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空雙鉤書法,創始人是王詩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立空雙鉤書法
- 創始人:王詩皓
立空雙鉤書法,創始人是王詩皓。
立空雙鉤書法,創始人是王詩皓。創始人簡介王詩皓,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起源起源於六朝,盛行於隋唐,其主要目的是為保存名家書法作品,對其真跡進行臨摹、勾勒、填墨,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人們學習書法的一種方法。1事件亮相《墨韻...
雙鉤書法之“五指法”(雙苞) 雙鉤,也叫“雙苞”,是執筆的一種方法。唐代書法家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說:“夫書之妙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指,其要實指虛掌,鉤壓平送,亦曰抵送,以備口傳手授之說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壓著,食、中兩指向內鉤著,無名指向外揭著,小指帖...
紅樓夢》二至四回,一共19950字,書寫面積1.97平方米,每字約占0.99平方厘米”、2016年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小的連筆空心字”稱號。2017年,出席鴻坤崑崙決崑崙之路年中半決賽頒獎嘉賓。2018年,參加吉林衛視《高手在民間》表演雙鉤書法《沁園春·雪》節目獲得最佳高手。綜藝節目 ...
劉楊,貴州省桐梓縣人,著名雙鉤書法家,貴州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貴陽市首屆地書大賽冠軍,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寫作學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貴州省黔北花海文化代言人,貴州省機場集團特聘培訓師,貴州一樹花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法人,長征網2017年度貴州十大人物,《中國夜郎網》總編輯。著有詩集《山地情魂》...
朱桂林 朱桂林,字墨寒,號關東怪筆 ,書法家 ,現為 中國一筆雙鉤書法家協會主席 ,中國一筆雙鉤書法創始人 。出席活動 2019年2月出席中國一筆雙鉤書協舉行新春團拜會 2019年5月出席無筆飛書 形意書畫 20餘位書法名家鎮江亮絕活活動現場
王寵(1494-1533),明代書法家,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江蘇蘇州)人。邑諸生,貢入太學。博學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鳥。詩文聲譽很高,尤以書名噪一時,書善小楷,行草尤為精妙。著有《雅宜山人集》,傳世書跡有《詩冊》《雜詩卷》《千字文》《古詩十九首》《李白古風詩卷》等。(概述圖片...
唐代“弘文館”設有專門摹拓書法的人員,如馮承素、諸葛貞、韓道政、湯普徹等。故宮博物院藏神龍本《蘭亭序》即出自馮承素之手。日本學家表立雲認為《萬歲通天帖》是“並行線拓”。表立雲於1988年在遼寧省博物館觀覽《萬歲通天帖》時,使用放大鏡對其細部進行了觀察,發現此帖並非為人們一直認為的“雙鉤填墨法”...
王詩皓,男,漢族 ,中華國禮書畫家 ,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一筆雙鉤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立空雙鉤書法創始人 ,中國品牌日聯合發起人 ,中國書畫報社特聘書畫家 ,民族品牌藝術家 ,對聯作品入編《中國對聯作品集》一書 。現任職務 ...
既然“天意”如此,那就把書法這件“小事”當作“大事”來做。他蠻趣味地道起自己的兩個十年:60年代“讀萬卷書”,70年代“行萬里路”。60年代不管窗外的轟轟烈烈,“躲進小樓成一統”,家裡的書讀完,到處借。家裡的字帖被破四舊給破了,就到沈老處討來字帖“雙鉤”。70年代時進了一家工廠的工會,把寫寫...
雙鉤工筆遠追宋人,沒骨花鳥畫從常州畫派惲南田及嶺南畫派居巢居廉入手,清新淡雅。近幾年主要以探索小寫意為主。書法在楷書、行草書方面遠學宋四家,特別是米芾與黃庭堅用功最深,近學明代王鐸。並用三年時間對隸書進行鑽研。近幾年在小篆、大篆金文方面開始涉獵。除了書畫藝術外,謝敦毅近幾年涉及多方面的題材創作,...
