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發布暨專家解讀會在京召開。《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編寫專家組組長、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回答,在即將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會議上將舉辦主題邊會,深度解讀《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結論相關的科學證據以及結論的用途等。此前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華沙會議和利馬會議上,曾舉辦過兩次“中國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主題邊會,對評估報告的框架和結論進行過介紹。

會議內容
編寫專家組副組長巢清塵介紹了此次評估報告的主要結論:1909年以來中國的變暖速率高於全球平均值,在每百年升溫0.9—1.5℃之間。我國沿海海平面1980—2012年期間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速率。上世紀7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冰川面積退縮約10.1%,凍土面積減少約18.6%。未來,中國區域氣溫將繼續上升,到本世紀末,可能增溫1.3—5.0℃。全國降水平均增幅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華南降水變化不顯著。高溫熱浪和極端乾旱事件將增加,海平面將繼續上升。“氣候變化對我國影響利弊共存,總體上弊大於利,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取得顯著成效,預計2020年有望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上限目標。”
會上,科技部社發司司長陳傳宏介紹了報告編制背景情況,劉燕華介紹了報告編寫過程。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何建坤表示,《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全面、系統匯集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研究成果,客觀反映了我國科學界在氣候變化領域的研究進展。與前兩次評估報告相比,此次評估報告還增加了氣候變化社會經濟影響評估等內容,評估結論建立在堅實的科學研究基礎上,可為相關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