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齋詩集》是陳與義創作的現當代小說類書籍。
《簡齋詩集》是陳與義創作的現當代小說類書籍。
《簡齋詩集》是陳與義創作的現當代小說類書籍。內容簡介 澹山椒之寒日,送萬古以無言。彼飛鳥其何知,方相急而破煙。須臾變沒,所見惟壁。有木上座,夢中侍側。問上座以何見,口不能於嘖嘖。豈彼口之真無,悟前境之非實。管城子在傍,代對以臆。忽風雨之驟過,恍向來之所歷。此其畫耶,則草木禽鳥皆似...
《嘉禾百詠·簡齋》是宋朝時期的一首五言絕句,作者是張堯同。作品簡介 《簡齋》是宋朝嘉興籍詩人張堯同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收錄於詩集《嘉禾百詠》。《嘉禾百詠》是詩人張堯同以嘉興的風土人情、名勝物產作為題材所創作的詩歌作品集。收錄於《四庫全書》的集部,別集類之南宋建炎至德祐(1125-1189)。作者信息 張堯...
簡齋體,是指北宋詩人陳與義開創的詩體。特點是語言自然流暢,隨意而出。詩人簡介 陳與義(公元1090-1138) ,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是自北宋蘇黃等大家卒後,一直到南宋四大家崛起近半世紀的南北宋詩壇最傑出的詩人。社會巨變對簡齋詩風的最終形成起到了積極的推進性作用,使他的詩歌不但在思想內容上放射出反對...
簡齋詩外集 《簡齋詩外集》是元(1271~1368)朝時期的手抄本。責任者 (宋)陳與義撰 版本類型 抄本 版本信息 元(1271~1368)載體形態 1冊 行款題跋 元錢良佑跋,鮑毓東跋,袁克文題簽。9行17字,黑口,左右雙邊。四部分類 集 別集 宋 文獻類型 善本 館藏書號 08471 ...
《增廣箋注簡齋詩集》是2005年8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陳與義 撰;宋胡稚 箋注。責任
《簡齋》是詩人周瑛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太羹有餘味,大樂無繁音。茅齋坐白日,冥契千古心。作者簡介 周瑛(1430-1518)字梁石,號翠渠,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成化五年(1469)進士。知廣德州。遷南京禮部郎中,出為撫州知府,調知鎮遠。弘治(1488)初,為四川參政,進右布政使。所至成有政績。以母喪歸...
《小倉山房詩集》是清代袁枚撰寫的詩集。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祖父袁、父袁濱都做過幕僚。袁枚十二歲中秀才,乾隆元年(1736)投奔廣西巡撫金釒共幕下的叔父袁鴻,應命作《銅鼓賦》,大受金釒共讚賞,薦舉他赴博學鴻詞試,報罷。乾隆三年中順天...
《小倉山房詩文集》是清代詩人、文學家袁枚創作的一部詩文集著作。該書主要收錄了袁枚的多首詩文作品。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隨園先生。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清代詩人、詩論家。浙江錢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他與紀曉嵐(清乾隆四庫全書的總編纂)有“南袁北...
陳簡齋詩集合校匯注 《陳簡齋詩集合校匯注》是聯經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騫
《寄韓簡齋老友》是宋代詩人顧逢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 曾問梅花開未開,擬扶短策步蒼苔。可憐雨雪飄零盡,不得花邊醉一回。作者簡介 宋 顧逢,字郡際,號梅山樵叟。宋代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學詩於周弼,擅長五言詩,與陳瀧、湯仲友、高常齊名,有蘇台四妙之稱。其居室稱為「五字田家」。有《船窗夜話...
《寄韓簡齋》是宋代詩人顧逢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年來衰颯甚,傴僂較前增。顧影如枯木,梳頭似老僧。酒杯辭滿勸,山路怯先登。僅免愁風雨,歡顏得少陵。作者簡介 顧逢,宋吳郡人,字君際,號梅山樵叟。學詩於周弼,名居室為五字田家,人稱顧五言。後辟吳縣學官。有《船窗夜話》、《負暄雜錄》及詩集...
《袁簡齋先生生輓詩》是清代詩人劉錫五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作宰桐鄉便作家,甘棠陰里種桑麻。山中安石留棋墅,屏後扶風列絳紗。死悟前因仍是月,生無一日不看花。口碑盡有遺民戴,豈止天台老衲夸。作者簡介 劉錫五,字受茲,又字澄齋,介休人。乾隆辛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武昌知府。有《...
讀書萬峰庵幼弟簡齋以詩見寄次韻和答 《讀書萬峰庵幼弟簡齋以詩見寄次韻和答》是清代詩人李大儒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蓮峰飛鳥上,引手接明霞。檐淺雲常宿,松深日易斜。山僧惟習靜,野鹿解銜花。吾亦忘機客,埋名誰復夸。作者簡介 李大儒,字魯一,建寧人。有《愚庵詩集》。
論陳與義的詩學淵源——以《增廣箋注簡齋詩集》為中心的考察 劉月飛 《白沙先生詩教解》的文本形態及其詩學觀念 安家琪 “素位之學”與陳確的詩學思想 汪冬賀 從查慎行《初白庵詩評》看其“唐宋互參”詩學理論 王新芳 ·詞學研究·論朱敦儒詞在元明兩代之影響——以選與評之間的關係為中心 郁玉英 楊劍兵 梁...