其三是在書法上創出了雙鉤線條字。榮獲三次國際金獎。1999年《第五屆國際書畫展》首獲國際金獎起,李寅的創作不斷更新、超越。2008年北京奧運會文藝比賽期間,李寅以一幅精緻的畫卷贏得了第二次國際金獎。2010年首屆中國上海世博會,李寅遴選的國畫參與了藝術評選並榮獲了第三次國際金獎。創作歷程 創作書法 李寅在...
故欲臨帖,必先使之摹仿數百反過,使轉運立筆盡有,然後可以臨帖。”意思是學習書法必須先摹仿,不掌握古人的間架骨力,就無法得到古人書法的神情氣韻,故必須先摹仿幾百次,掌握了古人起筆、轉筆和收筆等筆法,然後才可臨帖。不論是鉤摹填廓、影格描紅,都是為了熟悉和掌握範本的筆法和結體特點以及形態、神韻。
趙軒輝,中國形意書畫創始人,中國一筆雙鉤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國藝人民書畫院院士。出席活動 2019年5月出席《墨韻江南》書法藝術展 近年個展 2015年1月一筆雙鉤形意書法(畫)百幅作品巡迴展首展在深圳開幕 入圍介紹 2014年作品榮獲第二屆“中國夢想杯”書畫大賽金獎 2016年6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書法雙鉤上石、雕刻、琢磨等等層層工序,李公濤先生事必躬親,嚴格把關,發現工匠達不到他的要求,他就親自下手雙鉤、雕刻。翰園碑林截至目前已經刻好四千多塊石碑,每一塊都經過李公濤先生反反覆覆的推敲研究,碑林幾乎飽覽了古代和現代的精品名作。李老還自豪的說:“碑林的每一幅書法字型、風格和內容都印在我...
由於家族背景與書畫界淵源極深,在家庭的全力培植下,自幼即由外祖父親自督導書法,由臨摹魏碑著手,兼學各家碑帖,從此奠立了深厚的筆墨基礎,六歲時就能過目不忘、七歲開始飽讀中國古今詩書。十二歲正式習畫,當時許多上海名家如沈一齋、汪仲山、孔小瑜、鄭午昌、張聿光、吳青霞等均為周府座上常客,具有深厚的情誼...
多次入編《全國書畫大賽優秀作品集》和《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集》被海內外各界朋友收藏,《漢字與書法》、《章法淺談》被高校、美院、教學單位、老年大學等所採用。五、六十年代就應邀為文化、佛門、道院等名山大川題匾、書聯,並策劃了雲峰山、天龍山、龍潭寺、興隆古觀等文化博覽城。主持過大型藝術展覽會、商品展銷會...
吳乾恩所書的福、龍、虎、佛、鷹、壽巨幅榜書,俊逸壯美,千姿百態,剛健遒勁,氣勢磅礴,令人震撼,令眾多書法愛好者讚嘆不已。他所書的脫影雙鉤空心字,立體效果,字跡秀美,速度快捷,極為少見,曾被國內媒體和業內專家讚譽為“中華奇才”、“書壇怪傑”等稱號,吳乾恩由於在大型活動中或在外很少表演這些書法...
另外,雖然都採取同樣題材和構圖,但三圖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差異,除了創作日期、作品尺幅、鈐蓋印章的不同,還有就是乾隆書法的位置和內容,“保利本”與“橫軸本”所書雖均為“漢柏歌”,但前者書法在柏樹正上方,幾乎與所畫柏樹等寬;後者則將歌與題記書於柏樹之左上方;二圖的詩後題記文字也迥然有異,“橫軸...
《砥柱銘》是“宋四家”之一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手書作品,是他散落民間的最重要的書法瑰寶之一。這幅手卷長達11米,畫心長8米,內容是黃庭堅生前最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徵寫的《砥柱銘》,全文600多字。卷上有宋代賈似道、明代項元汴直至清代民國藏家的大量題跋和鈐印。2010年以4.368億元拍賣成交。作品簡介 黃庭堅...
