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釋義
篌註解
--------------------------------------------------------------------------------
篌
hóu
(1) ㄏㄡˊ
(2) 〔箜~〕見“
(3) 箜”。
(4)
鄭碼:MNXM,U:7BCC,GBK:F3F3
(5) 筆畫數:15,部首:??,
筆順編號:314314325131134
詳細註解
--------------------------------------------------------------------------------
篌
hóu
English
--------------------------------------------------------------------------------
篌
Hóu
The [ 箜篌 ] sees"箜"。
--------------------------------------------------------------------------------
樂器簡介
篌是侯義敏先生經過多年研製成功的一種新型的吹奏樂器,已經申請國家專利保護,其
音色既有塤的古樸神秘,又兼簫的的空靈幽遠。相對於二者,篌的音色更為低沉、渾厚、幽深、典雅。篌源出於塤,是塤的延伸發展,並成功的解決了塤高音難吹的問題,而且
音域也較塤更為寬廣,專家評價“篌的問世填補了民族吹奏樂器低音區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篌的演奏方法也較塤與簫更為輕鬆,是一種獨具特色,簡便宜學而又令人愛不釋手的樂器。
歷史淵源
箜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音域寬廣、
音色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古代除
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現常用於獨奏、重奏和為歌舞伴奏,並在大型
民族管弦樂隊中套用。箜篌在古代有
臥箜篌、
豎箜篌、
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神書》 :“於是
塞南越,禱祠
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
琴瑟自此起。”唐代
杜佑《通典》:“
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
琵琶也。”此屬琴瑟類的臥箜篌。從甘肅省嘉峪關魏晉墓磚書看,其面板上沒有
品柱。豎箜篌,漢代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為“
胡箜篌”。 《隋書音樂志》記載:“今
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
西域,非
華夏之樂器。”
從古代大量演奏圖像中所繪的
豎箜篌和日本奈良正庵院保存的我國唐代漆箜篌和螺箜篌殘件看,它的音箱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
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為裝飾而得名,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則設有
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
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鳳首箜篌自印度傳入,用於隋唐燕樂中的天竺樂,至宋代隋煬《樂書》中仍繪有當時存在的多種形制的
箜篌,明代以後失傳。
據考證,箜篌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宮廷樂隊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中國盛唐(618-907)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飛速發展,箜篌演奏藝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古代的箜篌先後傳入日本、朝鮮等鄰國。在日本東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還保存著兩架唐代箜篌殘品。但是,這件古老的樂器,從十四世紀後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們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
箜篌的圖樣。
箜篌類型
豎箜篌
東漢之時,由波斯(今伊朗)傳入我國一種角形
豎琴,也稱
箜篌。為避免與漢族的箜篌混同,稱
豎箜篌,或“
胡箜篌”。
東晉時有
天竺(今印度)送給
前涼政權的一部伎樂中有這種豎箜篌。
豎箜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亞述、
巴比倫以及
埃及、希臘等十分流行的一種叫做豎琴的樂器。現在,古代的箜篌實物雖已不存,但漢魏壁畫上多見到彈奏箜篌的人像,如
敦煌莫高窟431窟彈奏的就是豎箜篌,它們完全與亞述浮雕上所見的豎琴相同。
豎箜篌狀如半截弓背,曲形共鳴槽,設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並有腳柱和
肋木,張著20多條弦,豎抱於懷,從兩面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彈奏,因此唐代人稱演奏
箜篌又叫“擎箜篌”。《
通典》記載:“
豎箜篌,胡樂也,
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而兩手齊奏,俗謂‘擘箜篌’”。根據古代壁畫和
文獻記載,豎箜篌的弦有23根、22根、16根、7根等數種。
臥箜篌
臥箜篌與琴瑟相似,但有品,盛行於漢至隋唐,宋代後失傳。
在古代皇室樂中,
箜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演奏中還是主要的樂器之一。由於它有弦數組,不僅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在獨奏或伴奏方面,都較其他樂器理想。
遠在
春秋戰國時楚國就已經有和琴、瑟相像的臥箜篌了。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
清商樂》中,當時有五弦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漢代流行這種樂器,在詩詞中亦經常用到,如
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即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史記.封禪書》 :“於是塞南越,禱祠
太一、后土,始用樂舞,益詔歌兒,作二十五弦及
空候琴瑟自此起。”唐代
杜佑《通典》載
箜篌是“漢武帝使樂人候調所作,以祠太一。或雲候暉所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
坎侯。……舊說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
琵琶也。”說的就是種屬於琴瑟類的
臥箜篌,臥箜篌雖然與琴瑟形似,但其長形共鳴體音箱面板上卻有像琵琶一樣的品位,這是它與琴瑟在形制上相異的主要特異。遼寧
輯安(今吉林
集安)
高句麗壁畫所彈之樂器即是臥箜篌。
臥箜篌曾用於隋唐的高麗樂中,以後在我國日漸銷跡,至宋代後失傳。但臥箜篌在朝鮮卻得以傳承,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
玄琴。在日本
臥箜篌因由當時的百濟國(高麗、
百濟都為朝鮮古稱)傳入,稱為百濟琴。
小箜篌
小箜篌,我國古代北方
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又稱
角形箜篌。是
豎箜篌之一種,屬於豎箜篌中的較小者。歷史久遠,結構簡單,造型美觀,使用方便。長期流傳於宮廷和民間,清代失傳。20世紀30年代得以復興,80年代推陳出新,造型各異的小箜篌登上我國和世界音樂舞台,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歷史悠久的小箜篌,起源於古代
獵弓,具有古代樂弓向古代樂器發展的最初型式。自東漢由
波斯經西域傳入我國中原後,曾在歷代宮廷中套用,隋唐用於
西涼樂、
龜茲樂、
疏勒樂、
高麗樂和
天竺樂中。在敦煌北魏至唐宋的壁畫中,可以看到古代器樂演奏家們“豎抱於懷中”、用“雙手齊奏”的角形箜篌,仍然保留有古代樂弓的痕跡,只是加粗了向上彎曲的共鳴槽。不僅拴弦方法簡便,琴弦的數目也多為八弦。筆者認為:這就是
角形箜篌中的
小箜篌。而唐代
杜佑《通典》所載:“二十有二(一作三)弦”和宋代
吳自牧《
夢梁錄》所載“張二十五弦”,顯然是角形箜篌中的大
箜篌。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一般多為先簡後繁,角形箜篌也必然是先小後大、
張弦由少及多。小箜篌一直流傳到明末,清代失傳,但在史籍中仍有記載。 《清朝續文獻通考》中說:“小箜篌,女子所彈,銅弦、縛其柄於腰間。隨彈隨行,首垂流蘇,狀甚美觀。……按弦樂器可行走彈奏者惟小箜篌一種而已。”書中並附有小箜篌圖像。?
