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民居》是2019年中國電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窯洞民居
- 作者:北京大學聚落研究小組
- 出版社:中國電力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 ISBN:9787519828240
《窯洞民居》是2019年中國電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陝西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傳統民居形式,分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接口子窯洞多種。因為高原上的黃土粘、硬,不易塌陷。窯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鑿土挖洞,施工簡便、便於自建...
難怪建築學家荊其敏、張麗安教授的在他們的著作《中外傳統民居》中這樣寫道:“中國的黃土窯洞民居建在黃土高原的沿山與地下,是人工與天然的有機結合……有的整個村莊建在地下,是建築生根於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風格與鄉土氣息充分體現...
山西窯洞是山西省的傳統民居之一。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 。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 走到裡面...
民居特點 窯洞建築美觀耐用、節約耕地、保護植被、冬暖夏涼、靜無噪音,內部陳設同樣可以“現代化”。天井窯院既是遊覽農村的一大景觀,也是考察研究黃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發展演進的實物見證。 天井式窯洞遺址 陝西考古工作者在西周王朝...
《窯洞民居》是2018年4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繼堯、任致遠、周培南、李傳澤。本書從窯洞民居產生的自然條件、歷史沿革、分布於分類,各省(區)窯洞民居村落規劃、建築布局、單體空間處理,建築構造與營、節能和建築藝術...
平涼窯洞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居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在上世紀70年代,平涼農村(除城郊川區外)最常見的住宅就是窯洞。窯洞一般挖在坐北朝南的崖下,有些則是在平原地上直接挖一個長方形的...
河南特色的窯洞,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居形式,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靠崖窯和地坑院很多。在鄭州附近,尤其是滎陽西邊的高山鎮和鞏義有相當多。從建築史研究的角度上,康百萬莊園要遠遠比陝西的窯洞更具價值。河南的窯洞是依山橫向...
慶陽窯洞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居形式,具有濃厚的傳統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曾有人寫詩讚揚窯洞:遠來君子到此莊,休笑土窯無廈房;雖然不是神仙洞,可愛冬暖夏天涼。 走進慶陽,無論是平展展的平原,還是溝壑縱橫的山區,都會看到一排排、...
窯洞民居文化是中國農耕文化發展的軌跡性文化形式,具有濃厚的傳統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是中國北方住宿文明的源頭,也是人與自然環境爭與合的歷史見證。然而,受現代居住文化的衝擊,獨具特色的窯洞民居文化已處於瀕危狀態,保護和傳承這一...
窯洞營造技藝,流行於黃土高原的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窯洞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形式,是人類早期穴居發展演變的實物遺存,廣泛流布于山西、陝西、甘肅等地。窯洞一般長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
窯洞民居可分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種。地坑式窯洞在地面挖坑,內三面或四面開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窯洞是沿山邊及溝邊一層一層開鑿窯洞。土坯拱式窯洞以土坯砌拱後覆土保溫。此外還有磚石砌的窯洞式民居。地坑式窯洞...
黃土高原之上,溝壑縱橫之間孕育著黃土地獨特的文化,遍布在黃土高原溝溝壑壑上的窯洞,便是這種文化的直接體現。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陝北的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
窯洞是中國北部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米,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
在中國的北部地區,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著名的中國式窯洞民居就分布在這一廣闊的地區,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生土建築群。生土建築是利用生土材料營建主體結構的建築,或在原狀土中挖鑿的窯洞或利用生土、沙石掩覆的各類建築。它...
窯洞,是西北高原莊戶人家的傳統民居,它施工簡單,造價低廉,冬暖夏涼,節約能源,便於自建,依山靠崖,臨近水源,妙居溝壑,深潛土塬,鑿土挖洞,生態和諧,取之自然,融於自然,滿足人類當時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大西北民風淳樸,皇甫謐...
《陝北窯洞民居》是2008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昊。本書從不同角度對陝北窯洞民居進行研究,將神木縣的窯洞式四合院——白家大院、神木縣窯洞聚落——沙峁村、永壽縣地坑式窯洞聚落——等駕坡村、米脂縣高渠鄉...
窯洞平面有方、圓、長方形等形狀,以4米×4米方形窯洞為多。窯洞高2~2.2米,平頂拱。窯洞民居是西藏高原上比較少見的一種民居類型。此外,林芝地區民居還有乾欄式建築等。草原農區 四川藏族人的住宅,由於自然條件不一,各地區的...
大平窯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廣泛分布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在中國陝甘寧地區,黃土層非常厚,有的厚達幾十公里,中國人民...
窯洞民居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在古代人類早生息聚落的黃河流域,由於自然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及地域資源等原因,長期以來存在著大量黃土窯洞民居。直到今日,它仍是我國黃土高原地區部分農村居住的主要建築類型。 傳統窯洞民居...
窯洞雛形的產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時間。到周代形成半地穴式,到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也就是現在的土窯,而窯洞建築最輝煌的時期在明末清初。由於窯洞民居具有冬暖夏涼、節能節地、便於施工操作等特點,窯洞為廣大陝北人民所接受,是陝北...
本著作對窯洞建築藝術的研究,主要內容在於充分闡述地域文化,利用地域優勢發揚地域特色、保護地域建築。通過對窯洞民居的研究,說明傳統並不是固定的形式,而是一種精神。繼承和發展,就是要繼承和發揚其中蘊含的精神和文化。同時也使傳統...
地坑院形成很早,仰韶文化時期的半地穴式民居被認為是其雛形。南宋紹興九年(1139),鄭剛中所著《西征道里記》:“自滎陽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陝縣有大量明清時期的地坑院遺存,20世紀80年代...
師家溝位於汾西縣城5公里處,師家溝的清代窯洞民居群興於乾隆32年,相傳是由師家四兄弟做官發達後始建,兩百多年間,歷經幾代精心修築擴張,形成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綜合體。它的建築風格具有典型的北方與山西的民居...
“營窟”就是一種地穴式的房屋,人類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式,也是窯洞最初始的形式,陝州地坑院見證了穴居式民居的發展演變的過程。窯洞是黃土高原主要的居住形式,主要是受到氣候和地理條件的限制。地坑院民居與土地連成一體,透過建築與...
“見樹不見村,見村不見房,窯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煙,忽聞雞犬聲,綠樹簇擁處,農家樂融融。”這一民謠,描寫的是山西省平陸縣中西部地區獨特的民居──地窨院。 地窨院又稱“地坑院”、“地窖院”、“天井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