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介紹,佛經全文,
介紹
佛教術語,全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系世尊以佛教之觀點,為光明炬仙人解說眾生自何處生、有關劫燒之火焰、眾生前世與今世之關係、眾生之意義等四項問題。(開元釋教錄卷六)p4759
FROM:【佛光大辭典】
佛經全文
第一義法勝經翻譯記
夫愛法者必深善根,《涅槃經》云:供佛二恆。魏尚書令儀同高公,重法心成,生上財想,博採梵文,廣崇翻譯。且《佛說第一義法勝經》者,諸法門中,此其髓也。公意殷誠,感之題額。沙門曇林,瞿曇流支,興和四年歲次壬戌,九月一日甲子換文。始末四功,質義乃定,五千五百七十六字。
佛說第一義法勝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成道未久,與勝中勝諸比丘俱,九十九億諸菩薩眾。復有二十八億諸天,八萬六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六萬力士。有十二億尼乾陀眾,八萬四千五通仙人,五熱炙身,羸瘦肉盡,唯有皮骨,腹皮著脊,頭髮成氈,傴身曲體,著鹿皮衣、若樹皮衣,手執澡罐,俱至佛所為欲諍斗。
爾時,世尊光明勝出端嚴殊特超過諸仙,如黑山中須彌山王,如羊群中六牙象王,如螢火蟲顯於日月,如芳華中曼陀羅華,如鳥群中迦樓羅王兩重端嚴,佛於諸仙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入舍寶三昧,示現無量無數神通,左右皆放無量光明,出無量億如來之身,出無量億菩薩之身,出無量億帝釋天王、大梵天王世界尊主,復出無量百千羅漢,復出無量多千比丘、諸比丘尼、諸優婆塞、諸優婆夷,復出無量轉輪聖王、力轉輪王、小轉輪王、漢不鄰那,及陀毗羅、南國土人、得咒仙人、邊地處人、剎利大姓,及婆羅門、長者居士、人非人等,種種異異諸色莊嚴。如是一切有名字者,乃至天眾,一切皆從如來身出。
爾時,大眾皆生疑心,云何迭相瞻視。彼大眾中一切菩薩皆生歡喜,雨種種寶,乃至普雨一切莊嚴。
爾時,世尊起舍寶三昧,師子奮迅觀察十方。即觀察時,周遍十方,乃至佛眼所見境界,一切十方諸佛世界諸佛世尊,彼一切佛觀察娑婆如觀手掌,彼一切佛皆現神通如此世尊釋迦牟尼所現無異。彼諸如來身所化出,乃至一切皆悉如是,來到世尊釋迦牟尼眾會之所;既到此已,皆入世尊大眾會中。
爾時,此會無量菩薩,與恆河沙多諸比丘、諸比丘尼、諸優婆塞、優婆夷俱,以不可說諸供養具供養世尊,既供養已近如來住。如是天、龍及諸夜叉、諸乾闥婆、諸阿修羅、諸迦樓羅、諸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既見世尊神通事已,皆至佛所。爾時,十方諸來菩薩,無上供養供養世尊,既供養已,六波羅蜜究竟所作座上而坐。如是乃至人非人等,隨自相似座上而坐。世尊所化,上去乃至阿迦尼吒諸天宮殿,下去乃至阿鼻地獄。又到阿鼻地獄處已,彼十方佛身所化出,一切皆入釋迦牟尼一切毛根。此處世尊釋迦牟尼身所化出,一切皆入十方佛身。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勝陰,從座而起,整服一廂,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贊言:
爾時,世尊光明勝出端嚴殊特超過諸仙,如黑山中須彌山王,如羊群中六牙象王,如螢火蟲顯於日月,如芳華中曼陀羅華,如鳥群中迦樓羅王兩重端嚴,佛於諸仙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入舍寶三昧,示現無量無數神通,左右皆放無量光明,出無量億如來之身,出無量億菩薩之身,出無量億帝釋天王、大梵天王世界尊主,復出無量百千羅漢,復出無量多千比丘、諸比丘尼、諸優婆塞、諸優婆夷,復出無量轉輪聖王、力轉輪王、小轉輪王、漢不鄰那,及陀毗羅、南國土人、得咒仙人、邊地處人、剎利大姓,及婆羅門、長者居士、人非人等,種種異異諸色莊嚴。如是一切有名字者,乃至天眾,一切皆從如來身出。
爾時,大眾皆生疑心,云何迭相瞻視。彼大眾中一切菩薩皆生歡喜,雨種種寶,乃至普雨一切莊嚴。
爾時,世尊起舍寶三昧,師子奮迅觀察十方。即觀察時,周遍十方,乃至佛眼所見境界,一切十方諸佛世界諸佛世尊,彼一切佛觀察娑婆如觀手掌,彼一切佛皆現神通如此世尊釋迦牟尼所現無異。彼諸如來身所化出,乃至一切皆悉如是,來到世尊釋迦牟尼眾會之所;既到此已,皆入世尊大眾會中。
爾時,此會無量菩薩,與恆河沙多諸比丘、諸比丘尼、諸優婆塞、優婆夷俱,以不可說諸供養具供養世尊,既供養已近如來住。如是天、龍及諸夜叉、諸乾闥婆、諸阿修羅、諸迦樓羅、諸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既見世尊神通事已,皆至佛所。爾時,十方諸來菩薩,無上供養供養世尊,既供養已,六波羅蜜究竟所作座上而坐。如是乃至人非人等,隨自相似座上而坐。世尊所化,上去乃至阿迦尼吒諸天宮殿,下去乃至阿鼻地獄。又到阿鼻地獄處已,彼十方佛身所化出,一切皆入釋迦牟尼一切毛根。此處世尊釋迦牟尼身所化出,一切皆入十方佛身。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勝陰,從座而起,整服一廂,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贊言:
“人主甚希有, 速示諸世間,
本未曾有此! 魔軍隱不現,
迭相瞻說言: 此事甚希有,
我何因來此, 為令破壞故?
