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背景
歷史背景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起源於兩三千年前的
古希臘,因為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為世界上一大影響力的體育盛會。後來古希臘沒落,奧運從此停辦了近1500年,直到19世紀末由法國的顧拜旦創立有了真正奧運精神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2008年在中國北京舉行的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為“同一世界,同一個夢想”,而每個吉祥物都有一個琅琅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人們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你”。
2006年9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普通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第1組)各一套;2007年6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又發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普通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第2組)各一套。
為了迎接和紀念在中國舉行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體育盛會,中國人民銀行於2008年3月20日發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第3組),全套紀念幣共9枚,其中,1/3盎司金幣2枚,5盎司金幣1枚,10公斤金幣1枚,1盎司銀幣4枚,1公斤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設計過程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申奧成功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的徵集公告,對於設計者們既是機會,也是擔子。設計者們在設計該項目的過程中圍繞如何能把奧運會精神和北京“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兩大主題表現出來,將“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融入其中,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網上下載了各種信息,對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認識從一知半解到深入研究,從起源到發展,從雅典娜神廟到北京鳥巢,從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到奪得第一枚奧運 金牌……都涉獵。
在定了設計方案和中標設計師後,他們白天晚上忙者稿子,茶餘飯後討論的還是稿子,沒有白天黑夜,熬夜到凌晨三四點或熬通宵是經常的,睡兩三個小時再爬起來繼續乾,草稿畫了一遍又一遍,撕了張又一張, 改了一遍又一遍, 每個人的眼睛都熬得要免子似的。期間,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李小平總經理和中國金幣總公司設計部胡福慶經理對改稿的事情也費了很多心血,起早貪黑地跟著設計師一起工作,組織大家一遍遍看稿、 討論、總結。最後經過一番辛苦,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第3組)的設計定稿呈現於人們眼前。
雕刻師們在有了設計定稿後,經過仔細分析、刻畫比對後做到心中有數。從圖稿到石膏浮雕版,它是一個藝術再創作的過程。在最後石膏浮雕版的競標中,這塊浮雕舉奪魁。 成功的背後,除了雕刻者們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外,也包含了專家評審組對這塊浮雕的意見和幫助。
發行方式
制幣參數
幣面圖案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第3組)正背面圖 | 正面圖案 | 背面圖案 |
---|
1/3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中國古代摔跤運動造型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體育項目——摔跤圖示,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3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中國古代蹴鞠運動造型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體育項目——足球圖示,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京劇、傳統工藝窗格及中國傳統京劇臉譜藝術造型,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秧歌、傳統工藝窗格及