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2012年11月2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8次締約方會議在卡達多哈開幕。多哈氣候大會計畫持續12天,來自近200個國家的17000餘名官員、學者以及非政府組織成員將參加此次大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時間:2012年11月26日
  • 地點:卡達多哈
  • 參加人員:200個國家人員
會議介紹,相關信息,五大焦點,會議進展,

會議介紹

這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第一次在海灣地區舉行。由於2012年是《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結束、討論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德班平台”開啟的關鍵時間節點,各方希望多哈氣候大會能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發揮承前啟後的作用。

相關信息

主辦方在開幕式前播放了一個宣傳短片,一些卡達民眾在片中用“count me in”(算我一個)的口號宣示了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聯合國氣候變化德班會議主席、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部長邁特·恩科阿納·馬沙巴內在開幕式上表示,“我們聚集一堂,年復一年的參加這一進程,是因為我們需要給我們的公民、子孫後代提供一個更為安全的未來”。
“如果要走得快,就一個人走;如果想要走得遠,必須大家一起走”,馬沙巴內呼籲,各締約方能夠延續德班工作,攜手在多哈創造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篇章。
本屆大會主席、卡達政要阿卜杜拉·阿提亞介紹了此次會議的三大任務:實現《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完成“巴厘島路線圖”開啟的進程、在“德班平台”下進一步工作。主辦方將提供必要保障,希望各締約方認真工作,充分利用未來幾天的黃金機會,在確定的時間框架內完成工作。
《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希望,作為在亞太地區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多哈能和日本以及巴厘島一樣,為應對氣候變化豎立新的里程碑。
2012氣候變化大會2012氣候變化大會

五大焦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大會暨《京都議定書》(下稱《議定書》)第八次締約方大會26日在卡達首都多哈開幕,氣候變化會議歷來以交鋒激烈、博弈艱難著稱。本次會議亦不例外。
由於在《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規劃、“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落實等關鍵問題上分歧猶存,各方代表正投入這場注定艱難的談判,其中幾個焦點談判方的立場尤為令人關注。
卡達:人均碳排大戶舉辦大會
卡達每年人均碳排放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據測算,如果每個人都以“卡達水平”生活,其所需資源必須比地球現有資源多出近5倍。
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是卡達重要的經濟支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和政府收入的70%。但作為開發中國家,卡達不承擔強制減排義務。一些評論人士則表示,對這個人口約170萬的海灣國家是否有足夠外交能力和政治意願協調各方立場感到忐忑。
但卡達舉辦此次大會,恰恰說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這個國家正向世界傳遞海灣國家日益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的信號。
“卡達處於氣候變化的"震中地帶",這裡遍地沙漠,缺乏水源和食物”,多哈氣候大會主席、卡達廉潔和行政監督機構主席阿卜杜拉·阿提亞說,“一旦其他地區因天氣原因造成糧食減產,我們的食品進口將受到直接影響。”
2012氣候變化大會2012氣候變化大會
在本次大會期間,卡達將在一系列展會上,重點介紹該國在環境、能源及工業領域取得的可持續發展成就。
美國:“迂迴”應對難奏效
美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始終迴避減排義務。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第一個總統任期曾表示,希望在能源和氣候變化立法方面有所作為,但最終收效不明顯。
連任成功後,歐巴馬重申在不損害美國經濟的前提下抑制氣候變化。他表示,將與科學家、工程師和官員廣泛對話,探討短期內可採取哪些努力減少碳排放。
然而在多哈氣候大會開幕當天,不少開發中國家直言,美國不應繼續充當應對氣候變化的阻礙者,而應作出積極改變,切實擔負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
歐盟:雖大張旗鼓仍有負眾望
在多哈大會上,歐盟將在12天的會期中安排80多場會晤,議題從節能減排新技術、新機制到國際和地區間合作,以期彰顯其應對氣候變化的“魄力”。
但歐盟在應承擔的量化減排目標方面,仍未作出符合國際社會期望的承諾。在本次大會上,歐盟代表再次表示到202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20%,只有當“條件合適時”,才會作出減排30%的承諾。
對此,許多國家尤其是開發中國家指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2007年提出“已開發國家到2020年應在1990年的基礎上總體減排25%到40%”,歐盟提出的上述減排目標顯然與此有較大差距。
還有專家指出,一些歐洲國家目前遇到的經濟困境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服務領域,對實體經濟影響不大,歐盟應該而且能夠將其減排目標提高到30%。
澳大利亞:令人欣慰的轉變
在減排問題上,澳大利亞屬於傘形集團。該集團認為,強制減排不應只是已開發國家的義務,開發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也應參與其中。
2012氣候變化大會2012氣候變化大會
不過,在多哈大會召開前夕,澳大利亞宣布加入《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該《議定書》具有法律約束力,它為近40個已開發國家及歐盟設立了強制減排目標。
多哈大會開幕當天,澳方代表進一步表示,與會各方需要一種面向未來的視野,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相互合作達成共識,已開發國家應儘快啟動資金和技術支持進程,澳方已準備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扮演引領角色。
對於立場變化的原因,該國氣候變化和能源效率部長格雷格·康貝特表示,如果不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澳大利亞經濟將在2020年面臨“嚴峻震盪”。加入《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將使澳企業更加便利地進入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
中國:盡己所能自主減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其應對氣候變化的態度和表現,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本著對本國民眾和國際社會負責的態度,中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國的減排努力不附加任何條件,不與任何國家的減排目標掛鈎。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開發中國家,是近年來節能減排力度最大的國家,也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中國代表團首席談判代表蘇偉表示,中國的人均GDP只有大約5000美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艱巨。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難。某些國家要求開發中國家承擔絕對量化減排指標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精神。
多哈大會開幕式上,主辦方在宣傳片中打出“70億人,1個挑戰”的字幕,並表示不管各方分歧多大,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全球已不能再猶豫。