我仙今非仙, 身瘦唯有皮,
老乾無有樂, 不得此神通。
現神通不說, 除佛法棘刺,
佛弟子朝喜, 尊作佛法主。
眾生希有想, 心清淨歡喜,
諸天眾皆言, 願得佛人主。
此眾會中住, 文殊師利向,
無量佛弟子, 相隨在此會。
此文殊師利, 已多佛供養,
佛於此大眾, 現種種神通。
此是何法相? 牟尼欲何為?
此眾有疑心, 願愍眾生說。”
本未曾有此! 魔軍隱不現,
迭相瞻說言: 此事甚希有,
我何因來此, 為令破壞故?
我仙今非仙, 身瘦唯有皮,
老乾無有樂, 不得此神通。
現神通不說, 除佛法棘刺,
佛弟子朝喜, 尊作佛法主。
眾生希有想, 心清淨歡喜,
諸天眾皆言, 願得佛人主。
此眾會中住, 文殊師利向,
無量佛弟子, 相隨在此會。
此文殊師利, 已多佛供養,
佛於此大眾, 現種種神通。
此是何法相? 牟尼欲何為?
此眾有疑心, 願愍眾生說。”
爾時,如來以威神力,令眾會中一大仙人名光明炬,語彼勝陰大菩薩言:“童子默然!童子默然!我今難問,若能解釋自清淨者,如一切智相應得名。若那羅延、摩醯首羅所作幻化陀毗羅咒,如是作者此非奇特,如是幻化凡人能成,不必是佛。”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觀仙眾已,即告大仙光明炬言:“慧命大仙,汝當難問。隨汝力分,我能清淨。”
爾時,大仙光明炬言:“我問瞿曇,瞿曇為我一一解說。一切眾生從何處生?何者眾生?何因緣故劫盡熾燃?眾生過去,何處和合而生人中?何相得知眾生身中微細內,我為一肘量?為二肘量?為二指量?為一指量?為如大麥?為如小麥?為當如豆?為如胡麻?為如芥子?”
爾時,世尊贊光明炬大仙人言:“善哉!大仙。善哉!善哉!汝大仙人,六十劫壽恆常修行,今者如是相以問難。”
諸仙眾中復有大仙,如是思惟:“我常林行,不覺不知此光明炬大仙命量。未有人說,沙門瞿曇云何得知?”
爾時,世尊告光明炬大仙人言:“大仙,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如汝所問,一切眾生何處生者,如是之義無字無說,無明因緣,次第乃至生老死等,而生眾生。又復大仙,從於因緣而生眾生,所謂父母因緣而生。又復大仙,父母和合,是眾生因;謂逕劫起業風所吹墮女根中,此是因緣。又復大仙,謂苦聖諦、苦集、苦滅及苦滅道,聖諦所攝,名為眾生。又五取陰、十八界等,名為眾生。大仙當知,彼諦陰界即是眾生不異於業,如是業者不異眾生。大仙當知,眾生不減,眾生不增。”
時大仙人問言:“瞿曇,若諸眾生不減不增,眾生何故,人天自在後時作狗,復作人天得自在耶?”
佛言:“大仙,如汝所言是義不然,若有自在則不屬他。如是,大仙,若身自在,云何後時得不自在?大仙當知,如螢火蟲起如是意:‘我此光明能悉普遍照閻浮提。’彼螢火蟲所有光明無有因緣能悉普遍照閻浮提,如是一切不調御心無實自在。又復大仙,若自在者煩惱減少垢煩惱多垢則自在,則不自在亦為自在,是則自在亦不自在。若垢自在煩惱平等,是則眾生不減不增。”
大仙人言:“瞿曇,豈不斷煩惱耶?”
