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縣誌

章丘縣誌

《章丘縣誌》是章丘縣的歷史記錄,自明代初至今500餘年間, 《章丘縣誌》編修共11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章丘縣誌
  • 編修次數:共11次
  • 修書時間明代
  • 所述城市:章丘縣
歷史沿革,編修記錄,主要榮譽,

歷史沿革

章丘縣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山東北,黃河南岸,建置悠久。早在5600多年前,即有人群繁衍生息,創造了“龍山文化”。隋開皇十六年(596) ,稱章丘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79年1月,劃歸濟南市(1992年8月撤縣設市)。至1987年,全縣共轄11鄉、 11鎮,101.2萬人。主要是漢族,有回族、苗族、侗族、滿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共6300多人。因境內泉水眾多,章丘素有“小泉城”之稱,是濟南市的衛星城。全縣總面積1855平方千米,地勢南高北低,自南而北依次為山區、丘陵、平原、窪地,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 繡江河產紅翅魚、毛腳蟹獨具特色。藥材共有566種,蘊藏量達200餘萬千克,郎山遠志聞名全國。土特名牌產品中有大蔥、明水香稻、龍山小米、明水白蓮藕、黃家烤肉。章丘還是著名的“鐵匠之鄉”。1985年底,章丘工農業總產值為8.76億元,建立起農、工、商、運協調發展的經濟體系。縣教學質量在濟南市名列前茅。有農、工、 醫學會7個,科研生產聯合體3個,農民科研機構7個,科技示範村41個,被評為省、市科技先進縣。章丘還被選為中日合作“計畫生育、母子保健、寄生蟲防治”試點單位。全縣有大、中、小型體育場23個。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8次破7項全國紀錄,獲國家級金牌3枚,省市級金牌159枚。 章丘名人先後有鄒衍、房玄齡、李格非、李清照、劉敏中、李開先、馬國翰等。近代有著名商業代表人物孟洛川以及高亦吾和山東工運創始人郭恆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湧現出辛銳(辛樹荷)和李曼村、陳瑛等,建立了革命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湧現出王立業、王先倉、劉廷茂等省級以上勞動模範,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章丘城子崖古址為“龍山文化”發祥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平陵城古址,城垣今猶存,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齊長城穿越縣境42千米;元趙八洞石刻造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明李開先墓,均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文物的保護和開發加強,1988年興建百脈泉公園,1989年新建易安亭。對白雲湖實施了“引黃(河)濟白”工程,使“白雲晚棹”(章丘八大景之一)的景象得以恢復。

編修記錄

1982年以前,縣誌編修共10次:明弘治五年(1492),知縣陸里修《章丘縣誌》,為史籍記載中最早的一部志書,今有收藏。明正德八年(1513),知縣呂秉彝重修《章丘縣誌》,已散佚。明嘉靖六年(1527),知縣祝文冕纂修《章丘縣誌》,已散佚。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知縣董復亨續修《章丘縣誌》,約13萬字,今有收藏。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縣鐘運泰續修《章丘縣誌》,17萬字,今有收藏。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縣張萬青又修《章丘縣誌》,今縣檔案局有收藏。清道光十三年(1833),知縣吳璋纂修,今有收藏。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知縣楊學淵纂《章丘縣鄉土志》,今有收藏。民國時期,設縣誌局,編纂縣誌。修志將成,1937年日本侵略軍入境,時局紛亂,資料散佚。1960中共章丘縣委成立編寫史志委員會,纂修《章丘縣誌》,未達到出版水平。現遺手抄志稿四卷,約40萬字。
新編《章丘縣誌》始修於1981年末,於1992年7月正式出版。新志上限1840年(部分篇章適當上溯),下限1985年(部分篇章適當下延)。全志除卷首、概述、大事記外,分26篇,依次為:行政區域、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水利、工業、商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財稅金融、經濟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政法、民政僑務、勞動人事、軍事、教育、科技、文化、文物名勝、衛生、體育、社情民俗、人物,另有附錄、編後記。

主要榮譽

新編《章丘市志》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