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畫家)

徐風(畫家)

徐風(1900-1988),字樂山,號仁齋,江蘇無錫人,祖籍常州。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首屆畢業生,系徐悲鴻先生高足,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太湖畫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風
  • 外文名:Xu Feng
  • 別名:字樂山 號仁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常州
  • 出生日期:1900年
  • 逝世日期:1988年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
  • 主要成就: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 代表作品:《深冬圖》《雀梅圖》《傣寨春早》《五牛圖》《大白菜》
基本信息,人物生平,成就,人物作品,

基本信息

徐風(1900—1988),號仁齋,字樂山,江蘇常州人。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首屆畢業生,系藝術大師徐悲鴻先生高足,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太湖畫派”代表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抗戰時期,徐風顛沛流離於湘、桂、贛、黔之間,萬里羈旅,不遑寧居,唯寄情染翰,以抒憂憤。數年間作畫兩百餘幅,賦物象形,曲盡其妙,允為愜心之作。1943年夏,徐風在貴陽舉辦個人畫展,3日間,觀眾達三萬餘人,盛況空前,轟動山城。畫展前,徐風曾邀徐悲鴻老師親臨貴陽對其作品一件件仔細檢閱。閱後,老師讚嘆不已,欣然揮筆題詞:“清音”、“元氣淋漓”,並附語曰:“仁齋弟近作山水軼出清人,筆墨之用,一本自然,喜而書此。”
當時,《中央日報》記者湯黑子也對此次畫展的盛況進行了連續報導,評曰:“徐氏致力藝術垂三十年之久,其功夫之深湛、技巧之熟練,絕非一朝一夕所可致,其構意及手法均達爐火純青化境。最可貴者,徐氏繪畫中西兼長,但中畫絕不染及西畫色調,西畫又無中畫風格,各得原有之特色,不相混合,此實目前一般畫家所難能者,故中西合璧未當不可,然中西畫精神各異其趣,技巧又迥然不同,如勉強為之,難免有四不像之感。”“徐氏之畫結構奇突,意境典雅,用筆用意,無不老到渾厚,大氣磅礴,洵稱佳作。如第一室第四號之《歸牧圖》,牧童跨於牛背,步入危橋而把笛自若,可謂奇構。又如寫黃果樹瀑布,白練千丈,飛掛於懸崖峭壁之上,氣勢凌人,異常雄壯,其下有苗婦二人割草,狀極酷像,頗能顯示苗胞之生活實況。至所畫之馬已得徐悲鴻之神態,以用線條為多,非用墨烘托,是又脫離悲鴻大師之窠臼矣。”“徐氏擅長山水,其神韻氣魄,均能表現名山大川之神態,尚有斗方冊頁十數幅,所繪石竹,亦皆古雅老練,精巧玲瓏。中畫之外,徐氏擅長西畫,計有水彩三十餘幅,炭精數十幅。水彩之取景設色逼真富麗,中以晨曦、秋林等幅最佳,前者朝暾升起,氣象萬千,後者紅葉夕暮,艷麗無比。至其炭精之人物速寫,筆致流利,各有神態,青苗少女一幀,曾為大畫家徐悲鴻所賞識,謂為不可多得之作,蓋其呈現紙面者,固不僅苗族之服裝也,尤有其特殊個性,以故神態活現,逼真酷肖。”
1946年,徐風攜眷東返,執教於江蘇省立洛社師範,從事美術教育和繪畫創作,五十多年來追求藝事從未中斷,一生視藝術為生命。徐風不僅對傳統的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頗深,而且對素描、水粉、水彩、油畫、藝用解剖以及現代藝術潮流、畫派等教學的研究尤有心得,撰寫了大量的藝術札記、文論跋語及教學筆記和課程講稿。原中國美協理事、遼寧省文聯副主席、瀋陽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烏叔養在上世紀40年代初曾給徐風以極高評價:“你的中國畫造詣極深,素描極有基礎,我輩來日無多,今天有你這點功夫的,國內實在不多”當今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研究室主任范揚亦對徐風作品極力推崇:“徐風先生作品極佳,風格朴茂,筆墨純真,是當代丹青高手”並為其作品題詞:“大風之歌”。

