫩了則過於柔軟壓不成形。同時配料麥生也要適中,少則粘不成塊,多則堅如盤石。
用途
過去客家人制米程(當地叫打米程),或作點心茶料,或作敬品禮品,十分普遍,又十分上乘。春節期間,家家婦女,備好花生、芝麻和各種香萊,擂成香噴噴的大缽鹹茶,擺上米程,把左鄰右舍、上家上屋請來共吃米程茶。親戚到來,一入門就是檢米程茶(客家人上叫檢),而且這家請了那家請,把能請到客人視為體面,十分愜意。
用米程作拜神供品,也是當時的一種景觀。尤其是大廟爺出遊之時(即河婆歷史悠久的三山國王),河婆六約(古制六個區域),游到那裡,那裡的殷實人家和靈巧婦女,便用大托盤賽結米程塔,有六角形和八角形的,也有四方形樓閣形的,高的競達一二尺之多;形狀各有千秋,色澤也各不相同。
小孩是最喜歡吃米程的,但過去因生活所迫,一般家庭製作米程,畢竟有限。因此,窮苦人家為了接待人客,打一鍋二鍋米程,把邊角料給小孩試嘗後,便把存下的藏在棚角最隱蔽的地方。一些嘴饞的孩子看到別人吃米程,便回家上樓棚翻缸倒瓮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