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理學存》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宮雲維,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窮理學存
- 作者:宮雲維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160377
《窮理學存》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宮雲維,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理。
《窮理學存》是2016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宮雲維,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理。內容簡介 《窮理學存(外一種)》是明末清國中西會通的集成之作,它的“窮理學”概念,編纂背景,和編纂方式對研究明末清國中西文化...
顏元認為程朱所提倡的“讀書窮理”,實際上是禪學,不是孔孟之學。只有周公的六德(智、仁、聖、義、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和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才是正學。他認為學問絕不能從書本上或講論中去求,只有從實物實事中,並通過實踐,...
窮理居敬 窮理居敬,漢語成語,拼音是qióng lǐ jū jìng,意思是指窮究事物之理,自處以敬。出自《存學編·性理評》。成語解釋 宋儒提倡的一種認識方法和道德修養。謂窮究事物之理,自處以敬。成語出處 清 顏元 《存學編·性理評》:“ 朱子 稱 上蔡 直指窮理居敬為入德之門,最得 明道 教人之綱領。”
程頤與其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他的學說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目的在於“去人慾,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宣揚“氣稟”說。其著作有《...
因此,“居敬”、“窮理”就是主張“存天理,滅人慾”,自覺遵守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則。詞語釋義 居敬窮理 拼音:jū jìng qióng lǐ 解釋:自己保持謹慎敬重的態度,對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學三》:“學者工夫,唯在居敬窮理二理。”事例:學者~,二者皆法先王而已。 ★《清史稿...
窮理是窮事物之理”。曰:“存養個甚”?曰:“是存養此心之天理”。曰:“如此亦只是窮理矣”。曰:“且道如何窮事物之理”?曰:“如事親,便要窮孝之理。事君,便要窮忠之理”。曰:“忠與孝之理,在君親身上?在自己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窮此心之理矣。且道如何是敬”?曰:“只是主...
為了改變理學家這種把道全看在書上,把學全看在讀和講上的教學方法,顏元大力提倡“習行”教學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顏元強調“習行”,並非排斥通過讀和講學習書本知識。他認為書本記載的“原是窮理之文,處事之道,豈可全不讀書”。因而通過讀書獲得知識,“乃致知中一事”。但“將學全看在讀上”,“專為...
韋應物在詠物詩創作方面自辟蹊徑,除借詠物以隱喻時代亂象、感喟人生際遇外,尤其著力於體物悟道、陶寫性情,從而使其詠物詩體現出與此前李白、杜甫,此後白居易、劉禹錫、韓愈等詠物詩大不相同的風貌,下啟宋儒觀物窮理、體物悟道、詠物闡理的理學詠物詩創作風氣。一、詠物寓言 韋應物親歷安史之亂,對於連年...
惟窮理是文,離事言理,又無質據,且認理自強,遂好武斷。”李塨還有一段精闢的言論,明確提出“理在事中”、“理氣不二”的唯物主義論斷:“朱子云:‘灑掃應對之事,其然也,形而下者也。酒掃應對之理,所以然也,形而上者也。’夫事有條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則理別為一物矣。天事曰...
深信朱子居敬、窮理之學,為孔子以來相傳的緒,窮即窮其所存之心,存即存其所窮之理,止是一事,喟然嘆曰:“尊德性者,莫如朱子,道問學者,亦莫如朱子矣。”雍正六年,詔大臣各舉所知。直隸總督劉師恕欲薦於朝,使其弟造廬請,弗應。晚年得髀疾,然猶五更起,盥沐,觀書至夜分不倦。誡其子光進...
張栻從二程格物致知說出發,提出窮理在於居敬,居敬在於存心。他把認識論歸止於心本體,從程頤的“主一無適”以持敬開始,歸結到程顥在心上誠敬存養的理論,提出:“心也者,萬事之宗也。”認為一切從心上做,便可以“久久自覺深長而無窮也”。這就是以本心為基礎,從心上體驗天理,排除了格物窮理的必要性。...
17.“學”是學去人慾、存天理 119 18.體未立,用安從生 120 19.在心地上用功,故聖人問以啟之 122 20.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123 21.日不足者日有餘,日有餘者日不足 124 22.居敬是存養功夫,窮理是窮事物之理 124 23.知是理之靈處,故須格物以致其知 127 24.為學功夫有...
學術上,程顥主張“明心見性”,重視“氣”,為學“力行”,影響了陸九淵;程頤主張“格物致知”,重視“理”,為學“窮理”,影響了朱熹。教育上,程顥、程頤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聖人,以倫理道德為其根本,“學者須先識仁。仁者藹然與物同體,義、智、信,皆仁也。”二程的學說後來由朱熹發揚光大,在明朝成為...
周公、孔子以實際套用的知識和技能教人。清初顏元的教育思想。顏元提倡“實文、實行、實體、實用”(《存學編·上太倉陸桴亭先生書》)之學,認為宋儒所提倡的“窮理”、“讀書”、“靜坐”皆為虛學。他指出周、孔之教,皆為實習、實用的功夫,宋儒之說,完全違背周、孔之教。他說:“周公、孔子教人以禮、...