成就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徐風雖已年登大耋,仍朝夕作畫不輟,先後擔任無錫二泉畫院、江南書畫院藝術顧問。晚年之作,信手神來,筆墨縱橫,淋漓盡致。2000年,“徐風百年誕辰紀念畫展”相繼在上海、南京、無錫三地舉行,再次受到美術界及廣大書畫愛好者的極大關注,影響廣泛。其名被載入《無錫名人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家名人錄》《亞洲現代名流》及《世界書畫名家大典》中。出版物有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徐風書畫集》;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畫家、美術教育家——徐風畫集》。
徐風一生待人真誠,謙虛和藹,奮發進取,為儕輩冠,其藝術之精髓將永留芳世。
徐風是悲鴻1927年在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的第一批學生,與吳作人、呂斯百為同窗藝友,他是我國第一批掌握了歐洲真正精湛的傳統寫實技巧,並能很好地傳承和發揚悲鴻的現實主義傳統繪畫藝術,在中國畫、水彩畫、素描、書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傑出成就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廖靜文
“元氣淋漓”的題詞,是父親對中國藝術界有成就人的最高評價,據我所知,父親只為兩個人題過,一個是傅抱石,一個是徐風。
——徐慶平

人物作品

遺逸的“清音”
1968年絹本水彩作品《傣寨春早》1968年絹本水彩作品《傣寨春早》
提起徐悲鴻大師執教中央大學藝術系時期的高足,人們總會想到吳作人呂斯百等大家。罕有人知曉與他們同為首屆畢業生的徐風,也是一位兼精中西畫藝的大手筆畫家,卻因命運不濟、藝途艱難而終老於無錫洛社師範。
徐風號仁齋,字樂山,想必是取孔子“仁者樂山”之意,其畢生亦堪稱“仁者”。1900年生於常州,1918年與錢松喦同學於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1927年就讀於南京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前身)藝術系。適逢徐悲鴻留法八年歸國,暫居上海,藝術系42位同學仰慕大名,推舉徐風、呂斯百、葉季英三人去滬探望,表達迎邀之誠。次年果然如願,從此耳提面命。時當徐師舉辦旅法個人畫展,展前見到徐風所作油畫《自寫像》,認為色調和諧,氣勢大方,徐師當即決定將此畫送到展場,與己作同展出,堪稱殊榮。其後,徐風又被學校安排為徐師看管畫室,入住其中,故親見恩師創作過程,有時還充當模特。大幅油畫《田橫五百士》中,左上方一位仰視者和一位俯視者,就是寫生的徐風頭像。
抗日戰爭期間,徐風顛沛流離於湘、桂、贛、黔之間,覽山川,察民風,有動於衷,作畫良多。1943年夏於貴陽舉辦個人畫展,徐師大為讚嘆,揮筆題贈“清音”、“元氣淋漓”,並附記:“仁齋弟近作山水,軼出清人,筆墨之用,一本自然,喜而書出。”此展三天觀眾多達三萬餘人次。《中央日報》曾發表長篇評論,極贊“其構意及手法均達爐火純青化境”。1946年以後,徐風東返,執教於無錫洛社師範。50年代末錢松喦曾力薦其入江蘇省國畫院,惜因故未成。從此一心從教,不忘創作,以藝術為生命,在艱苦條件下默默耕耘。
2000年以後,《徐風百年誕辰紀念畫展》、《徐風書畫藝術回顧展》,相繼在上海、南京、常州、無錫成功舉辦,再次受到美術界及廣大書畫愛好者的極大關注,影響廣泛。2008年、2010年,由江蘇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徐風畫集》和《徐風書畫集》。2013年,徐風家屬向無錫博物院無償捐贈徐風在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53件,建“徐風藝術館”。
