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華沙會議

201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華沙會議

201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華沙會議全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九次締約方會議11月11日在波蘭華沙召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華沙會議
  • 概述:2013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簡介:備受關注的聯合國第十九次氣候
  • 談判過程:談判屢次陷入僵局
大會簡介,談判過程,各方立場,骯髒四國,基礎四國,其他國家,中國行動,中國聲音,會議成果,

大會簡介

備受關注的聯合國第十九次氣候變化大會11月23日晚在波蘭首都華沙落幕,會期比原計畫拖延了一整天。經過長達兩周的艱難談判和激烈爭吵,特別是會議結束前最後48小時,各國代表挑燈夜戰,最終就德班平台決議、氣候資金和損失損害補償機制等焦點議題簽署了協定。
大會現場大會現場

談判過程

談判屢次陷入僵局
儘管本次大會只是一次過渡會議,但由於這是巴厘行動計畫談判結束後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也是德班平台密集開展談判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因此,本次大會應該是一次落實和啟動的會議,即採取切實行動落實巴厘路線圖談判成果,推動各方儘快批准《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修正案,同時開啟德班平台實質性談判,為2015年新協定的簽署奠定基礎。
然而,在本次大會高級別談判一開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部長級代表即拋出立場嚴重倒退的觀點,引發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強烈不滿,致使高級別談判從一開始便陷入僵局。日本代表公布的修正後減排目標不降反升,竟然比其1990年的排放水平高出3.1%。此舉不僅是從《京都議定書》的倒退,更是《公約》義務履行的倒退,給本次大會潑了一盆冷水。至於澳大利亞,不但拒絕在本次大會上做出履行出資義務的新承諾,還聲稱“要求已開發國家作新的出資承諾不現實、不可接受”。對此,不僅開發中國家表示十分失望,一直活躍在大會會場的多家非政府組織代表也宣布集體退場,以示抗議。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與能源項目負責人薩曼莎·史密斯向本報記者表示,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舉動破壞了整個氣候談判的完整性,這實際上是一種倒退。
本次大會上的一個重要分歧,就是關於德班平台。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基石。在歐盟的推動下,南非德班氣候大會同意設立“德班平台”,推動各國在2015年談成一個適用於所有國家的新協定。但是,已開發國家在新協定里試圖顛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成為兩大陣營間分歧的焦點。這一分歧在華沙氣候大會的最後再次成為焦點。
此外,開發中國家的一些合理要求在這次大會上也未能得到全部滿足。已開發國家極力推卸歷史責任,對於切實兌現承諾減排並向開發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缺乏政治意願,既沒提出時間表也沒提出具體數額;對建立損失損害補償機制,也只是表示初步同意設立“華沙機制”,但沒有實質性承諾。所謂綠色氣候基金機制本身仍未真正建立,已開發國家也沒有提出各自的具體出資數額。因此,快速啟動資金和中長期資金只是一個“空殼”而已。
大會標誌大會標誌
合作共贏唯一出路
委內瑞拉談判代表克勞迪婭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印度、中國、菲律賓等國在內的“立場相近國家集團”代表了超過世界人口的一半,並一直在積極參與各個議題的談判。而與之相反的是,已開發國家缺乏誠信,不僅沒有兌現承諾,甚至不斷試圖將自己的責任更多地轉嫁給開發中國家,這種行為是絕對不可接受的。她強調,已開發國家將加入第二承諾期和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援助當成籌碼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已開發國家遲遲不願兌現自己在資金、技術轉讓方面的承諾,將嚴重影響各方互信和對談判的信心。已開發國家不能推卸自己的歷史責任,必須兌現承諾,承擔絕對減排的義務。
參加本次大會的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歷屆氣候變化大會之所以爭而不破,吵而不翻,根本原因就在於,所有人都在同一個地球上,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利益,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氣候談判的唯一出路是合作共贏。
大會圖片大會圖片