佛言:“大仙,煩惱不了,我了煩惱非斷煩惱。”
大仙人言:“若如是者,汝則自在。”
佛言:“大仙,如是,如是,以不實故我則自在。”
大仙人言:“瞿曇,此言且止且住!若瞿曇子向者說言‘父母和合生眾生’者,多有眾生多相和合、多受欲樂少生眾生,是義云何?”
佛言:“大仙,我今當以譬喻問汝。如一種子則生一樹,一子一樹生無量果,彼無量果有任種子、有不任者,此復云何?”
答言:“瞿曇,風勢因緣散失樹子。”
佛言:“大仙,諸眾生果亦復如是,業風所散。大仙當知,有在藏中為蟲齧食,有為業風之所散壞。大仙當知,樹等少障,眾生多礙。又復大仙,諸眾生界從分別起。大仙當知,諸眾生界心心數法,處處轉行皆有攀緣,此義已說。如是大仙,諸眾生界從分別起。”
大仙聞已,作如是言:“如是,如是,瞿曇已淨此一難問。又復瞿曇,應當更說何義劫燒?”
佛言:“大仙,以無常故,我如是說法界劫燒。大仙當知,若地劫燒法界則二,如是有常亦有無常。若如是者,一切如來不實語說。又復大仙,若一切法皆悉無常變異不住,如來得名一切智人。”
大仙聞已,為摩那婆如是說言:“此名乃是如實相應一切智名。”
佛言:“大仙,若使如來不放劫燒,一切眾生不知時節、不識劫名、不識斗時、不識善時。大仙當知,若使如來不放劫燒,若善不善業果報異,皆無知者。又復大仙,應知此是如來方便放劫盡燒。大仙當知,諸眾生等信劫盡燒,畏當燒故,皆攝福德信於如來。又復大仙,譬如有蟒名曰涎呼。彼涎呼蟒,眼亦能呼,耳亦能呼,鼻亦能呼,口亦能呼。如是,大仙,如來亦爾,以布施攝,愛語、利益、同事等攝。又復大仙,譬如有人置金火中,非嗔金故置之在火,為令善熟寶相應故,若寶相應則為貴价。大仙當知,以是因緣打熟明淨。如是,大仙,諸佛如來,非無因緣放劫盡燒,非有眾生劫火所燒。”
爾時,大仙光明炬言:“希有世尊!放劫燒火,無一眾生劫火所燒。”
佛言:“大仙,無一眾生為如來燒。”又復大仙,譬如十方雨微細雨,如來之數復多於是,十地菩薩亦復如是在上而住;如是住已,皆以自手救諸眾生,令使解脫。大仙當知,如是眾生見諸如來及諸菩薩身色端嚴,如是見已復見劫盡,大火燒已見自脫已,心生歡喜清淨心生,如是願言:‘我亦如是度諸眾生!我亦如是身色端嚴!我亦如是身作金色!’眾生既起如是心已,有心解脫即時證得阿羅漢者,有見劫火心生厭離,或有證得須陀洹者,或有證得斯陀含者,或有證得阿那含者,或有證得阿羅漢者,或有證得緣覺道者,或有證得無生法忍,或有得上不退地者;或有得生四天王處,或有得生三十三天,或有得生夜摩天者,或有得生兜率陀天者,或有得生化樂天者,有生他化自在天者,有生梵天、梵輔、梵眾,如是次第乃至有生阿迦尼吒;如是有得轉輪聖王、力轉輪王、天竺小王。如是,大仙,乃至剎利、若婆羅門、若長者等。大仙當知,以此方便,令見如來色身相已,自見己身生大怖畏;得解脫已,知如來恩,報如來恩,親近如來聽聞正法;既聞法已,如法修學不放逸行,以此方便,令諸眾生不入惡道。又復大仙,乃至幾許十地菩薩,彼眼境界所有地界,復過於此諸眾生界。彼諸眾生見生死過,一切無餘涅槃界入。大仙當知,以此因緣放劫盡燒。”
爾時,大仙名光明炬,心即思惟:“此釋迦子,六波羅蜜具足,大人第一勝人,不喚我字稱言大仙。我自試看是一切智、非一切智?我今實知是一切智,我今應當稱其實名。”
爾時,大仙名光明炬,既思惟已,即白佛言:“大功德聚無量智者、一切智者,更為我說彼諸眾生何處和合?”
佛言:“大仙,當知眾生無處和合,當知眾生平等和合,是名和合。當知眾生一乘和合,是名和合。一切皆是菩薩和合,謂在無餘涅槃界處。大仙當知,眾生如是無處和合。大仙當知,譬如種種小河大河,入大海已皆同一味。如是,大仙,諸眾生界諸漏盡已皆解脫味,一切平等菩薩和合。又復大仙,若諸眾生,生死海中而和合者,我說彼合非是和合。又復大仙,譬如飛蛾風吹和合,離風則散。如是,大仙,諸眾生界迭互業縛,行地獄行生地獄中地獄和合。大仙當知,眾生如是迭互業縛,行餓鬼行生餓鬼中餓鬼和合,行畜生行生畜生中畜生和合,行人天行生人天中人天和合。”
大仙復言:“一切自在一切智者世間應供,更為我說,云何得知此人中生某甲眾生?何處和合而來生此?”