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胡稚箋注《 簡齋詩集》30卷(附《無住詞》1卷)刊刻問世,《四部叢刊》即據此影印,並附印元刊《 陳簡齋詩外集》。198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陳與義集》即以胡本為底本。胡注過於簡略,今人白敦仁有《陳與義集校箋》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人物生平 祖籍京兆,因唐朝安史之亂,陳氏一族入...
後期的"簡齋體"取法杜詩,得其沉雄之韻,規模宏大,潛氣內轉,意境圓融,風格雄渾沉鬱。詞作以清婉秀麗為主要特色。有《 簡齋詩集》30卷(附《無住詞》1卷)刊刻問世。本書為展示陳與義詩詞全貌,以《陳與義集校箋》為底本(該本以元刻《增廣箋注簡齋詩集》及元抄《簡齋外集》為底本),參以吳書蔭、金德厚點...
簡齋先生之詩,梨棗久登,傳布未廣。今讀三十二品,而《小倉山房全集》可概見矣。鴛鴦繡出,甘苦自知,直足補表聖所未及,續云乎哉。丙午夏五月鮑君以文舟中舉手鈔本見示,及假歸校錄,用識欣賞。震澤楊復吉識。相關介紹 二十四詩品與續詩品 《二十四詩品》,主要論述詩歌風格,分雄渾、沖淡、纖穠、沉著等...
《小倉山房文集》是清代袁枚(1716~1797)撰寫的文集,卷數為25卷。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袁枚十二歲中秀才,乾隆元年(1736)投奔廣西巡撫金共幕下的叔父袁鴻,應命作《銅鼓賦》,薦舉他赴博學鴻詞試,報罷。乾隆三年中順天鄉試,次年中進士,選翰林...
《小倉山房文外集》是清代袁枚撰寫的一部文集。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文學家。浙江錢塘人,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少負才名,乾隆四年進士。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園名"隨園",吟詠其中。詩主性靈,古文駢體自成一格。性通達不羈,尤好賓客,...
《消夏詩》是清代詩人袁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出自《小倉山房詩集卷九》。作品原文 不著衣冠近半年,水雲深處抱花眠。平生自想無官樂,第一驕人六月天。作者簡介 袁枚, 清浙江錢塘人,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少負才名,乾隆四年進士。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
帥我學識淵博,著有《墨瀾亭集》二卷,《帥子古詩選》四卷,《簡齋詩文集》八卷。他的文章融會貫通秦漢唐宋各大家,感時而作,深刻含蓄。他的詩則往往借樂府舊題記物起興,直抒胸臆,反映人民疾苦,針砭時弊。精通醫學 帥我學醫還有一則故事:有一次,他父親病重,久治不好,帥我焚香禱告,求神靈護 ,並願...
《二十一日風甚明日梅花無在者獨紅萼留枝間甚可愛也》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昨日梅花猶可攀,今朝殘萼便斕班。群仙已御東風去,總脫絳袂留林間。作者簡介 陳與義,宋洛陽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號簡齋。陳希亮曾孫。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博士。
䃂散非扣鐘,弇郁類裂瓮。奧草掛綿絡,陰冰凝螮蝀。游畢再登高,出洞如出夢。一筇偃又豎,兩目闌復縱。遠山亦獻媚,橫陳怪石供。仙鶴不可招,明月猶堪弄。底事急歸來,雲濕衣裳重。作者簡介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人。乾隆丙辰舉博學鴻詞。己未進士,改庶吉士,官江寧知縣。有《小倉山房詩集》。
陳與義( 1090年—1139年),宇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自幼能文,尤長於詩。政和二年( 1113年)進士,宣和四年(1123年)除太學博士,南渡後,累官至參知政事。詩宗杜甫,與黃庭堅、陳師道並稱“江西詩派”的“三宗” 。又工詞, 疏朗明快,自然天成,尤近於蘇軾,今存十餘首。有《簡齋詩...
《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是宋代陳與義的作品。作品原文 四歲冷官桑濮地,三年羸馬帝王州。陶潛迷路已良遠,張翰思歸那待秋。病鶴欲飛還躑躅,孤雲欲去更遲留。盍簪共結雞豚社,一笑相從萬事休。作者簡介 陳與義,宋洛陽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號簡齋。陳希亮曾孫。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
所著有《辛稼軒年譜》、《詞選》、《續詞選》、《曲選》、《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景午叢編》、《校點南詞韻譜》、《北曲新譜》、《北曲套式匯錄詳解》、《陳簡齋詩集合校匯注》、《宋人生卒考示例》、《唐伯虎詩輯逸箋注》、《陳後山年譜》、《清晝堂詩集》等三十餘種,胥優遊涵泳而發為心得之作...
南宋詞人劉辰翁《須溪評點簡齋詩集》:上闋隱約濃淡,下闋調意名稱。作者簡介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他生於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
呂欽問,字知止。公著孫,希績子。事見宋胡稚箋注《簡齋詩集》卷一《送呂欽問監酒受代歸》詩注。今錄詩二首。 [1] 參考資料 1 詩詞 呂欽問 初涼 .搜韻[引用日期2023-07-21]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巫婆理髮377 為您推薦廣告 ...
南宋時人並不以“詩餘”為文學形式的名詞,它的作用僅在於編詩集時的分類。考北宋人集之附有詞作者,大多稱之為“樂府”,或稱“長短句”都編次在詩的後面,既沒有標名為“詞”,更沒有標名為“詩餘”。南宋人集始於詩後附錄“詩餘”。陳與義卒於紹興八年,其《簡齋集》十八卷附詩餘十八首。但今所見者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