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傳/傳記文學叢書

李健健主編《立傳(7)》以傳記的形式,以當代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人物以及未來中國思想文化的探索者為關注對象,通過具體的人物故事的書寫,進而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標,高揚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講述創業人士的艱辛之路,傳達各個領域的探索成就,樹立中華民族在21世紀必然造福於人類的自信。全書共收錄陳思和的《我的中學時代》、李健健的《北漂畫家周長勝》、李春雷的《活雷鋒郭明義》、王寶庫的《浮光掠影看今生——王寶庫自傳》、金德義的《追憶潘先生》、王成軍的《把自己當傳主給文學開生路》等六篇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立傳/傳記文學叢書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324頁
  • 開本:16
  • 作者:李健健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李健健主編《立傳(7)/傳記文學叢書》講述了活雷鋒郭明義獻血、獻工、獻錢物、獻遺體表達了對社會的深情摯愛。
以及當代著名文學批評家陳思和回憶那個毫無文化含量時代、那個最混亂年代裡一個少年的心路歷程。
從沒有見過宣紙的北漂畫家周長勝以超人的意志求學、精進,贏得“石榴王”的美譽。

作者簡介

李健健,山東濰坊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丈學會會員,中國傳記丈學學會會員。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蘭州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專題研究傳記文學;復旦大學博士後期間,深入研究了傳記文學。

圖書目錄

我的中學時代 陳思和
北漂畫家周長勝 李健健
活雷鋒郭明義 李春雷
浮光掠影看今生 王寶庫自傳
追憶潘先生 金德儀
把自己當傳主 給文學開生路——自傳是實行“為生者立傳”的最佳模式之一 王成軍

文摘

“向工人階級學習”,這七個字在今天已經不常用了,年輕人也許會感到陌生。但在我的中學生時代,這是一句流行語,自從工宣隊進駐上層建築以後,我們常常把它掛在嘴邊,時不時就會派上用場。每當工宣隊的老師傅在班級里做報告、或者憶苦思甜教育的時候,有兩句口號會不斷盤旋在教室里或者會場上,一句是“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另一句就是“向工人階級學習”。當然,這一句口號後面還可以順便補加一句“向工人階級致敬”之類的後綴。這樣的口號喊得多了,就變成了社會現實的一部分,以至於我現在此刻在鍵盤上按出這七個字的時候,心裡還會生出一絲感動。
上世紀70年代是中國工人階級享有最高榮譽的時代。儘管1949年以後工人階級就開始翻身當家做主,但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約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1956年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以後,資產階級的社會地位明顯下降,不過政府在經濟上對資產階級採取贖買政策,資本家還有定息可拿,日常生活水平還是高於普通工人。知識分子在生產中仍然是技術革命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活待遇一般也高於工人。在1960年代上海地區大學畢業生正式工作後月薪60元,這個標準一直維持到80年代初我大學畢業的時候。而一個小青工三年學徒滿師後每月工資是36元,而且加薪的速度相當緩慢(當時就有“36元萬歲”的說法),如若干年後能加一級薪水,也就是40元出頭。兩者差距可以想見。所以當時的情況是資本家、高級職員和知識分子(工程師、技術員)的收入總體上說都高於工人。作為一個階級來說工人已經獲得了社會主人翁地位,但從實際的生活狀況來說,仍然是城市裡的弱勢群體。那么,在實際的企業管理體制中如何發揮工人階級的領導作用?這個問題也始終沒有解決,一般企業的高層幹部依然是管理者,工人依然是被管理的對象,他們與企業高層領導的潛在的對立情緒依然緊張地存在,在“如何當家,怎樣做主”的問題上,除了工人在勞動生產中必須發揮更大的積極性以外,其他方面也難以真正體現。毛澤東敏銳地看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1964年底農業機械部長陳正人在洛陽拖拉機廠蹲點搞社交運動,寫了一份調查報告。毛澤東在這個報告上做了多處批示,有些話說得很難聽,如:“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然要被工人階級把他當作資產階級打倒。”另一段話說得更加尖銳:“這些人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他們怎么會認識足呢?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交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我們能依靠的,只有那些同(工)人沒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幹部。”這兩段語錄,在70年代中期“四人幫”發起的所謂“學習理論,限制資產階級法權”運動中被發表過,我最初讀到這兩段語錄就是在那個時候,頓時感到毛骨悚然。過去我們一直相信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是國家的主人。但是在毛(包括當時組織撰寫調查報告的陳正人和遞送報告的薄一波等人)看來,1964年的時候,工人階級與企業管理幹部(包括黨的幹部)已經處於尖銳對立之中,而且在毛看來這種對立就是階級鬥爭的反映。我注意到毛澤東的語言裡用了“仇恨”、“吸人血”、“資產階級分子”等單詞,這也許是為他不久後發動“文革”製造輿論,但這裡也可以暗示,作為“領導階級”的基本成員“工人”,在五六十年代的實際政治生活和生產關係方面也沒有我們有些人想像的真正翻身“當家做主”。
P19-P20

序言

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平崛起於世界已經成為一個事實,但是離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強國還有不小的距離。其原因之一,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強國,除了有高度發展的經濟作為基礎以外,同時還必須承擔起人類各個領域的重大責任,培養一批世界著名的領袖人物,輸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造福於全人類。沒有偉大人物的偉大民族是不可想像的。
騰飛前的中國是一條潛龍,它從身處深淵到騰雲駕霧,必然會拖泥帶水,翻天覆地,近百年來民族經歷的苦難屈辱和內亂外患所造成的積習沉渣都會洶湧泛起,形成今天社會的種種問題和矛盾。但是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如果不是潛藏著巨大生命能量和人性積極因素,絕不可能在短短的30年內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目前,世界注視著中國,中國也必須有一種新銳的眼光來發現和發揚自己民族的優秀、健康和陽剛因素。這也是民族精英在改革開放30年裡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本叢書以傳記為主要媒介形式,以當代中國各個領域的優秀人物以及未來中國思想文化的創造者和探索者為關注對象,通過新傳記形式來書寫優秀人物身上的積極因素,通過具體的人物故事的書寫,進而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目標,高揚人文精神和人性的力量,講述創業人士的艱辛之路,傳達各個領域的探索成就,樹立中華民族在21世紀必然造福於人類的自信。
本叢書所提倡的人物傳記,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史料為主的年譜式傳記,更不是新聞體的人物報導、淺層次的人物採訪和娛樂性的八卦小道訊息,而是用文學筆法寫真實的人物,敘真實的事件,傳真實的思想,強調當代中國的民族精神和積極因素。
本叢書面向高端,整體展現當代中國優秀的頭腦、前沿的思想和尖端的信息;立足普及,通過文學的描述、勵志的事跡、人性的傳達以及審美的形式,將民族的優秀人物事跡呈現給大眾,將中國未來的美好理想介紹給世界。力求各階層讀者都可以從中獲得勵志榜樣和人生啟迪,海外華人讀者可以從中了解中國的現狀和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