佛言:“大仙,若有眾生,於地獄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迭互相見則生噁心,彼此相憎迭互相見,或有頭痛,或放大便,或失小便。大仙當知,此是地獄和合眾生人中生相。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於地獄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
大仙復言:“世界光明一切智者,更為我說,云何得知於畜生中彼此和合來生人中?復有何相?”
佛言:“大仙,若人前身於畜生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迭互相見則生嗔心,更求過短,常相伺便,欲為惱亂。大仙當知,此是畜生和合眾生人中生相。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於畜生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又復大仙,若人前身於餓鬼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愛樂臭氣,性貪飲食,慳惜不施,於餓鬼中同處來者,見其富樂則生嫉心,希望他物。大仙當知,此是餓鬼和合眾生人中生相。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於餓鬼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又復大仙,若人前身於人道中異處和合復為人者,彼人相見則生染心。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本於人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
彼大仙人問言:“世尊,若天和合退生人中,彼有何相?復云何知?”
佛言:“大仙,若人前身天中和合來生人者,迭互相見樂看不捨。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本於天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大仙當知,眾生如是和合因相。”
爾時,大仙名光明炬,聞佛說已,心生歡喜,而白佛言:“世尊,若有不求一切智者,如是眾生,一切所作空無所獲。”
爾時,世尊告光明炬大仙人言:“如汝所問‘眾生身內微細我’者,大仙當聽!若有分別得眾生者,彼則分別眾生細我。大仙當知,譬如有人生盲無眼,有人問言:‘何者白色?’於意云何?彼生盲人不曾見色,能說如是一種色不?”
大仙答言:“不能說也。”
佛言:“如是,如是。大仙,彼生盲人眼不曾見,故不能說。我亦如是,不見眾生微細內我,是故不說。又復大仙,眼非眾生,如是非耳、非鼻、非舌、非身、非意得眾生名。又復大仙,非五取陰得眾生名,非十八界、非十二分十二因緣得眾生名。又復大仙,亦非內空得眾生名,亦非外空、非內外空得眾生名。大仙當知,眼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耳鼻舌身意等皆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大仙,五陰亦爾,一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大仙,三十六種不淨之物,皆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等中無眾生名。又復大仙,色物和合數名眾生。若人思量分分觀察,彼不得命,不得養育、富特伽耶,亦不得人摩那婆等。大仙當知,若有眾生,如來不說四聖諦法,若無眾生則是如來。若不知法,如和集取,如心取得。”
爾時,大仙光明炬言:“世尊,我光明炬,自從今日求一切智。世尊,若一大劫為一日夜,數如是日三十為月,數如是月十二為歲,數如是歲以成一劫。世尊,我寧如是無邊劫中常住火坑!須彌樓山高大乃至阿迦尼吒,我寧如是無邊劫中在彼山上,念念自墮投身在地。如劫火燒五處熾然,我寧如是無邊劫中,常以如是五火自炙。世尊,我寧忍受如是等苦,而終不能舍一切智,求一切智因緣精進我不休息。”
爾時,五通諸仙人等,皆近世尊,復從座起,白世尊言:“我從今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力所堪發勤精進。”
爾時,世尊即於仙人如是語已,眉間放光。其光名曰毗尼婆帝,此光出已普照十方,彼十方處一切諸佛眉間亦放如是光明。毗尼婆帝光明勢力,令此大地六種震動,謂震、平等震、動、平等動、起、平等起,西高東下,南高北下。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上雨華散此佛會,天鼓妙聲甚可愛樂,乾闥婆王作五分樂,供養如來讚嘆世尊,風吹天香以熏如來。菩薩歡喜,以諸瓔珞擲置空中在如來上,華香、燒香、妙鬘塗香,散種種香、種種妙衣、幢蓋、繒幡供養如來。諸天歡喜,於虛空中雨曼陀羅大曼陀羅。一切大眾心生歡喜,以己所著妙好衣服,用奉如來。
爾時,此處釋迦如來毗尼婆帝光明,上去乃至遍到阿迦尼吒諸天宮殿,下去乃至阿鼻地獄。如是照已,圍繞十方諸佛世尊,然後還來入世尊頂。
爾時,慧命須菩提,以妙伽陀請如來曰: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觀仙眾已,即告大仙光明炬言:“慧命大仙,汝當難問。隨汝力分,我能清淨。”
爾時,大仙光明炬言:“我問瞿曇,瞿曇為我一一解說。一切眾生從何處生?何者眾生?何因緣故劫盡熾燃?眾生過去,何處和合而生人中?何相得知眾生身中微細內,我為一肘量?為二肘量?為二指量?為一指量?為如大麥?為如小麥?為當如豆?為如胡麻?為如芥子?”