各方立場

骯髒四國

骯髒四國骯髒四國
日本
在華沙氣候大會期間,日本政府11月15日決定,到202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3.8%,這相當於在1990年基礎上增加3.1%,而日本曾承諾到202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25%。
澳大利亞
於華沙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澳大利亞代表團討論的包括“減排目標範圍”在內的諸多議題都未得到解決。澳大利亞外交部發言人朱莉·畢曉普表示“澳大利亞政府承諾減排5%,並希望能夠做的更好,我們力求通過更為直接的行動和更為謹慎的財政政策實現這一目標。”
澳大利亞環境部部長格雷格的一位發言人稱,澳大利亞的減排政策不會改變。澳大利亞內閣也發布訊息稱,澳大利亞政府決定不再簽署任何有關擴大支出或增加稅收的協定。
但據澳大利亞氣候變化小組發布的訊息稱,此前兩黨協定的5%的減排目標,現階段已不再受用,需要重新制定目標,而制定新目標的大趨勢雖在,卻沒有一份草案得到接受。
阿博特政府表示,只希望通過支出32億美元來完成這一任務,不想再多花一分錢,但顯然,這筆錢用來實現5%的目標都是不夠的,更何況如果打算制定新目標,將花費更大一筆巨資。
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則藉口無力支付違反《京都議定書》減排目標的罰款而退出。
美國
美國停止了氣候變化立法,國會依然處於分裂狀態並限制美國政府的氣候變化政策。眼下,眾議院由共和黨掌控,參議院由民主黨掌控但共和黨仍有較大影響力,多數共和黨人仍堅持認為,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行動將會損害美國經濟的競爭力。

基礎四國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20日舉行的華沙氣候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代表由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組成的“基礎四國”提出促成大會成功的四點建議,並表示“基礎四國”將為此共同作出努力。
解振華指出,首先要加大落實以往承諾的力度。一是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承諾目標,二是已開發國家要儘快兌現提供資金的承諾,在此次大會上要明確提出兌現的時間表和具體數額。能夠落實過去的共識和兌現自己的承諾是建立全球政治互信的基礎。
第二,在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儘快開啟德班平台的談判。德班平台談判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堅持以往的原則,即公平的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各自能力的原則。
第三,各國要在減排、適應、資金、技術和透明度等關鍵問題上取得平衡結果。在減排方面,希望各國依據國情、發展階段、歷史責任、各自能力,提出自已的減排目標。如果說,這些減排目標綜合起來仍與實現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還有差距,那么2020年前,要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承諾和與此有可比性的其他承諾方面加以彌補。
第四,按德班平台要求,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協定——德班增強行動平台新協定應有約束力。但鑒於目前對約束力的形式還有分歧,建議先談協定的內容,再根據內容確定相應的形式。
解振華還表示,關於氣候變化談判領域的損失損害、透明度等問題,“基礎四國”都願與各個國家通過談判,採取合作的方式儘快找到解決方法。
解振華表示,“基礎四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作出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20日上午,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會見“基礎四國”代表時,對此予以充分肯定。

其他國家

歐盟
歐盟委員會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公布2030年能源和環境目標,據說將包括一個40%的減排目標和30%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歐盟也在逐步實現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增加到20%的目標。2011年綠色能源占能源總消耗量的13%,歐洲經濟區預測到2020年能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國家雖然願意執行《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但提出要自願承諾,不接受以往的量化目標。
俄羅斯
俄羅斯政府一直認為俄羅斯應當從附屬檔案一國家的名單中除去,在談判會議中不時設定障礙,不承擔《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責任。俄羅斯儘管在各種場合不是很積極地帶頭公開反對,但是立場非常明確。俄羅斯是《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的堅定反對派。

中國行動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2013年度報告發布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日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全面介紹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行動和取得的成效。 中國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
1中國在未得資金支持時已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在京發布。很多開發中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在沒有得到任何資金、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已經在國內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2中國多項措施應對氣候變化 兩年減排4億噸二氧化碳
“十一五”期間中國已經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了二氧化碳15億噸,“十二五”前兩年已經減少了三、四億噸的二氧化碳。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所採取的政策、措施、行動和取得的成效,表明中國政府是負責任的。
經過各方努力,2012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11年下降5.19%,“十二五”前兩年已累計下降6.60%,已完成五年累計進度的38.8%。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均完成了“十二五”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進度目標,其中廣東、湖北、北京、天津、上海和雲南等省市還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十二五”後兩年,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3北上廣的碳市場年底有望開始啟動實際交易
碳市場在短期內增長比較快,主要是因為減排的力度比較大。今年年底在北京、上海、廣東的碳市場也有望開始啟動實際交易,目的就是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碳交易市場,來降低總體的減排成本,實現減排目標。
中國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
1中央財政拿出50億支持京津冀地區治理大氣污染
中央財政已安排50億元資金,全部用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具體包括京津冀蒙晉魯6個省份,並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傾斜。本年結束後,中央財政將對上述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進行考核。
2中國發布“大氣10條”舉措解決霧霾天氣常態化
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也就是社會上講的“大氣10條”,已經開始採取嚴厲的措施治理大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通過5-10年的時間,大氣污染的狀況會得到改善。
3《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擬對“公民參與”單獨成章
《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擬將公民參與內容單獨成一章,強調公民的權利義務等內容,保證公民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體。公民代表認為,《條例》應該更明確如何保證公民的知情權,加強信心公開。

