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
我們看海去
蘭姨娘
驢打滾兒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冬陽·童年·駱駝隊
——《城南舊事》出版後記
後記
——《城南舊事》出版後記
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乾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禿瓢兒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入乾冷的大氣中。
爸爸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我在想,麻袋裡面是“南山高末”呢?還是“烏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見順城街煤棧的白牆上,寫著這樣幾個大黑字。但是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他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另外一個拉駱駝的,在招呼駱駝們吃草料。它們把前腳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來。
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繫著一個鈴鐺,走起來“當、當、當”地響。
“為什麼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們帶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
“不是的,爸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裡反芻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們,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
“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了,太陽特別的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嗎?駱駝也脫掉它的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襖,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鬆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
“夏天它們到哪裡去?”
“誰?”
“駱駝呀!”
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說:
“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序言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過這樣一個天性純正的階段,可是童年稍縱即逝,於是常常化為我們成人之後思之念之的對象,它像故鄉一樣,越想念越嚮往。歷史上無數詩人寫過思鄉的文字,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白居易“望闕雲遮眼,思鄉雨滴心”。其實,無論是對童年美好的回憶,還是對故鄉深切的思念,都是對逝去時光的追懷,亦是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童年、故鄉,它們早已經不是原本所指,童年即故鄉,故鄉即童年,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人的心靈家園,承載了太多原本不具有的意義。
童年,是一個人時間上的“根”;故鄉,是一個人空間上的“根”。尋“根”之作,常常是作家最投入心力的作品,他們用飽含深情的筆,營造著與現狀不同的另一個世界,寄託著自己的理想,這是一個現代人在精神上尋找“回家”的路。就像林海音在《城南舊事》出版後記中表白的:“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物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樣的文本,有著獨立於作家現世生存環境的脫俗氣質,常常直抵心扉,令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因為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藏著一個象徵著美好的童年,這就好比見月思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每念及此,總覺得若能夠甄選一些以童年為母題的優秀作品加以出版,當是美事一樁。因為不同作者總有不同的視角,看看他們筆下過去的時光,也許會讓我們有更多的體悟。於是想到了“童年書系·書架上的經典”這樣一個叢書標題,我們將遴選古今中外名家關於童年題材的精品佳作,期望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搭建一座屬於作家也屬於讀者的精神家園。
如若廣大讀者能夠開卷有益,撫今追昔,溫“故”知新,我們的美好願望也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