1631年 傅泛濟、李之藻 《名理探》 譯亞里士多德《邏輯學》前10卷 1641年 南懷仁 《窮理學》 譯亞里士多德《邏輯學》後20卷 清末時代 嚴復《穆勒名學》《名學淺說》王國維《辯學》金岳霖《論道》近代時代 通用版《開明新編國文讀本[甲種]》、《開明新編高級國文讀本》、《關於國小語文教材中的邏輯語法知識滲透...
面對不可勝數的天地萬物,既要看到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窮理必然有其“積習”階段。若不“理會”這一草一木,也就缺了這一草一木的道理。但是,如果醉心於具體的草木器用而望有所收穫,朱子強調,這就如同炒沙而欲成飯一樣,完全是徒勞。格物之要,在於就待人接物的具體人事中,體認其中...
四、二程:從“由經窮理”到“不先明義理,不可治經 第三節從“元祐學術”至“伊川之學”:理學、經學的離合 一、理學、經學之間:以呂大臨、范祖禹為例 二、理學疏離經學:以謝良佐、楊時為例 三、存理學於經學:以劉安世、晁說之為例 四、走向理學化經學的“伊川之學 本章小結 結語 附錄北宋經學、理學...
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鄞縣建縣學,王安石聘樓郁為老師,後遷到月湖松島(在南宋被改為竹洲),創辦“正議樓公講舍”,為月湖第一家講舍。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樓郁進士及第。曾任廬江縣主簿、攝參軍事等職,後以大理寺評事的身份退休,在家中繼續從事教育和藏書讀書。樓郁主張“學以窮理為先”“病...
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又曰:“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然在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
郭翹楚,字紹庭,號醇庵,柏林鎮南林村人。生卒年月不詳。1723年(清雍正元年)拔貢,曾任霑化縣教諭5年。畢生潛心程朱之學,熟諳聖學之要,董仲舒、韓愈論性之說,宋儒理學之綱要。著有《佩籍錄》、《重哀記》、《四書審問》、《論語弟子章養正說》、《伊洛淵源錄》、《冰淵集》等專著,惜均失傳。尚存者...
起庵學派之學,出於王守仁,亦兼取程朱。張沐初宗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論》之說,作《道一論》以闡明之,作《學道六書》以救門人,發揮王守仁心學,以“一念常在”四字為主。後乃取程朱居敬窮理之說,自謂《道一錄》及《六書》中有未當,復加刪正,標立志、存養、窮理、力行、盡性、至命六者為學者致力...
居處不恭,執事不敬,與人不忠,則本心汩沒,萬事墮壞,安在其能致思窮理邪?故敬以攝心,則收斂向內,而攀緣馳騖之患可漸祛矣;敬以攝身,則百體從命,而威儀動作之度可無失矣。敬則此心常存,義理昭著;不敬則此心放失,私慾萌生。敬則氣之昏者可明,濁者可清。氣既清明,義理自顯,自心能為主宰。
劉宗周在無錫短暫停留,與高相互切磋學問,有問學三書,一論居方寸,二論窮理,三論儒釋異同與主敬之功。從此劉宗周論學更反躬近里,從事治心之功。當時東林黨人與朝中大臣互相攻訐,形同水火。劉宗周上《修正學以淑人心以培養國家元氣疏》,指出當時廷臣日趨爭競,黨同伐異之風行,而人心日下,士習日險。他...
康熙皇帝還為御書樓題字作對,門額題為“窮理居敬”,聯語為“章岩月朗中天鏡,石井波分太極泉”。牌坊、泮池、後殿、廂房等建築保留尚完好;泮池兩側的廂房內,尚存明、清兩代古碑13塊,是研究這座書院歷史的珍貴資料。鵝湖書院歷經800年的滄桑,風貌依舊,格局完整,原狀留存,是天下名書院實物遺存中,得以完整...
學至於窮理,至矣,而尚未措之於行,天下寧有是耶?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為學,則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則知知行之合一併進,而不可以分為兩節事矣。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而必曰窮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之良知為未足,而必外求於天下之廣,以稗補增益之,是猶析心與理...
他在《悟真篇序》中指出:“故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種 , 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生。老 氏以煉養為真,若得其要樞,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滯於幻形。其次《周易》有 窮理、盡性、至命之辭,《魯語》有毋意、必、固、我...
在認識論上,主張窮理盡性,以為“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如此可盡物之性”。又以客觀事物作為認識的來源,主張“人本無心。因物為心”。張載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同程、朱唯心主義理學在思想體系上截然不同。他的學派,是宋代理學中的唯物主義的學派,對後代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後人將其...
朱子以存心為尊德性,以致知為道問學。存心者,操存靜養之謂,致知者,格物窮理之謂。德性原不主空寂,今以存心當尊德性,則墮空寂矣。問學原不止窮理,今以致知當道問學,則遺躬行矣。德性實落,全仗問學,離問學而尊德性,明心見性為浮屠耳;離德性而道問學,尋枝摘葉,為技藝耳。除卻人倫日用,別...
他主張以理節慾,反對存理滅欲,承認人的物質欲望的合理性。羅欽順沒有完全擺脫程朱的影響,在認識論上,他接受了朱熹“理具於心”的觀點,承認事物之理即心中所具之理,窮理窮到極處,就能“一以貫之”,這叫合內外之道。在人性論上,他接受了“性即理”的觀點,承認心中所具之理,也就是仁義禮智之性。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