爾時,世尊贊光明炬大仙人言:“善哉!大仙。善哉!善哉!汝大仙人,六十劫壽恆常修行,今者如是相以問難。”
諸仙眾中復有大仙,如是思惟:“我常林行,不覺不知此光明炬大仙命量。未有人說,沙門瞿曇云何得知?”
爾時,世尊告光明炬大仙人言:“大仙,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如汝所問,一切眾生何處生者,如是之義無字無說,無明因緣,次第乃至生老死等,而生眾生。又復大仙,從於因緣而生眾生,所謂父母因緣而生。又復大仙,父母和合,是眾生因;謂逕劫起業風所吹墮女根中,此是因緣。又復大仙,謂苦聖諦、苦集、苦滅及苦滅道,聖諦所攝,名為眾生。又五取陰、十八界等,名為眾生。大仙當知,彼諦陰界即是眾生不異於業,如是業者不異眾生。大仙當知,眾生不減,眾生不增。”
時大仙人問言:“瞿曇,若諸眾生不減不增,眾生何故,人天自在後時作狗,復作人天得自在耶?”
佛言:“大仙,如汝所言是義不然,若有自在則不屬他。如是,大仙,若身自在,云何後時得不自在?大仙當知,如螢火蟲起如是意:‘我此光明能悉普遍照閻浮提。’彼螢火蟲所有光明無有因緣能悉普遍照閻浮提,如是一切不調御心無實自在。又復大仙,若自在者煩惱減少垢煩惱多垢則自在,則不自在亦為自在,是則自在亦不自在。若垢自在煩惱平等,是則眾生不減不增。”
大仙人言:“瞿曇,豈不斷煩惱耶?”
佛言:“大仙,煩惱不了,我了煩惱非斷煩惱。”
大仙人言:“若如是者,汝則自在。”
佛言:“大仙,如是,如是,以不實故我則自在。”
大仙人言:“瞿曇,此言且止且住!若瞿曇子向者說言‘父母和合生眾生’者,多有眾生多相和合、多受欲樂少生眾生,是義云何?”
佛言:“大仙,我今當以譬喻問汝。如一種子則生一樹,一子一樹生無量果,彼無量果有任種子、有不任者,此復云何?”
答言:“瞿曇,風勢因緣散失樹子。”
佛言:“大仙,諸眾生果亦復如是,業風所散。大仙當知,有在藏中為蟲齧食,有為業風之所散壞。大仙當知,樹等少障,眾生多礙。又復大仙,諸眾生界從分別起。大仙當知,諸眾生界心心數法,處處轉行皆有攀緣,此義已說。如是大仙,諸眾生界從分別起。”
大仙聞已,作如是言:“如是,如是,瞿曇已淨此一難問。又復瞿曇,應當更說何義劫燒?”
佛言:“大仙,以無常故,我如是說法界劫燒。大仙當知,若地劫燒法界則二,如是有常亦有無常。若如是者,一切如來不實語說。又復大仙,若一切法皆悉無常變異不住,如來得名一切智人。”
大仙聞已,為摩那婆如是說言:“此名乃是如實相應一切智名。”
佛言:“大仙,若使如來不放劫燒,一切眾生不知時節、不識劫名、不識斗時、不識善時。大仙當知,若使如來不放劫燒,若善不善業果報異,皆無知者。又復大仙,應知此是如來方便放劫盡燒。大仙當知,諸眾生等信劫盡燒,畏當燒故,皆攝福德信於如來。又復大仙,譬如有蟒名曰涎呼。彼涎呼蟒,眼亦能呼,耳亦能呼,鼻亦能呼,口亦能呼。如是,大仙,如來亦爾,以布施攝,愛語、利益、同事等攝。又復大仙,譬如有人置金火中,非嗔金故置之在火,為令善熟寶相應故,若寶相應則為貴价。大仙當知,以是因緣打熟明淨。如是,大仙,諸佛如來,非無因緣放劫盡燒,非有眾生劫火所燒。”
爾時,大仙光明炬言:“希有世尊!放劫燒火,無一眾生劫火所燒。”
佛言:“大仙,無一眾生為如來燒。”又復大仙,譬如十方雨微細雨,如來之數復多於是,十地菩薩亦復如是在上而住;如是住已,皆以自手救諸眾生,令使解脫。大仙當知,如是眾生見諸如來及諸菩薩身色端嚴,如是見已復見劫盡,大火燒已見自脫已,心生歡喜清淨心生,如是願言:‘我亦如是度諸眾生!我亦如是身色端嚴!我亦如是身作金色!’眾生既起如是心已,有心解脫即時證得阿羅漢者,有見劫火心生厭離,或有證得須陀洹者,或有證得斯陀含者,或有證得阿那含者,或有證得阿羅漢者,或有證得緣覺道者,或有證得無生法忍,或有得上不退地者;或有得生四天王處,或有得生三十三天,或有得生夜摩天者,或有得生兜率陀天者,或有得生化樂天者,有生他化自在天者,有生梵天、梵輔、梵眾,如是次第乃至有生阿迦尼吒;如是有得轉輪聖王、力轉輪王、天竺小王。如是,大仙,乃至剎利、若婆羅門、若長者等。大仙當知,以此方便,令見如來色身相已,自見己身生大怖畏;得解脫已,知如來恩,報如來恩,親近如來聽聞正法;既聞法已,如法修學不放逸行,以此方便,令諸眾生不入惡道。又復大仙,乃至幾許十地菩薩,彼眼境界所有地界,復過於此諸眾生界。彼諸眾生見生死過,一切無餘涅槃界入。大仙當知,以此因緣放劫盡燒。”
爾時,大仙名光明炬,心即思惟:“此釋迦子,六波羅蜜具足,大人第一勝人,不喚我字稱言大仙。我自試看是一切智、非一切智?我今實知是一切智,我今應當稱其實名。”
爾時,大仙名光明炬,既思惟已,即白佛言:“大功德聚無量智者、一切智者,更為我說彼諸眾生何處和合?”
