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頜月鯵

突頜月鯵

突頜月鰺(學名:Selene vomer):最大長度可達48.6厘米,常見長度36厘米;最大重量2.2千克。造型奇特,呈特有的鐮刀狀菱形輪廓,體側扁。體被小圓鱗胸部不同程度的裸露或全為退化狀鱗。第1背鰭短,胸鰭非常小,第2背鰭1棘22根軟鰭條臀鰭19條,尾鰭像其他鯧鰺深分叉。魚體呈銀色,下體底紋灰色,兩側有三四道黃色橫條。

具中水層或表層的巡遊習性,且游速快,為肉食性魚類,多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小魚、小蝦為食。分布於美國東部和西部海岸溫暖的水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突頜月鰺
  • 拉丁學名:Selene vomer
  • 別稱:馬頭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鰺科
  • 亞科:鰺亞科
  • :月鰺屬
  • :突頜月鰺
  • 分布區域:美國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區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 英文名稱:Horsehead fish、Moonfish
  • 拼音:Tu he yue shen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經濟價值,相關報導,

形態特徵

突頜月鰺最大長度可達48.3厘米,常見長度35厘米;最大重量2.1千克。造型奇特,呈特有的菱形鐮刀狀輪廓,體側扁。體被小圓鱗或胸部不同程度的裸露或全為退化狀鱗。側線部分被骨質棱鱗。側線完全,前部稍彎曲,多數種類側線全部或部分被骨質棱鱗。背鰭2個,第1背鰭短,具7-8根棘,胸鰭非常小,但第一背鰭的刺很長,在4-5英寸長,比成魚的胸鰭更長,前方常偶一向前平臥的倒棘;第2背鰭1棘22根軟鰭條。臀鰭20條;臀鰭前方有2個棘,在第2背鰭與臀鰭的後方有小鰭。尾鰭像其他鯧鰺深分叉。
魚體呈銀色,下體底紋灰色,兩側有三四道黃色橫條。

生活習性

亞熱帶生活的魚類,具中水層或表層的巡遊習性,生活在水下1-53米。且游速快,為肉食性魚類,多以動物性浮游生物、小魚為食,一般成數尾或20至30尾之小群,群游覓食。棲息於沙泥底或沙礫和暗礁交會地皆可發現本科魚類在附近漂流,當秋季水溫開始下降,會游至沿岸水域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國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區,從加拿大新斯科舍到美國緬因州、佛羅里達州,南至切薩皮克灣。也分布於烏拉圭,包括百慕達群島和墨西哥海灣,但在大安的列斯群島罕見。46°N - 45°S, 98°W - 33°W。
突頜月鰺分布圖突頜月鰺分布圖

經濟價值

風味佳,肉細緻而味鮮美,且少骨刺,適宜生食、油煎、炸、煮。通常對大型魚採用生魚片,對小型魚則采抹油煎或炸熟後,加胡椒鹽味道可口,另外,也可煮清湯

相關報導

在開闊海洋中,弱小的魚群往往無處可逃,但突頜月鯵卻展現出驚人的偽裝能力。它們具有形狀“陡峭”的頭部,嘴巴在最下方,大眼睛則在“高處”。近期研究顯示,突頜月鯵的皮膚細胞中具有特殊的血小板,能反射偏振光,使自身在掠食者和潛在獵物的眼中變得透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