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窯洞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居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在上世紀70年代,平涼農村(除城郊川區外)最常見的住宅就是窯洞。窯洞一般挖在坐北朝南的崖下,有些則是在平原地上直接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深約3米多,再從坑外十多米的地方斜刺里挖一條通道,直通坑裡,然後就可以在崖面上挖窯洞了,平涼人管這種窯洞叫“地坑莊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窯洞
- 性質:一種古老的民居形式
- 特點: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 深:約3米多
隴東窯洞的今生,窯洞的優點,窯洞的缺點,隴東窯洞的未來,隴東窯洞的窘境,
隴東窯洞的今生
挖好窯洞後,用水、麥秸和黃土攪拌成泥,把窯洞四周的牆壁抹一遍,在窯里一側盤一個土炕,燒乾後鋪上蓆子就可以睡人了。為了節省,多數農家在炕的一頭再盤一個灶台,冬天時,既能做飯又能燒炕取暖,莊戶人管它叫“鍋台連炕。”
到了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一部分率先富起來的平涼農民開始告別土窯洞,搬進了土木磚結構的房子居住。待時光進入21世紀,隨著小康屋建設在農村的興起,原先那一排排依山而建,參差錯落的窯洞,逐漸被塬面上一排排紅磚碧瓦、漂亮美觀的房屋所取代。原先的窯洞村莊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原先的窯洞已經變成了一眼眼的“黑洞”。窯洞,正在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走向消亡。
窯洞的優點
窯洞的優點是冬暖夏涼。由於窯洞土壁深厚,保溫性能很好,夏季曬不透,冬季凍不透,隔音效果也很好,少干擾。這些特性都適合了黃土地區缺少燃料資源的特點。建築的壽命長,使用費用低。採暖或製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費用。防火也好,火災向臨近窯屋蔓延的機會少,還能防禦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損害。房屋建築所形成的“建築森林”破壞了大自然的面貌,而窯洞村莊則能保持自然的美景。
窯洞的缺點
由於黃土本身的特性,以及構造形態的限制,窯洞只單面開門窗,缺少空氣對流,通風不好,致使窯洞內光線昏暗、潮濕。窯內的木家具不能直接靠牆放置,時間一長,木板就要腐爛。窯內涼爽,適合存放糧食,但糧囤需要做十分複雜的防潮處理,並高高地架在木架上。遇到黃土地區的雨季,窯內潮濕通風極差,令人窒息。窯洞越深採光越差。同時,窯洞不能營造寬敞的大空間,雖然窯洞的深度可以做到很大,但寬度受土壤拱券跨度的局限,不能做得很大。窯莊,特別是地坑莊子由於院落凹陷,低於地面,一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大增或遇大雨澇災天氣,排水問題不易解決,而黃土遇水後很容易塌陷。這些缺點和制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為窯洞莊院的沒落埋下了禍根。
隴東窯洞的未來
隴東窯洞民居終將會成為歷史,並且業已成為歷史。而如何讓這一數千年來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得以保存併合理開發利用?有人把民俗村的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如何為平涼的民俗村建設定位?筆者認為,抓住黃土高原人文文化結構中的土著基因——穴居古俗的窯洞文化,也就抓住了平涼民俗村建設的根本。
與此同時,平涼的鄰居慶陽市,這幾年主打民俗文化這張牌,已經把窯洞、香包、皮影這些獨具特色的隴東民俗文化精粹“打包”銷售,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他們是如何改建老窯洞,吸引旅遊者呢?自1980年開始一直研究窯洞等生土建築的專家、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王軍認為,隴東地區黃土層土質均勻,垂直結構良好,邊坡溝地多,很適合發展新式窯居建築。在“邊坡溝”地帶建新式的窯洞或改建棄窯,不占耕地,既改變了原有的陰暗、潮濕、不通風、不方便的弊病,又保留了以前“冬暖夏涼”的優點。新式窯洞裡要設有陽光間、自然“空調”,更現代化的還應該有衛生間、客廳等等。所謂的“陽光間”,它承擔了窯洞的採光採暖作用,它向陽的一面用玻璃做成,裡面還安放著反光鏡,將采來的光線反射到其他的房間,“空調”也就是通風透氣的設備,完全是自然的,對環境不造成污染。據悉,建一座有六間房(包括陽光間、自然空調)的“豪華”窯洞最多花兩三萬元,與在平原上蓋磚瓦房的花費差不多。關鍵是它不占用耕地,不破壞生態環境。與此同時,中國建築學會的一些專家建議:隴東地區可以考慮修建現代窯洞,讓村民重返傳統。
慶陽市西峰區從2002年起就著手規劃生態窯居示範區,先後開發和建成了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遊客服務中心、西峰區民俗博物館、新式窯洞賓館等民俗游項目,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前來觀光、體驗、消費……
隴東窯洞的窘境
平涼市崆峒區大秦鄉大秦村是筆者的老家。1990年以前,這裡是一個典型的窯居村落。只能看到窯洞被大量廢棄,磚瓦房、小樓房星羅棋布地矗立在可耕種的塬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