佛言:“大仙,當知眾生無處和合,當知眾生平等和合,是名和合。當知眾生一乘和合,是名和合。一切皆是菩薩和合,謂在無餘涅槃界處。大仙當知,眾生如是無處和合。大仙當知,譬如種種小河大河,入大海已皆同一味。如是,大仙,諸眾生界諸漏盡已皆解脫味,一切平等菩薩和合。又復大仙,若諸眾生,生死海中而和合者,我說彼合非是和合。又復大仙,譬如飛蛾風吹和合,離風則散。如是,大仙,諸眾生界迭互業縛,行地獄行生地獄中地獄和合。大仙當知,眾生如是迭互業縛,行餓鬼行生餓鬼中餓鬼和合,行畜生行生畜生中畜生和合,行人天行生人天中人天和合。”
大仙復言:“一切自在一切智者世間應供,更為我說,云何得知此人中生某甲眾生?何處和合而來生此?”
佛言:“大仙,若有眾生,於地獄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迭互相見則生噁心,彼此相憎迭互相見,或有頭痛,或放大便,或失小便。大仙當知,此是地獄和合眾生人中生相。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於地獄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
大仙復言:“世界光明一切智者,更為我說,云何得知於畜生中彼此和合來生人中?復有何相?”
佛言:“大仙,若人前身於畜生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迭互相見則生嗔心,更求過短,常相伺便,欲為惱亂。大仙當知,此是畜生和合眾生人中生相。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於畜生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又復大仙,若人前身於餓鬼中和合而來生人中者,愛樂臭氣,性貪飲食,慳惜不施,於餓鬼中同處來者,見其富樂則生嫉心,希望他物。大仙當知,此是餓鬼和合眾生人中生相。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於餓鬼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又復大仙,若人前身於人道中異處和合復為人者,彼人相見則生染心。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本於人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
彼大仙人問言:“世尊,若天和合退生人中,彼有何相?復云何知?”
佛言:“大仙,若人前身天中和合來生人者,迭互相見樂看不捨。人中若有如是相者,本於天中和合而來,應如是知。大仙當知,眾生如是和合因相。”
爾時,大仙名光明炬,聞佛說已,心生歡喜,而白佛言:“世尊,若有不求一切智者,如是眾生,一切所作空無所獲。”
爾時,世尊告光明炬大仙人言:“如汝所問‘眾生身內微細我’者,大仙當聽!若有分別得眾生者,彼則分別眾生細我。大仙當知,譬如有人生盲無眼,有人問言:‘何者白色?’於意云何?彼生盲人不曾見色,能說如是一種色不?”
