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

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

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上海市寶山區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明清以來,端午劃龍船習俗在上海羅店鎮一直盛行、留存,形成黃浦江流域最富地域特色的端午龍船遺風。羅店龍船的船體脫胎於羅店灘船,平底、昂首、翹尾,顯得小巧玲瓏,能在當地曲折狹小的河道中靈活行駛。龍頭用整段樟木雕刻而成,呈現為“鱷嘴,蝦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顎下長須飄拂,遍體鱗甲疊彩”的形象。彩旗上亦描繪有圖案,“以象龍子,避蛟龍之害”。船首的“台角”本系真人童子表演,後為安全起見,改用彩塑人物代替。這些都是遠古“披髮文身”時代社會習俗的發展延伸。

2008年6月7日,上海市寶山區申報的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X-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
  • 流行地區:上海市寶山區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3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文化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羅溪鎮志》記載:“里中舊有龍舟五、六號,旗仗鮮明,錦彩奪目,擅一邑之勝。粵寇時俱毀。今重造五號,不改舊觀,更將生鐵煉成熟條,於彎處對接,高丈余,安插船頭,將十三四歲小兒裝扮故事,扎縛其上,謂之出彩,種種奇巧,然究屬險事,又有一等拳勇之人,另駕小船,戲弄槍棒,各獻武藝,佐以鑼鼓,名曰快船”,可見羅店劃龍船習俗在清代已經興盛。
20世紀30年代,羅店龍船先後到上海的哈同花園、半淞園和嘉定匯龍潭,參與當地的“劃龍船”比賽。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羅店舉辦完抗戰期間的最後一次劃龍船活動;同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後,羅店淪陷,劃龍船活動中止。
抗戰勝利後,羅店劃龍船習俗恢復,新中國成立後到“文革”前,羅店共舉辦兩次劃龍船活動,分別是1952年慶祝解放和1958年的“大躍進”,活動中還增加了城鄉物資交流,時事宣傳等內容。
1983年,羅店鎮舉辦民間文化年會時,因為“文革”期間龍船俱毀,在沒有龍船的情況下,民間藝人以扎燈的形式按羅店龍船原來的形狀扎了兩隻龍船模型。同時,造船廠又根據這個龍船模型,趕製了四條底下裝了輪子的旱龍船。

民俗內容

羅店端午劃龍船活動保留了江南古老的民俗形態,這在祭祀儀式、船體裝飾和水上表演幾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劃龍船以端午正日為始,通常進行五到七天,其中包含立竿、出龍、點睛、接龍、送標、旺盆等聚眾共行的祭祀儀式。
“點睛”“立竿”“燃旺盆”“放高升”等一系列的儀式在龍船造好之後舉行。在中國的傳統意識中,火被看作是溝通天地神鬼之間的橋樑,是巫術的“工具”,起到驅避妖魔鬼怪的作用,體現出了圖騰崇拜的痕跡。羅店龍船上還要插彩旗、設台閣,這些也是“斷髮文身”的變相體現。
在羅店龍船的儀式中,"送標"的過程簡化成了一種象徵形式,即將帶蟾蜍、蠍子、毒蛇、蜈蚣和蜘蛛”五毒”圖案的剪紙在“燃旺盆”時投到火中進行焚毀。

文化特徵

羅店龍船的船體脫胎於羅店灘船,平底、昂首、翹尾,顯得小巧玲瓏,能在當地曲折狹小的河道中靈活行駛。龍頭用整段樟木雕刻而成,呈現為“鱷嘴,蝦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顎下長須飄拂,遍體鱗甲疊彩”的形象。彩旗上亦描繪有圖案,“以象龍子,避蛟龍之害”。船首的“台角”本系真人童子表演,後為安全起見,改用彩塑人物代替。這些都是遠古“披髮文身”時代社會習俗的發展延伸。
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
龍船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羅店龍船作為羅店地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繼承了市民文化中的普適性價值,在形式上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而且在其歷經百年的風雨傳承之後,不忘初心,堅守信念也成為了其重要的文化內涵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獲得“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端午節(羅店劃龍船習俗)項目保護單位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5年起,羅店鎮每年舉辦“羅店龍船文化節”的劃龍船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