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是流傳於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的民間傳統習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道州端午划龍舟始於宋代,是為祭祀屈原。道州龍舟賽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傳統,每艘龍舟都有固定的名稱,船頭雕刻也有龍、虎、鳳、鷹、貓等不同標誌。至2010年,這一特色民俗文化已被道州納為打造道州龍舟文化產業的重要活動之一。

2021年5月24日,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Ⅹ-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
  • 別名:道州龍舟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項目編號:Ⅹ-3
  • 遺產類別:民俗
  • 保護單位:道縣文化館
  • 申報地區:湖南省永州市道縣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舉辦時間,龍船造型,活動流程,文化特徵,分布地區,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的起源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道縣史料記載,賽龍舟的習俗已延續千年以上。據記載,在宋太祖時多次下旨不準湖南、四川一帶“以龍舟為戲”。在古代龍形圖案被定為皇家專用,民間禁止一切與龍有關的活動。道縣人把龍頭改成虎頭、鳳頭、麒麟頭繼續劃。
光緒三年(1877)的《道州志》中關於端午節的記載:五月端午,城市龍舟競渡於東西洲,鼓聲喧囂,觀者如堵,家造角黍,切蒲屑,拌硃砂雄黃和酒飲之,正午塗小兒額頂掌心,雲可稀痘,多采艾草為湯沐,避瘡癤。從《道州志》所記載的五月端午的習俗情況可知道州的劃龍船習俗在清朝時期便較興盛。

主要活動

舉辦時間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主要是在端午節舉行,道州有句描述端午的諺語:五月五,龍船下水打爛鼓。

龍船造型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的船身比普通龍舟略寬,船體呈橄欖形,尾部上翹角度誇張。船頭較為獨特,道縣龍船除了龍頭外,還有鳳頭、虎頭、麒麟頭三種。
道州龍船的龍船頭顏色鮮明,與外地龍舟造型也不同,船身一直沿用傳統造型,龍船身長18~20米,中間寬約1.3~1.5米,抬頭翹尾,每條龍船中間設鼓、鑼一套,配有長約5米的“關刀舵”來控制方向。正常情況下,龍船上設指揮、鼓手、鑼手、舵手各一人,橈手數量不超過20人。龍船頭一般是用柳樹、樟樹製作而成,原因在於柳樹、樟樹木質硬而細膩,防水防腐,經久耐用。製作龍船頭和打造龍船的師傅一般都是道州本地人,道州龍船的脊骨(龍骨)用椿芽樹製成,而船扒子則用苦楝樹製作。

活動流程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師公做法事的八個步驟的具體內容如下:
1.開壇啟事。開壇啟事就是師公在紙牌樓前請祖師,並懇請祖師授權。紙牌樓即師公做法事所用器具,用竹篾紮成,上掛師公親自剪的神仙小像。
2.發文。就是發文請神,師公說這是祖傳下來的方式,發文請神,請的是各路大神。
3.安太歲。安太歲的意思就是在廟堂內進行收瘟,目的在於避開邪氣的東西以保平安。
4.開光點眼。開光點眼即為將參加比賽的龍船頭開光點眼,開光是由師公操刀,而點眼是由陽樂田村的村支書或本村德高望重之人或為廟宇捐贈良多的人來點。點眼就是用毛筆蘸著硃砂與雞血的混合物來點龍頭的眼睛和耳朵,目的在於讓龍顯靈,以達到“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的神境。
5.點俊。龍船四周點燃蠟燭,擺滿粽子、轎子粑粑等祭品,伴隨著龍船鑼鼓聲,師公說唱敬屈原(從生到死的歷程)。同時,在場的本村人就會跟著喊“啊哈”“喔嗬”來附和,以吶喊助威,場面震撼。
6.打犁頭火。所謂打犁頭火,即師公施法的同時,2個赤身的男青年頭上捆上紅頭巾,手裡拿著燒紅的老犁頭,逆時針地繞著新龍船邊跑邊噴火。這是為了驅趕瘟神以祈求平安。噴火的材料用桐油、煤油、高度酒和雞蛋調和而成。桐油的作用是驅邪,高度酒可去除油的異味並且幫助噴火時發出聲響。
7.送瘟。送瘟是將不吉利之物統統送走,以保佑龍船下水時的平安。
8.送聖。意即送神,就是祭祀程式完成後將請來的各路大神敬送走。
9.師公完成這些法事的過程中還有“樂龍”和“暖龍”的儀式。所謂“樂龍”就是外雕的龍頭回本村時,要選好日子由族老領隊敲鑼打鼓,吹著馬哨,浩浩蕩蕩地把龍頭迎回村,並敬奉在祠廟裡。期間,師傅要殺雞滴血,燒香化紙做法事,還要下帖請來鄰村、同宗、親朋好友,擺上酒宴共同歡樂。新龍船下水時,請來鄰村相好的舊龍船陪劃,即為“暖龍”。