大仙答言:“不能說也。”
佛言:“如是,如是。大仙,彼生盲人眼不曾見,故不能說。我亦如是,不見眾生微細內我,是故不說。又復大仙,眼非眾生,如是非耳、非鼻、非舌、非身、非意得眾生名。又復大仙,非五取陰得眾生名,非十八界、非十二分十二因緣得眾生名。又復大仙,亦非內空得眾生名,亦非外空、非內外空得眾生名。大仙當知,眼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耳鼻舌身意等皆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大仙,五陰亦爾,一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大仙,三十六種不淨之物,皆念不住變異不停,如是等中無眾生名。又復大仙,色物和合數名眾生。若人思量分分觀察,彼不得命,不得養育、富特伽耶,亦不得人摩那婆等。大仙當知,若有眾生,如來不說四聖諦法,若無眾生則是如來。若不知法,如和集取,如心取得。”
爾時,大仙光明炬言:“世尊,我光明炬,自從今日求一切智。世尊,若一大劫為一日夜,數如是日三十為月,數如是月十二為歲,數如是歲以成一劫。世尊,我寧如是無邊劫中常住火坑!須彌樓山高大乃至阿迦尼吒,我寧如是無邊劫中在彼山上,念念自墮投身在地。如劫火燒五處熾然,我寧如是無邊劫中,常以如是五火自炙。世尊,我寧忍受如是等苦,而終不能舍一切智,求一切智因緣精進我不休息。”
爾時,五通諸仙人等,皆近世尊,復從座起,白世尊言:“我從今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力所堪發勤精進。”
爾時,世尊即於仙人如是語已,眉間放光。其光名曰毗尼婆帝,此光出已普照十方,彼十方處一切諸佛眉間亦放如是光明。毗尼婆帝光明勢力,令此大地六種震動,謂震、平等震、動、平等動、起、平等起,西高東下,南高北下。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在上雨華散此佛會,天鼓妙聲甚可愛樂,乾闥婆王作五分樂,供養如來讚嘆世尊,風吹天香以熏如來。菩薩歡喜,以諸瓔珞擲置空中在如來上,華香、燒香、妙鬘塗香,散種種香、種種妙衣、幢蓋、繒幡供養如來。諸天歡喜,於虛空中雨曼陀羅大曼陀羅。一切大眾心生歡喜,以己所著妙好衣服,用奉如來。
爾時,此處釋迦如來毗尼婆帝光明,上去乃至遍到阿迦尼吒諸天宮殿,下去乃至阿鼻地獄。如是照已,圍繞十方諸佛世尊,然後還來入世尊頂。
爾時,慧命須菩提,以妙伽陀請如來曰:
“朝日釋迦子, 放光照十方,
此非無因緣, 唯願為我說。
見人主奮迅, 此眾皆生疑,
亦有歡喜意, 清淨心希望。
或有人合掌, 或有言善哉,
唯願如來說, 除斷眾生疑。
空中帝釋王, 梵王世界主,
心皆生歡喜, 讚嘆實功德。
諸天虛空中, 雨種種妙華,
多有諸音樂, 不擊自然鳴。”
此非無因緣, 唯願為我說。
見人主奮迅, 此眾皆生疑,
亦有歡喜意, 清淨心希望。
或有人合掌, 或有言善哉,
唯願如來說, 除斷眾生疑。
空中帝釋王, 梵王世界主,
心皆生歡喜, 讚嘆實功德。
諸天虛空中, 雨種種妙華,
多有諸音樂, 不擊自然鳴。”
爾時,世尊即告慧命須菩提言:“汝須菩提,見光明炬大仙人不?須菩提,是人未來月光世界,當得成佛,號毗婆屍如來應正遍知。此賢劫中一千如來,最後如來同時出世。須菩提,若有眾生,聞毗婆屍如來名者,皆蒙威力,如如意珠須者皆得。須菩提,八萬四千諸大仙人,聞此法門得不退地。須菩提,是等一切,彌勒世尊佛法之中當得十地;復三百劫,生自燈明如來應正遍知佛之世界。
“須菩提,無量菩薩聞此法門,即時皆得首楞嚴三昧、音聲智三昧、受勝位三昧、如幻三昧、界勝三昧、慧王三昧、海藏三昧、地藏三昧、虛空藏三昧、得光明三昧。須菩提,有恆河沙億數諸天,一切皆得無生法忍。無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證阿羅漢。須菩提,恆河沙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須菩提,見是因緣,如來放此毗尼婆帝光明普照。”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出自舌根遍覆己面。彼舌根中出無量色、出種種色,所謂青黃赤白等色、紫玻瓈色,遍至無量無邊世界,然後還來入世尊足。
爾時,無盡意菩薩從座而起,整服一廂,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若無因緣,如來不笑。今者世尊,何因緣笑?”
爾時,世尊告無盡意菩薩言:“善男子,我為饒益不信眾生出舌而笑,非妄語人有如是舌。”
爾時,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此法門中,能為他人演說一偈,得幾許福?”
佛言:“善男子,十方世界盡佛所見,佛眼境界所有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樂具皆以供養,乃至諸佛入涅槃已為作寶塔,所有功德;若復有能為他說此,說實義句法門一偈,得福甚多勝前福德!善男子,若於說此勝法門者,生清淨心贊言善哉,如是之人則為讚嘆一切諸佛。若復有能供養之者,與供養我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普遍觀察一切眾會,既觀察已,說如是言:“我今實語!善男子,當有地處,隨於何處有此法門,住彼地處,為一切佛之所觀察。善男子,此法門者,於當來世閻浮提中,眾生如藥。若有能於如是法門,三種修行——若讀、若誦、若為他說,彼人則與佛在世時請轉法輪,無有差別。
“善男子,若能書寫如是法門,彼人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為不難,一切佛藏皆能住持。善男子,行惡道者,如是法門不逕其耳!善男子,若有眾生,如是法門一逕耳者,舍人身已,則生清淨佛之世界。善男子,若有供養一千諸佛種諸善根,如是法門乃逕其耳!