在北京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
中國樂器博物館裡,珍藏著兩架
小箜篌。其中一架是“形如半邊
木梳”的小箜篌,它的型式接近於日本奈良
正倉院所藏我國唐代
螺鈿槽
箜篌殘品,又與宋代
陳暘《樂書》中所繪
豎箜篌之一種相像。《清朝續文獻通考》中所繪的小箜篌,也與這架小箜篌形制相同,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小箜篌珍品。這架傳世小箜篌,
榆木制,通高80厘米、底長23.5厘米、寬5.5厘米,形如半邊木梳(圖)。琴的
共鳴箱系在角形曲木內側掏空,蒙以
核桃木薄板而成,為一彎曲的共鳴槽,琴箱下端鑲有蝴蝶形骨飾。角形曲木上端為凸螺旋形琴首,琴弦一端拴於下方橫木的弦鈕上,另一端繫於曲形共鳴槽的背部。張有13弦,均為直徑相同的絲弦,以弦長有別而音高不同。外表裝飾美觀,在角形曲木兩側雕刻有對稱的
鳳凰、
雲頭和花卉紋飾,並刻有楷書。通體無漆飾。演奏時,左手托置,右手彈弦發音,多用於古代儀仗樂隊中。此琴約為明代製品。原為著名琴家
鄭穎蓀珍藏,1958年國家購自鄭氏之處,現為音樂研究所藏品。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架
小箜篌,紅木製,通高83.5厘米、底長24.5厘米、寬3.5厘米。形制與前者有所不同,角形下方的橫木已擴展為窄匣形的
共鳴箱,兩側面蒙以
桐木薄板,右側面置有紅木條馬,上嵌
象牙馬峰,下方置
黃楊木弦軸,琴弦上端繫於角形曲木右側。張有10弦,均為同樣粗細的絲弦,依琴弦長短而音高有別。琴首為凸螺旋形,通體施透明漆。演奏時,左手托持小箜篌,右手彈奏,用於古代
儀仗樂隊中。此琴為清代製品,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先生所珍藏,1958年程先生將其捐獻國家。
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東晉初由印度經中亞傳入我國,晉
曹毗《箜篌賦》描繪為“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可知其是以鳳首為飾而得名。
鳳首箜篌形制與
豎箜篌相近,其音箱設在下方橫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則設有軫或起軫的作用,用以緊弦。曲頸項端雕有鳳頭,正如《樂唐書》所載:鳳首箜篌,有項如軫,
杜佑《通典》:鳳首箜篌,頭有軫。有軫或無軫的圖像在敦煌壁書中均有所見。今新疆克孜爾古窟38窟晉代
思維菩薩伎樂所奏樂器即為鳳首箜篌。
鳳首箜篌在隋唐用於天竺樂、驃國樂和高麗樂中。
唐德宗(78O~805)時,從
驃國(今
緬甸)也傳進了鳳首箜篌。這是項有絛軫的一種
鳳首箜篌,至今還在緬甸流傳,稱“桑柯”或“彎琴”,也叫作“緬甸豎琴”。而在國內,鳳首箜篌在明代後失傳。
雁柱箜篌
雁柱箜篌,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因
雁柱作
導音體而得名。是我國繼雙排弦壓顫
箜篌之後,取得的又一個箜篌研製新成果。
瀋陽音樂學院高級實驗師、
鋼琴調律維修專家、民族樂器改革家
張琨,與音樂界、樂器界專家合作,採用立體式雙面琵琶形共鳴箱和箏式雁柱,借鑑
豎琴的形式和弦列設計,吸收韓其華的“雙排弦壓顫”結構原理,設計並製作成功雁柱箜篌,使千年古樂以嶄新的面貌登上世界樂壇。
轉調箜篌
轉調箜篌,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在
雁柱箜篌的基礎上,設計製作轉調機械結構,使其成為結構完善、造型優美、表現力強的樂器。
雙排弦箜篌
雙排弦箜篌,是我國新型彈撥弦鳴樂器。在
箜篌流傳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一直沿襲著傳入時的結構和外貌,但這種現象,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被改變了。樂器製作家韓其華在箜篌領域中首先創製成功雙排弦箜篌,不僅使箜篌的結構和演奏技法有了長足發展,同時也使箜篌的外觀煥然一新,在
音響效果上,也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已用於音樂實踐中,並首次在電影音樂中啟用箜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