文化特徵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使用的龍頭、鳳頭、虎頭、麒麟頭,充分體現了道縣人民對龍船競賽的的創造力。每到端午期間,道縣人民用劃龍船的方式,來紀念周子(周敦頤)和屈子(屈原)兩位先哲,也表達著對家鄉、生活的熱愛。
道州龍船的龍船頭造型獨特與別處不同,與宗族、祠廟信奉關係十分密切,由“龍生廟,廟生龍”演繹而來。相同的龍頭說明他們是同出一脈或共奉一廟,各式各樣的龍船頭,本地人一看就知道哪條龍船是哪個村的。此外,龍船頭間還隱含“一幫船”的關係,即同夥。每一種龍頭都是一個村的文化標識,其他村或族的龍頭不允許使用。如陽樂田村,因有供奉“烏龍大王”的烏龍廟,其龍頭就是烏色的龍;東陽坊的坊中有供奉“火神爺”的火神廟,在東陽坊的龍船就是金色,被稱為金龍。東陽坊管轄4個社區和3個行政村,只有其轄內的社區和行政村的龍船才可以打造金龍,或者說金龍就是東陽坊約定俗成的“專利”,是一種認祖歸宗的傳統遺訓,任何其他社區和行政村都不能用金龍頭。

分布地區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主要分布在道州以縣城辦事處和西洲辦事處為中心的周邊5個辦事處和3鎮,26個行政村之間。南起萬家莊辦事處五洲村,北至上關辦事處鯉魚壩村,南北距離16公里,東西相距10公里範圍內。道州縣城瀟水河段西起含暉岸岩,東止東洲山,全長5公里水域為主要端午賽龍船的活動賽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其所蘊含的多是教育意義,烏龍廟不僅僅是保佑村民的神廟,還具有教化村民的功能。中堂除了保存有觀音菩薩的神像之外,牆壁上還增加了十八羅漢的畫像以及田氏簡略譜系圖。鼓勵村里青年上進能夠像十八羅漢一樣各顯神通;牆壁上的譜系圖,則是為了讓子孫記住自己的根。
從2006年“道州龍船賽”進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2017年“道州龍船習俗”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道州當地人民不斷發揮民間智慧,利用精英力量,在國家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背景下汲取各方優勢,多元互動,共同推動了龍船習俗文化的發展。

傳承狀況

東陽社區位於道州濂溪社區境內,由於東陽坊臨近縣城,村裡的土地基本都被徵用,收入來源不再是耕地而是外出務工、做生意等,尤其是年輕人,多外出務工了,謀生方式的改變使得村里對特需要人力的龍船賽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視。據資料記載,東陽坊在近幾年的端午龍船賽中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2015年還因在比賽時與十里橋村發生械鬥而被禁賽。多方面的原因都使得當地民眾對於“扒龍船”的熱情大不如前。道州龍船習俗的儀式複雜又講究,在社會變遷下,考慮到人力、物力、財力各方面問題,參與龍船競渡的很多村落很少舉行完整的儀式了。

保護措施

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了道州“龍舟之鄉”的稱號;2006年,“道州龍船賽”成功入選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道州政府全力籌備“道州龍船習俗”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年5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道縣文化館獲得端午節(道州龍船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道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7年—2018年,參加龍船賽的龍船都在110艘左右,參賽人員3000~4000人,規模較大,在比賽期間約有上萬民眾觀賞。
2018年6月17日,龍船賽舉辦期間,中央電視台的工作人員來到了道州拍攝比賽情況,並於當天在中央電視台13頻道和5頻道進行了直播。

文化軼事

陽樂田西郊的烏龍廟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年,這個地方發生了旱災又鬧了鼠患,莊稼要么旱死了要么就被老鼠吃掉了,那個時候沒得東西吃,生活過得很苦啊。能怎么辦呢?只能四處求神拜佛,祈求神靈保佑免除災害。後來村民的誠心祈禱感動了天地,沒多久在這個村子裡,就是烏龍廟的地方,出了一條大墨蛇,一夜之間老鼠就都不見了,村里人為了感謝這條大墨蛇,就建了這座烏龍廟。烏龍廟在的這塊地方是整個陽樂田村的風水寶地,處於五龍歸位的地點,是首龍的龍頭所在的地方,這個位置好,就在這建了烏龍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