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綜述
窯洞營造技藝是中國農耕文化發展中軌跡性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是中國北方住宿文明的源頭,也是人與自然環境爭與合的歷史見證。位於慶陽市的
董志塬是世界上黃土層最厚的地方,被譽為天下黃土第一厚,為營造窯洞提供了優良的自然條件。早在夏商時期,周先祖公劉十多代人曾在這裡挖窯洞,建村落,教民稼穡,《詩經》中記載“陶復陶穴”,開創了中國農耕文化的先河。
山西省平陸縣
山西省平陸縣的窯洞稱為“地窨(地下)院”,又稱“地坑院”“天井窯院”“下沉式窯院”等,依不同用途可分為居住窯、儲存窯、牲畜窯、茅廁窯及門洞窯等,其營造技藝距今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窯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這一民謠對地窖院的營造特徵作了形象生動的描繪。
甘肅省慶陽市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遠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以窯洞為基本居處之所。夏商時期,先人們在這裡挖窯洞,建村落,耕耘稼穡,開中國農耕文明的先河。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口不斷增長,窯洞越來越多。據《慶陽方誌》記載,20世紀40年代末,全區有窯洞86491孔,建築面積246萬平方米,占鄉村民居建築總面積的88%;60年代末,全區有窯洞86491孔,建築面積504.112萬平方米,占全區民居建築面積的47%。
工藝特徵
窯洞是
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是人類早期穴居發展演變的實物遺存,廣泛流布于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窯洞一般長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同時,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樹木較少等自然地理狀況也為經濟實用、不需木材的窯洞營造技藝提供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窯洞在不同自然環境、地貌特徵和地方風土的影響下,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樣式。
窯洞的種類很多,根據建築的布局結構形式劃分,主要有明莊窯、土坑窯、獨立式窯洞、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等。
工藝流程
窯洞營造技藝豐富多樣,如平頂式窯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磚石壘砌而成。靠崖式窯洞是將山坡一面垂直剷平後在平面上鑿挖而成。天井式窯洞較為講究,一般先在平地上挖坑,深約七米,四周見方,然後在坑的四壁下部鑿挖,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窯洞建築美觀耐用,冬暖夏涼,舒適安靜,既可以節約土地、保護植被,又經濟省工,是一種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在農耕文明時代西北地區建築史、社會生活史和相關的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窯洞營造技藝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參考價值。
傳承狀況
20世紀90年代以後,人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蓋起了瓦房,加上現代化生活方式的影響,農村城市化進程加速,原來的窯洞被大量廢棄,因無人居住而致塌陷。有些村莊甚至推倒窯洞,填坑造田。在此形勢下,窯洞營造技藝有可能隨著窯洞的消失而徹底走向絕滅。對原有窯洞進行選點保護,對窯洞營造技藝進行搶救保護,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傳承人物
李茂政,序號:05-2875,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甘肅省慶陽市。
張和成,序號:05-2873,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山西省平陸縣。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窯洞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平陸縣文化館、慶陽市西峰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2015年6月4日至6月9日,窯洞營造技藝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甘肅省文化廳和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根與魂——甘肅非物質文化展演”活動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