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造型,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獅子舞、傳統工藝窗格及中國傳統皮影藝術造型,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中國民間茶館、傳統工藝窗格及中國傳統民間年畫造型,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彩色)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現代體育運動和奧運五環抽象造型,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公斤圓形銀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彩色)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並刊國名、“2008”年號。 | 為拔河和太極拳運動造型,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10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正背面圖 |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彩色)及中國青銅器造型紋飾圖案,並刊國名、“2008”年號。 | 以競技運動員為主景,襯以北京天壇祈年殿、雲龍圖案及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年份字樣,並刊“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及面額。 |
|
錢幣賞析
1/3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的圖案上的對應是富有深意的,也是設計上的一個亮點。以古代體育為題材,能夠反映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淵源,體現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同奧林匹克運動相融合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而其與現代體育運動標誌一一呼應, 也反映著中國古代體育文化,隨著現代文明的到來,也在不斷豐富充實著自己的文化體系,讓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注人中華體育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共同向前發展。
該兩枚幣面設計除歷史傳統體育人物造型與現代體育運動標誌的對應之外,還呈現兩大對比:一、藝術風格的對比。古代體育造型的具體寫實與現代體育運動的裝飾抽象相對比,用截然不同的風格來刻畫古今造型,生動別致;二、造幣工藝的對比。古代體育造型採用立體飽滿的浮雕造型,人們觀賞時可獲得驚心動魄、激動震撼的感受,現代造型用淺平圖案,輕巧精緻,更富有簡約的現代氣質。以上在矛盾中追求和諧的設計元素,最後都統一到中國歷史悠 久的傳統瓦當造型下來。
共性特點: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四枚均為“傳統工藝窗格”。藉助世界體育平台,展示中國文化魅力,設計延續有序,表達執著強烈。以中國特有的民族文化形式,強化現代奧林匹克主題,不失為成功的謀劃。窗格之“格”,又為“隔”,又為“福”,顧名思義,指的就是中式傳統建築中窗戶上的格子。舊時沒有玻璃,古人擋風,或以紙或以紗固定於窗格之上。大戶人家講究,本是簡單之物,卻在上面精雕細刻,因此又引申出另一特殊的傳統工藝形式。該4枚幣面上的窗格,呈上下對倒形態,中以細直木格相連。窗格紋飾有“回”字紋與“萬”字紋的影子,但整體圖形還是祥雲。“淵源共生, 和諧共融”。祥雲是中國傳統紋飾獨有的文化概念,前後綿延數千年,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
個性特點:
“京劇與臉譜”包括同組其他3幅背面圖案,圖稿設計由俞霞薇、孫嘉英、胡福慶共同完成。作為主創,俞霞薇提供的只是構圖表現形態,其中取材,則有過無數次反覆與修改。以京劇為視窗,向世界展示東方文化,從創意角度,絕妙而恰當。具體“京劇與臉譜”取材,角度相對獨特,挑的是能唱、念、做、打的長靠武且,主體對象又是刀馬且的代表角色“穆桂英”。胡福慶著筆“臉譜”,以正“臉”形式呈現。民間藝術中,臉譜歸類舞台藝術,是描於演員臉上的繪畫,屬於舞台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遠是的男子,兩手持鼓槌,左腰扎有腰鼓,隨著秧歌舞步的扭動,清脆的鼓點也由此熱烈而歡快。看似寫實手法,但實際筆墨運用,又有平面徽州木雕的抽朴與厚重。兩者相融,更加大“人文奧運” 理念的展示力度。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隨秧歌的扭動而流動。
“秧歌與剪紙”中的剪紙,又名“窗花”,與“傳統。工藝窗格”有珠聯璧合之妙。“剪紙” 取材相對獨特,為花與鳥造型。鳥是振題而飛的鳥,由上而下,正在花中城戲。花是秋陽之花,或合苞,或盛開,充滿勃物生機以象高意,以意構象,以比興手法剪刻吉樣之物。這是男紙藝術的基本特徵,胡福慶“剪紙”用彩,是大紅向結黃的新變。 漸變,敢的又是半西形態, 買於網點紋飾的底面之上清雅而俊秀。男紙圖案善於把多種物象組合在起形成獨特的寓意, 以表達不同的祝福。