1992-1994年連續舉辦了三屆邢侗書法藝術節。1997年舉辦了“邢侗、邢慈靜(邢侗妹)書畫、詩詞研討會”。現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中外遊客5000餘人次。邢侗紀念館藏 邢侗紀念館藏跡共四個部分:第一部分 《來禽館帖》⑴《唐人雙鉤十七帖》,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著名法帖,因開頭有“十七”兩個字,所以此帖名...
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划,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也稱作“寫九”。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圖的一側還應寫有《數九歌》。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
從書法上欣賞:銘文綺麗多姿,典雅飄逸。筆劃一絲不苟,線條下垂,纖細勁秀,布局均勻。字型修長優美,重心偏上,體勢秀逸,搖曳多姿,極富裝飾趣味。文字排列參差錯落,穿插自如,圓轉流暢,靈動自然,是戰國晚期金文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從刀法上欣賞:鐫刻技巧精熟,運刀如筆。線條刻劃生動,多姿多彩。用刀的輕重...
廓書是一筆輪廓書法的簡稱,是在歷代雙鉤、空心字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書法藝術。一筆廓書包涵兩層意思:(一)一筆:無論是一個字或幾個字,橫寫或豎寫一般都用一筆寫下,中間不停、不斷,筆不離紙面,一氣合成。(二)輪廓:按文字的筆畫、形狀的輪廓進行書寫。其特點是:無論是從哪裡起筆...
何漢廉,1938年出生於南海疊滘,早年隨我市著名的嶺南畫派畫家陳士炯和書法家林君選學習書畫,為陳士炯、林君選兩位名師為數不多的入室弟子之一。1979年調到佛山地區二輕工藝美術研究所。1983年調到佛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至1998年退休。曾任市文聯副秘書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現為中國書法家...
參軍期間,他遇暇便在廢舊報紙上練習毛筆字,並多次參加地方和部隊舉辦的書法展覽和比賽,且常常攬金奪銀。令統璽先生終身難以忘懷的是,戰友王解明不知從哪弄來一本《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兩人就用透明紙分別用雙鉤描了下來,這是統璽先生接觸的第一本名副其實的字帖,這本描下來的字帖他一直沒捨得丟棄。1975...
· 抗戰勝利,攜眷東返。書法家趙祖望贈書法對聯一幀。· 冬,得徐悲鴻老師郵贈《立馬圖》一幀,視為珍寶。1947 年 丁亥 47 歲 · 執教於江蘇省立洛社鄉村師範學校。創作中國畫《獨坐觀楓圖》《松蔭抱琴》等。· 臨徐悲鴻老師《立馬圖》,深得其形,得其意。1948 年 戊子 48 歲 · 創作中國畫《重喦探幽...
當時公石年齡最小,但書法根底較深,特別是住進於先生公館後更是如此。于右任先生編著的《標準草書》千字文,於1936年6月正式出版發行,轟動海內外書壇。公石是協助於先生編著這部千字文的功臣。千字文的雙鉤和書後標準草書凡例,1600餘部首及標準草書範例字,全是公石一人雙鉤、書寫,線條流暢準確,筆畫優美自然...
包世臣(1775一1855年),字慎伯,晚號倦翁,宣城安吳(今安徽涇縣)人。清代學者、書法家,北宋名臣——包拯二十九世孫。嘉慶二十年,中舉人,出任新喻知縣,被劾去官。包世臣學識淵博,喜兵家言,治經濟學。對農政、貨幣以及文學等均有研究。遇到鄧石如,師從學篆隸,積極倡導北魏。晚年習“二王”。自稱:中年...
上高中時,他從同學那裡借到了人生第二本字帖——王羲之的手札,秦理斌十分認真細心地雙鉤了兩份,一份用墨填實作為平常臨摹範本,另一份捨不得用就保存起來。到了蘭州大學後,秦理斌儘管學的是原子核物理專業,但他總是“學有旁騖”,大多數課餘時間都用於臨習書法,生活費除了吃飯幾乎都花在字帖上。畢業後,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