中國聲音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接受記者採訪
  • 解振華說,談判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各國關注點也不同,已開發國家關注減排問題,開發中國家則希望適應、資金、技術、透明度、損失損害等一攬子問題共同解決,最後應當是一個相對平衡的方案。
  • 解振華表示,這次華沙氣候大會有50多個議題要同時談判。去年的多哈會議完成了2020年之前巴厘路線圖的談判,同時也提出儘快明確2020年之後各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需要制定一個新的協定。
  • 解振華稱,談判不能像“狗熊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年年有成果,最後都不落實。中國主張談成一個落實一個,這是增加政治互信,進行談判的基礎。
  • 解振華說,現在沒有一個國家公開反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大家認為這已經是有共識了。
  • 解振華表示,只要符合公平、共同但有區別和各自能力的原則,新的氣候變化協定適用於所有各方。對大家已經達成的共識,我們是持靈活的態度,而且我們事先不預判結果。
  • 解振華指出,這次會議上希望已開發國家能夠按照自己的承諾和公約的要求,快速啟動資金,能夠在2015年前落實300億的快速啟動資金,到2020年每年能夠提供1000億美金的長期資金。

會議成果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及京都議定書第九次締約方會議23日在波蘭華沙落下帷幕。中國代表團23日發表聲明稱華沙氣候大會取得了兩方面成果。
其一,華沙會議重申了落實巴厘路線圖成果對於提高2020年前行動力度的重要性,敦促已開發國家進一步提高2020年前的減排力度,加強對開發中國家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同時圍繞資金、損失和損害問題達成了一系列機制安排,為推動綠色氣候基金注資和運轉奠定基礎。
其二,華沙會議就進一步推動德班平台達成決定,既重申了德班平台談判在公約下進行,以公約原則為指導的基本共識,為下一步德班平台談判沿著加強公約實施的正確方向不斷前行奠定了政治基礎。又要求各方抓緊在減緩、適應、資金、技術等方面進一步細化未來協定要素,邀請各方開展關於2020年後強化行動的國內準備工作,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確保德班平台談判於2015年達成協定的積極信號。
不過中方也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日趨嚴峻,應對氣候變化要求日益緊迫的情況下,已開發國家對於切實兌現減排並向開發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的承諾缺乏政治意願。
中方強調,目前一些已開發國家已經提出的2020年前減排目標仍缺乏力度,個別已開發國家甚至還在現有減排目標基礎上嚴重倒退,這給華沙會議及今後的談判帶來了負面影響,廣大開發中國家對此尤為關切。
2014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在秘魯利馬舉行,各方將進一步討論如何落實巴厘路線圖成果和推進德班平台談判。中方強烈呼籲已開發國家切實承擔起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進程中的領導力,進一步兌現承諾,採取行動,尤其要在明年提出更有力度的2020年前減排目標,拿出具體的資金承諾數額,以此維護各方互信,提振國際社會對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的信心。
中方表示,公約是2020年後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政治、法律和道義基礎,我們希望明年各方繼續遵循公約確立的公平原則、“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抓緊圍繞減緩、適應、資金、技術等公約支柱要素,推動德班平台談判展開正式、平衡、務實的談判,不斷擴大共識,縮小分歧,確保談判於2015年取得成功,以不斷加強公約在2020年後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我們期待並歡迎各國領導人在明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為此提供政治推動力。
中方指出,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關係到全世界的永續發展和子孫後代的福祉。中方將繼續本著對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建設美麗中國和為全球生態安全做貢獻的要求,繼續在國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內政策和行動,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繼續推動氣候變化國際談判不斷取得進展,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