“獅子舞”浮雕製作,側重於兩個主體,一是舞動的獅,二是舞獅的人。獅有靈動之活,人有陽剛之氣,兩者表述各有特點。獅是以形寫意,精細刻繪:獅的體形,獅的動態,獅的神情,形準確,意生動,珠聯璧合,之中還保留有裝飾色彩。舞獅者為典型北方漢子,頭扎毛中,腰扎紅帶,對襟戲服。右手持逗獅的球,左腿半弓,石腿前伸,左手高抬呈召喚之勢。而這些又只是淡淡輪乳描畫。雖然“人”只是引子,但逗獅也需要工夫,或前翻,或後滾,或倒地,或騰空。逗獅之球,抬舉搖動也有規矩,它是一種提示,獅子會根據它的提示,舞出不同的動作與姿勢。
“民間茶館”的設計,核心點在於一個“茶”字。茶是液體,無法具象表述,所以,盛茶的器具一茶壺,才是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整個幣面分為4個層次:茶壺、茶館夥計、茶客、相聲表演,依序漸次而遠。茶館三大標誌,蓋碗、紫銅壺和老虎灶,三者都離不開“氣”。氣是虛的形態,裊裊繞繞,從壺蓋、壺嘴、蓋碗中冒出來。具體刻繪,又不是常規的向上的幾條曲線,而是以祥雲紋飾表達。雖然另類,但充滿民俗色彩的喜氣,因而也鮮明地凸顯出中國民間茶館的特色。
“年畫”中的人物,取自關羽的鬥神形象。東漢《獨斷》有載,當時民間已有貼神茶、鬱壘等神像的風俗。作為浮雕,年畫雖為平面表述,但色彩運用精準市自然,因此,年畫製作的工序,畫稿、構線、木刻、製版、印刷、彩繪、裝裱等等,也有豐富與生動的展示。
打造運動視覺享受:
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整體設計風格恢弘大氣、構圖豐滿,設計大膽而富有感染力,讓人更欲通過這組形象去發揮自己的想像。該幣背面圖案以現代體育運動為主題,通過表現不同運動項目的風采,以展現現代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圖案背景為穿梭飄然的五環裝飾組合畫面。其中主題圖案的表現內容比較多,包括了現代體育運動中的跳水、拳擊、排球和跨欄運動造型,圖案中的運動員動作有力,爆發力十足,把各自運動項目的特點通過一瞬間的動作捕捉生動地展現於人們面前。他們穿梭在五環之中,象徵著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生動地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理念。
精神很抽象,但是人物造型很具象,工藝美術師們巧妙地選用了這樣的組合,形成一個富有視覺衝擊力的圖案組合。運動員瞬間的躍動,展現了運動員本身的力量、智慧、技巧,排球運動員有力的跳起扣殺,跨欄運動員強悍的空中跨越,跳水運動員富有線條感的騰空,拳擊運動員如猛獸般的重拳出擊,令人觀之眼花繚亂,一招一式,每一個動作都扣人心弦,這其中藝術化的技巧、智慧化的動作,當它們被提煉出,安排在同一個畫面中,無疑給人無比藝術享受。
在藝術處理上,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採用的多元構圖,增加了畫面的動感,運動員造型既簡潔又富有動感,既逼真,又富於美感,這樣一幅多姿多彩、內蘊豐茂的繽紛場景,是對於現代體育精神最生動的體現。他們穿梭在五環之中,表達了一種運動的美、激情的美,這種美感足以敲擊到人們的心靈深處,產生一種情緒上的激動,人們在欣賞這枚幣的同時,被它深深地感動了。
同時,現代體育運動造型與
五環標誌的組合,展現出一種現代造型風格,產生了一種完全新鮮的視覺享受。設計者對於每一個運動員造型的雕塑形象都有著精確的把握,臉部表情、肢體語言、動作細節、肌肉的紋路,甚至是眼神,以及和身後五環標誌的配合,都達到了令人拍案的浮雕效果。而且,充滿著健康美和力量美的現代體育運動員以貴金屬材料作為表現載體,看起來擁有健美的體魄和充沛的體力。
金屬藝術傳達純粹審美:
這就是5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的設計者想要傳達的效果,現代體育是一種以個體和人格精神的展現為目的的活動,“健全的思想寓於健康的身體”,這是古希臘哲人的諍言,也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因為它的健康所以真實,因為它的真實所以美麗。在觀看這枚紀念幣時,觀眾的心境是激動的、興奮的、愉快的,通過現代貴金屬藝術,人們看到了現代體育運動能夠帶給人們純粹的審美情趣。在欣賞的過程中,作為觀者,人們擺脫了功利性的追求,得到幸福感,得到心靈的滿足。方寸之間的現代體育運動,絕非僅僅局限於運動場上的競技與較力,其中,還蘊含和閃現著
運動美和人體美。
奧林匹克運動是動態發展的、開放的世界性文化體系,它需要從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化中汲取有益養分,這中間,自然包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余敏與孫嘉英設計“拔河與太極拳”圖稿,核心創作思路就是圍繞於此。其中近景“拔河”與遠景“太極拳”,取材均為中國古代競技運動。表現手法動靜結合,“動” 是基調,“靜” 是色彩。動靜共置於同一畫面,既體現出東方體育的古樸健壯,又體現出東方體育的優雅溫和。
相比之下,“拔河” 更貼近於主題。因為作為正式比賽項目,
拔河曾在第2至第7屆奧運會上露過臉。設計語言是:通過參與者健壯體魄,顯現“力”在繩索上的抗爭;通過畫面有意之“破”,突出拔河運動的激烈對抗。而“拔”的聚焦點,又集中繫於繩索中間那根決定勝負位置的“旗”。畫龍點睛的“旗”繫於繩,懸於底端,因而理直氣壯地略去了拔河比賽的對擂方。“震鼓叫噪, 為之鼓勁”的圍觀人群,受尺幅限制,也被隱於幣面之外。雖如此,幣面仍能感受現場氣氛的熱烈。遠景“太極拳”靜態表現,是對“拔河”動態的一種均衡。太極拳被認為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以及引導術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