“善男子,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聞此法門,聞已生信,受持讀誦,能為他說,我說彼人菩提在手,我說彼人必得五眼,自是已後諸根不劣,臨命盡時不失正念。彼人當得一切諸佛和集三昧、毗盧遮那奮迅三昧、陀羅尼藏三昧、珠印髻三昧、授記三昧、觀世印三昧、無字篋三昧,得一切法勝陀羅尼、斷疑陀羅尼,得第一義決定陀羅尼,得如是等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當得五通隨心憶念退生自在。”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多佛世尊,則能護念如是法門,復能處處廣為他說。文殊師利,汝所供養恭敬給侍,幾許諸佛,尊重讚嘆所有善根?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善根為有邊際、為無邊際?可數量不?”
文殊師利答言:“世尊,不可數量。”
佛言:“文殊師利,若能於此娑婆世界五濁亂時,為他廣說如是法門,其福過彼!文殊師利,若汝唯以衣服、飲食、床敷臥具、病藥所須,供養爾許諸佛如來,不為他說如是法門,汝於彼佛則為得罪。文殊師利,若汝不曾供養一佛,為他廣說如是法門,汝則供養一切如來。”
世尊說已,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光明炬等諸大仙人,一切眾會並諸天人,及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讚嘆。
“須菩提,無量菩薩聞此法門,即時皆得首楞嚴三昧、音聲智三昧、受勝位三昧、如幻三昧、界勝三昧、慧王三昧、海藏三昧、地藏三昧、虛空藏三昧、得光明三昧。須菩提,有恆河沙億數諸天,一切皆得無生法忍。無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證阿羅漢。須菩提,恆河沙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須菩提,見是因緣,如來放此毗尼婆帝光明普照。”
爾時,世尊怡然微笑,出自舌根遍覆己面。彼舌根中出無量色、出種種色,所謂青黃赤白等色、紫玻瓈色,遍至無量無邊世界,然後還來入世尊足。
爾時,無盡意菩薩從座而起,整服一廂,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若無因緣,如來不笑。今者世尊,何因緣笑?”
爾時,世尊告無盡意菩薩言:“善男子,我為饒益不信眾生出舌而笑,非妄語人有如是舌。”
爾時,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此法門中,能為他人演說一偈,得幾許福?”
佛言:“善男子,十方世界盡佛所見,佛眼境界所有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樂具皆以供養,乃至諸佛入涅槃已為作寶塔,所有功德;若復有能為他說此,說實義句法門一偈,得福甚多勝前福德!善男子,若於說此勝法門者,生清淨心贊言善哉,如是之人則為讚嘆一切諸佛。若復有能供養之者,與供養我等無有異。”
爾時,世尊普遍觀察一切眾會,既觀察已,說如是言:“我今實語!善男子,當有地處,隨於何處有此法門,住彼地處,為一切佛之所觀察。善男子,此法門者,於當來世閻浮提中,眾生如藥。若有能於如是法門,三種修行——若讀、若誦、若為他說,彼人則與佛在世時請轉法輪,無有差別。
“善男子,若能書寫如是法門,彼人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為不難,一切佛藏皆能住持。善男子,行惡道者,如是法門不逕其耳!善男子,若有眾生,如是法門一逕耳者,舍人身已,則生清淨佛之世界。善男子,若有供養一千諸佛種諸善根,如是法門乃逕其耳!
“善男子,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聞此法門,聞已生信,受持讀誦,能為他說,我說彼人菩提在手,我說彼人必得五眼,自是已後諸根不劣,臨命盡時不失正念。彼人當得一切諸佛和集三昧、毗盧遮那奮迅三昧、陀羅尼藏三昧、珠印髻三昧、授記三昧、觀世印三昧、無字篋三昧,得一切法勝陀羅尼、斷疑陀羅尼,得第一義決定陀羅尼,得如是等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當得五通隨心憶念退生自在。”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多佛世尊,則能護念如是法門,復能處處廣為他說。文殊師利,汝所供養恭敬給侍,幾許諸佛,尊重讚嘆所有善根?文殊師利,於意云何?如是善根為有邊際、為無邊際?可數量不?”
文殊師利答言:“世尊,不可數量。”
佛言:“文殊師利,若能於此娑婆世界五濁亂時,為他廣說如是法門,其福過彼!文殊師利,若汝唯以衣服、飲食、床敷臥具、病藥所須,供養爾許諸佛如來,不為他說如是法門,汝於彼佛則為得罪。文殊師利,若汝不曾供養一佛,為他廣說如是法門,汝則供養一切如來。”
世尊說已,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光明炬等諸大仙人,一切眾會並諸天人,及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歡喜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