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在1914年至1922年期間,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稍後一段時期,中國民族工業有了迅速發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給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德、俄等國忙於戰爭,生產受到破壞,致使外國來華商品和
資本輸入的總額顯著減少,而出口總額大量增加,從而有力地刺激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以
輕工業和日用品
製造業發展最快,其中又以
紡織業和麵粉業最為突出。
從1915年至1922年,中國私人的棉紡織廠由二十二個增至六十四個,紗錠由700014枚增至2221000枚;布機由2254台增至12459台(一說12553台)。即廠數、紗錠、布機等都增長兩倍以上。國內的棉紡織業地無分南北,廠無論大小,大都能獲得厚利。繅絲工業也有較快的發展,全國繅絲廠,1913~1918年由一百七十餘家增至四百三十三家,絲車總數達到166754台。麵粉業戰前每年入超二百萬擔以上。
從1915年起連續六年為出超,平均每年出超百餘萬擔,價值五百餘萬海關兩。戰前全國麵粉廠只有四十多家,到1921年增至一百二十多家。此外,火柴、造紙、捲菸、水泥、榨油、製糖等
輕工業都有較大的發展。
重工業中的採煤、鋼鐵、銻鎢等業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例如,煤產量1913年為12879770噸,1920年增至21318825噸;生鐵產量1913年為267513噸,1920年增至429548噸外國資本和本國資本的比例也有變化,外國資本占中國
投資總額的比重1913年為80.3%,1920年降至70.4%;本國資本1913年為19.7%,1920年上升至29.6%。
從1914年到1919年,民族資本共設新廠礦三百七十九家,新投入資本一千四百三十萬元。中國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工人隊伍的壯大,1919年中國產業工人達到二百萬人左右。
發展背景
儘管民族工業在大戰期間出現了短期的繁榮,但在整個社會經濟中比重仍然不大,
重工業的發展尤為微弱。大戰期間民族資本在全國
產業資本中的比重雖有較大的增長,但在1920年仍不足30%,外國資本占70%強。而且工業發展不平衡,分布也不合理,多數工業集中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大戰結束後,各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捲土重來,1920年中國進口增加六分之一,出口反減少六分之一。從1922年起中國民族工業又開始陷入蕭條。這充分說明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是中國民族
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但中國
民族經濟的發展,引起了中國
社會經濟結構的新變化,尤其是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為中國革命進入新階段準備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