會議進展

2012年12月2日,多哈氣候大會第一階段已經結束,除形成幾個類似談判紀要的文本外,並無實質性進展。由於一些已開發國家攪局,《京都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德班平台”規劃等重要議題的談判進展不大,這些問題將全部留到第二階段的高級別談判桌上,前景不容樂觀。
2012氣候變化大會2012氣候變化大會
《議定書》未來規劃不明
在第一階段三個工作組的議程中,《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規劃是重中之重,但各方對第二承諾期的執行力度、有效時間和碳排放餘額結轉等仍存在嚴重分歧。
2011年德班氣候大會達成一攬子成果,包括自2013年1月1日起實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但至今已開發國家仍普遍缺乏進一步減排誠意,日本、加拿大、紐西蘭拒絕加入第二承諾期,美國則游離於《議定書》之外,歐盟宣稱將加入第二承諾期,但拒絕上調目前承諾的20%減排力度。
關於《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期限,一些開發中國家和小島國為使已開發國家增強減排力度,主張從2013年到2017年,為期5年,歐盟則希望持續到2020年,為期8年。
此外,隨著第一承諾期在今年年底終結,遺留下來的大量排放指標餘額是取消還是結轉至第二承諾期,各方意見分歧。77國集團和中國一致反對結轉,俄羅斯則希望保留自己60億噸餘額,與加入第二承諾期的國家進行交易,歐盟內部對這一問題也立場不一。
《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談判仍分歧眾多步履維艱。此間人士普遍擔心,即使與會各方能如期達成一致,各國走完複雜的國內批准程式還至少需半年。如果重蹈第一承諾期批准耗時過長的覆轍,最終將形成批准之日已接近承諾期終結的尷尬局面。
資金技術轉讓問題懸而未決
除《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外,由於已開發國家的頑固立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的收尾工作仍原地踏步,尤其是氣候資金和技術轉讓問題懸而未決。
2005年“巴厘路線圖”所確立的《公約》“長期合作行動”談判按計畫將在多哈落下帷幕,但在氣候資金、綠色技術轉讓等關鍵議題上,談判形同空轉。
對廣大開發中國家至關重要的氣候資金支持問題,至今沒有著落。多哈大會專門成立了資金問題常設委員會,但由於該機構不是所有締約方都參加,其許可權和職能不甚清楚,反而為已開發國家推諉責任提供了條件。
儘管一些已開發國家聲稱,已經如約兌現甚至超額完成了總額3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但相關信息極不透明。有研究表明,已開發國家所公布的300億美元存在重複累加、虛報金額等現象,可謂嚴重“注水”。而已開發國家承諾的到2020年前實現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迄今沒有著落。
一些密切關注大會進程的非政府組織專家認為,多哈的成敗繫於資金問題。對開發中國家來說,要實現低碳發展、應對氣候災害都需要資金支持,而已開發國家阻撓資金談判進程,卻又要求開發中國家加強行動,這不公平。
高級別談判關係成敗
2011年的德班氣候大會上,各方決定啟動“德班平台”,負責在2015年前形成適用於《公約》所有締約方的法律檔案或法律成果,作為2020年後各方貫徹《公約》、加強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依據。
但由於“德班平台”是德班大會延時後妥協的產物,許多細節當時沒有解決,一些已開發國家抓住“德班平台”“適用於所有締約方”這一表述,企圖提前結束《議定書》和《公約》兩個工作組,另起爐灶把重心轉到“德班平台”上來,從而拋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擺脫減排和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承諾,這遭到了開發中國家的強烈反對。
可以預見的是,“德班平台”談判會在今後幾年逐漸進入實質性階段。但在多哈大會上能否達成一定的協定成果,形勢尚不明朗。
3日至7日,多哈氣候大會將進入第二階段,即高級別談判階段。這被認為是大會有可能獲得突破的關鍵階段。分析人士認為,已開發國家不會在減排目標和資金援助方面輕易讓步,未來幾天的談判必將還是激烈交鋒,不排除因進展不大而延期的可能,甚至會因已開發國家的自私與頑固無果而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