綜觀徐風先生的作品,其中國畫正是在深入領悟傳統筆墨的基礎上,堅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作出了格高意雅,筆墨精美,意境深遠的作品,其山水、花鳥、人物畫等,都能隨意勾勒敷染,筆致老到靈活,疏密處理有致,色墨蓊鬱而有層次。他那高超的功力和見識,表現任何事物不怕難,下筆不俗,奇氣自生,初見不奇,越看越入神,得中國畫之奧妙。畫馬得徐悲鴻老師真傳,其神情骨相、動態取勢自有一番面貌。其他蔬果白菜,或水墨渾染,或雙鉤著色,都能盡情表現,淋漓盡致。
徐風對傳統的研習可謂持續不斷,悟性亦深。這批臨摹的遺作是極好的證明。因受經濟條件限制,尺幅不大,但小中能見大氣勢,盡傳原作神韻。如所臨宋代李唐《煙林夜月》,明代戴進《風雨歸舟》、《溪堂清游》,文徵明《溪橋古木》、《江南春》,唐寅《枯槎鴝鵒圖》,周文靖《雪夜訪戴圖》,清代梅清山水,石溪《溪山無盡》,王石谷《臨安山色》,石濤多幅山水冊頁與蘭花捲,近現代徐悲鴻的馬,錢松喦黃君璧溥心畲的山水,潘天壽的花鳥,都是既得其跡又得其神、得其心的摹本,有的幾可亂真。甚至在年逾八旬後,他還臨摹了劉海粟十餘幅黃山寫生稿。另一方面,他很重視到生活和大自然中採風寫生,留下大量校園和農村人像以及山水、花鳥、走獸寫生稿,皆生動有致。寫松樹尤多,姿神萬方,蒼渾勁拔。
徐風信守徐師將素描作為造型藝術基礎的教誨,錘鍊出深湛的素描造詣。無論人物、風景、靜物,筆觸簡練,造型生動,傳神寫情。1943年徐風在貴州安順苗族地區寫生了幾幅《青苗少女》,攝照寄呈徐師求教,恩師當即覆信盛讚“此作極佳”,甚至表示“我亦欲購之”。這可以說是最高獎賞。此圖已收入本書畫集。此外,同一時期的素描《仲家族少婦趕場去》、《工友的孫子》及多幅貴州風光,後期的靜物素描如《雨鞋膠鞋》、《大蒜陶罐》、《鹹黃魚》,晚年的《玄武湖梁洲風景》、《縴夫》、《林蔭橋上》等,皆令人難忘。其妙處在於外在形態與內在精神融為一體,光影處理尤為獨到,物象之質感、量感、空間感,在單純的黑、白、灰關係和微妙的層次變化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色彩感也是徐風的擅長。其水彩畫用筆靈動輕快,設色柔和淡雅,於光色變化中營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情趣。又能將中國水墨畫的技法,和諧地運用到水彩畫之中,使作品增添了東方情韻。早期作品《夜渡》、《古書》、《梨陶罐》及風景寫生,潑辣新穎;中期作品《竹籃菜椒》、《洋蔥陶罐》、《太湖飯店》等,謹嚴沉著;晚期作品《農家》、《芹菜胡蘿蔔》等則嫻熟老到,涉筆成趣,大有“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氣概。特別是芹菜畫法的簡潔,自然留白成莖,根須線條的運用等,令人叫絕,讓人不由聯想起他1973年的素描《鹹黃魚》,那是簡潔的黑白旋律和線的結合。但兩者共性都在於老而精到,爐火純青,似不經意而為,實乃是畢生藝術素養的結晶。
書畫同源同法,這是中國特有的藝術規律。徐風於書法也有深厚功底,尤其長於行草書。遺存的書法作品多為手札,是從其著述中所輯出,並非刻意書寫。從這些逸筆隨意的、帶有實用性的手札中,我們不僅領略到徐風書法樸拙深秀、流利勁韌的氣格,而且可以見到其數十年美術教育生涯的含辛茹苦。這當中除了《中國書畫學淺識》、《題畫詩選》之外,幾乎全是美術教材——《西洋畫講稿》、《藝用解剖概要》、《現代藝術潮流》、《人物描寫初步》等。閱讀這些手札,徐風那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從自然平靜的書風中慢慢地流瀉出來,怎不令人感慨系之。
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徐風,在89年的生命歷程中,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他的寫生,是真正意義上的寫生——不僅寫出了客體對象的生命,而且寫出了主體自我的生命,因而他的作品是富於生命力的。
徐風的書畫藝術是被遺逸的“清音”。徐風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二十世紀傑出書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2010年6月於金陵十門齋
註:馬鴻增,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研究員、原副館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